gr326中文版内容摘要:

,对制造商而言清洁程序 A是最低程度的清洁动作。 某些当地工厂的程序必须更严苛。 清洁程序 B 为供方推荐的程序,适用于安装和使用连接头的专业人员。 清洁程序满足于所有应用的安全要求。 . 准则说明 . 新产品的性能 连接器组件是从已经要接受试验的样品中随机选取的, 产品供货商应该确定受测的产品是将要卖出的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而不是选自已经改善性能或可靠度的产品。 连接器要组装测试 前已经依清洁程序 B 清洁过,假如供货商没有建议则使用清洁程序 A。 清洁程序应该包含于试验报告中。 在每一个试验之前所有被测试的连接器应该依新产品准则测试一遍, 依新产品准则测试的 尾纤 组件与跳接线组件可以预先筛选,参阅第 节定义。 不符的产品在任一试验开始之前可以被更换,因预先筛选更换下来的产品不算不符,然而被换的样品数据与更换的原因必须纪录在产出的试验报告。 供货商必须分析造成不符的原因或问题,而且提供 Telcordia 一份解释原因的文件与供货商的改进措施。 供货商可以轮流选择让 Telcordia 执行需要的分析。 供货商的解释应该出现在依本文产出的任何试验报告的最后一版。 一旦测试开始,变成不符的产品必须依第 节所述处理。 【 原理阐述 】 预先筛选的样品无法显现产品真实随机的性能, 然而测试不符的产品是不切实际的。 为了提供可能的客户产品功能的完整性,所有测试结果必须被纪录,无论在试验开始或试验中。 因此,纪录产品更换的原因,决定造成产品不符的因素以及供货商改善量测值的措施是必须的。 R42 [19]新产品最大插入损失之必要需求 所有试验的连接器应该符合表 42 所列新产品插入 损失之必要需求。 O43 [20] 新产品最大插入损失之目标 所有试验的连接器应该符合表 42 所列新产品插入损失之目标。 R44 [21]新产品平均插入损失之必要需求 所有试验的连接器应该符合表 42 所列新产品平均插入损失之必要需求。 O45 [22] 新产品平均插入损失之目标 所有试验的连接器应该符合表 42所列新产品平均插入损失之目标 R46 [23] 新产品反射比 (数字 ) 所有试验的连 接器应该符合表 43 所列新产品反射比之必要需求 40dB CR47 [24] 新产品反射比 (模拟 ) 希望使用在 AMVSB(模拟视讯 )系统的连接器应该符合表 43所列新产品反射 比之特定情况需求 55dB CO48 [25]新产品反射比 (模拟 ) 希望使用在 AMVSB(模拟视讯 )系统的连接器应该符合表 43所列新产品反射比之特定情况目标 60dB 【 原理阐述 】 AMVSB 视讯系统对反射损害较为敏感,其影响依系统结构,包括雷射、光纤性质,以 及沿着光纤串接的接续器数量与间隔而定。 最大反射比准则希望对一还可接受的等级降低这些损害。 更严苛的反射比准则可以更进一步降低损害,但被认为不需要。 一些系统规格 (例如 SONET 规格 GR253CORE)比起 GR1095CORE,多芯单模光纤接续器与其系统之一般规格,允许较松的反射比要求。 较松的反射比准则,需要增加系统对反射的容忍度,用于一些现在的工厂。 GR326CORE 订定的反射比希望用在未来那些已经降低对反射的容忍度的系统。 . 温度,湿度,凝结试验 温度,湿度,凝结 试验包含许多步骤,藉由所使用的材料其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且都大于玻璃,所产生施于连接器上的应力, 另外由湿度与凝结提供的额外的应力会在连续的冷冻期间穿透产品造成化学上的改变或损害。 在温度、湿度试验时其操作条件的误差为 ● 温度177。 2℃ (177。 4℉ ℉ ) ● 湿度177。 2%RH(温湿度循环试验除外 ) 在每一个试验开始前与结束后测量插入损失与反射比前,试验样品允许放在23℃ (73℉ )下 2 个小时以达到平衡。 这试验需要 15 条猪尾巴组件样品与 5 条跳接线组件样品,这与一开始的新产品试验的样品是相同的。 更换不符准 则的样品是被允许的,以便维持后续试验所需的样品数量。 然而新更换的样品必须经历相同的环测过程。 例如,继续第 节中原理阐述的讨论,一跳接线组件一端插入损失 不符新产品准则,这跳接线接着被更换,同时测量结果被纪录下来同时包含在最后的报告内。 同样的,在温 度循环试验中一连接端插入损失由 增加至 ,一样不符准则要求。 在标注不符后,这样品会被另一条经历过相同环测过程的样品取代以便在后续的试验中维持相同样品测试数量。 更多有关样品不符的处理信息参阅第 节。 温度老化测试 温度老化测试是环境测试中严格性最低的 ,其目的是模拟和加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过程。 该测试在条件上近似于胶粘测试( 节)中产品上施加的条件,因此如果胶粘测试已做过,这个步骤可以省略以节省时间和测试费用。 表 44 高温试验测试条件 R49 [26] 高温试验必要需求 产品必须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 “ 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必要需求之准则。 O410 [27]高温试验目标 产品最好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 “ 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目标之准则。 . 温度循环试验 温度循环试验之测试条件如表 45 所示。 图 43 是此试验之温度曲线。 表 45 温度循环试验测试条件 图 43 温度循环曲线 R411 [28]温度循环试验必要需求 产品必须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 测试 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必要需求之准则。 O412 [29] 温度循环试验目标 产品最好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 测 试 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目标之准则。 . 高温高湿试验 高温高湿试验之测试条件如表 46 所示。 表 46 高温高湿试验测试条件 R413 [30]高温高湿试验必要需求 产品必须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必要需求之准则。 O414 [31]高温高湿试验目标 产品最好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目标之准则。 . 高湿 /凝结循环 试验 高湿 /凝结循环试验之测试条件如表 47 所示。 图 44 是此试验之温度曲线。 参阅图 44 后面之附注事项对试验的解释与原理。 表 47 高湿 /凝结循环试验测试条件 温 度 如图 44所示 (10℃到 +65℃ ) 湿 度 90%100%RH 在指定点 上 时间 14 个循环 , 168 小时 (7天 ) 插入损耗与 反射比的量 测点 在 每一个温度高原期,以及试验结 束 23℃時。 温度高原期的测量点需在高原期开始后 至少 30分钟。 准则适用的量测点 插入损耗与 反射比 所有测量点 插入损耗差异与反射比差异 在任一测量 点与温度循环试验开 始前 (23℃ )的 测 量值之差 异 参考资料 EIA/TIA4553A 图 44 湿度 /凝结测试的温度 /湿度曲线图 注:图 44 中除了循环在起始进入循环 3小时的第一个上升斜线外,上升斜线和下降斜线的间隔都是 1 个小时。 循环中在 3小时处的上升斜线需要尽快完成以达到在测试样品上形成重度凝结。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凝结条件下户外应用中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如接头盒。 为了达到最大化的凝结,必须使试验箱比测试样品更先热起来,这样样品在试验箱内仍保持低于大气的滴露点。 要达到这样的条件,经 验表明有必要在最多 15~ 20 分钟内使试验箱的温度从 10℃上升到 +65℃,可以看到这样能够产生持续的重度凝结。 快速的温度上升要求使用先进的环境试验箱。 R415 [32]高湿 /凝结循环试验必要需求 产品必须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必要需求之准则。 O416 [33] 高湿 /凝结循环试验目标 产品最好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目标之准则。 附注 高湿 /凝结循环试验替代 GR326CORE 第一版的温湿度循环试验。 干燥步骤 产品需要在环境测试的最后阶段开始之前进行一次 75℃ 24 小时的干燥步骤。 【 基本原理 】 工业交流过程的结果习惯于开发出这样的文件,并一致期望推荐此步骤。 凝结后温度循环测试 继干燥步骤之后,执行第二轮的温度循环,同 节的温度循环测试是一样的。 【 基本原理 】 湿度 /凝结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造成的影响, 在凝结失去之后经常会变得更明显。 例如,潮湿将会填进在凝结循环中形成的空气间隙里,在热、湿凝结的间隔 中在连接器之间形成一条光路的通道。 当凝结解除后,此间隙可能仍然存在,大的反射和 /或损耗可能由此产生。 R417 [34] 后凝结温度循环试验必要需求 产品必须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必要需求之准则。 O418 [35] 后凝结温度循环试验目标 产品最好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目标之准则。 机械测试 经过温度、湿度、凝结测试的这些测试样本还要经过严格性更高的各种机 械的条件考验。 不合格的产品可以予以替换以保证 15 件的总样品数。 见 节关于不合格品处理的相关信息。 每一种测试后对损耗和反射的标准都有描述。 节中有对适用于执行弯曲、扭转、抗拉和负载测试下传输性能测试的设备的描述。 振动测试 此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 在振动器上安装连接器,使振动的轴线沿着所有连接器中的一条轴线,连接器可以单个安装或者成批来安装。 b、 测量损耗和反射。 c、 在振动频率为每分钟 45 赫兹, 持续的扫动频率为 10~ 55 赫兹, 振 幅为 (峰到峰)条件下振动连接器 2 个小时。 d、 测量损耗和反射。 e、 以振动的方向沿着连接器的第二条主轴重新安装固定,重复步骤“ c”和“ d”。 f、 对第三条主轴重复步骤“ c”和“ d”。 R419 [36] 震动试验必要需求 产品必须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必要需求之准则。 O420 [37] 震动试验目标 产品最好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目标之准则。 弯曲测试 Flex 此测试只用于媒介类型 I( 外径以上光缆)的样品。 参见 节要求[8]之定义。 A、 (在测试设备上安装测试样品,见图 56)测量损耗和反射。 B、 加上 公斤( 磅)负载,对小型( SFF)连接器,负载可减至 公斤( 磅) ,见 节中定义。 C、 测试固定臂的角度按如下循环(见图 56) : 0186。 , 90186。 , 0186。 , 90186。 , 0186。 ,重复 100 个循环。 D、 解除负载。 E、 测量损耗和反射 是否符合损 耗和反射的标准取决于以上程序中步骤 e 的测量值减去步骤 a 的测量值的结果。 R421 [38] 弯曲试验必要需求 产品必须在试验过程中没有脱落以及必须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 “ 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必要需求之准则。 O422 [39] 弯曲试验目标 产品必须在试验过程中没有脱落以及最好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 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目标之准则。 CO423 [218] 小型化连接器弯曲试验目标 施加 kgf ( lbf)的负荷在小型化连接器上,产品必须在试验过程中没有脱落以及最好符合表 42 与 43 中标示”测试中,不加负荷”该行所列之插入损失与反射比目标之准则。 【 原理阐述 】 Telcordia 技术讨论会一致认为,当施予相当于对传统连接器2/3 侧向力时,小型化连接器应该要符合同等级的插入损失与反射比必要需求。 然而讨论会也认为小型化连接器最好将符合对传统连接器施予侧向力的必要需求当作一个目标。 扭转测试 Twist 此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 在测试设备上安装测试样品,见 图 56。 b、量损耗和反射。 c、 加负载:媒介类型 I 的加 公斤( 磅)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