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实践总结报告范文“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内容摘要:

却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矛盾与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撑起一把 “雨伞” 18 记得还有一位老大爷谈到外面打工挣钱的辛酸与压迫,鼓励我们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学好一种技能,为自己找好出路。 在一名队员宣传和调查中,遇到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返乡半年的一对中年夫妻,就是因为在外出打工时没有和就业厂家签订合同,导致了工伤没有人理会,也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在交谈中我们阿姨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 不过他们很坚强,表示我们的相关政府应该要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多进行一点像我们一样的宣传,不让以后外出打工的再有这样的以外出现,当时我们被深深的感动了。 虽然烈日炎炎,但同学们的激情和欢笑让我们充满激情。 在赶集的街上一个一个地去寻找我们认为有必要的人去完成我们的问卷。 他们的配合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又给了我们无限的信心,并暗下决心:真心的为他们做一些我们大学生力所能及的事。 就这样充满激情地干到午餐时间。 经过午餐的短暂休息之后,我们改变了实践地点,来到了当地的乡村。 通过与当地农民一对一的交流,我也逐渐了解 到那些返乡农民工真正需要的一些东西。 我很幸运能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送去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也相信我还会继续努力。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撑起一把 “雨伞” 19 河市之行 实践地 — 河市镇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达县河市镇位于达州市南 13 公里处,幅员面积 87平方公里,辖 26 个行政村,总人口 58301 人,其中农业人口 31408人,耕地面积 26997 亩,森林覆盖率 %,场镇面积 平方公里,场镇有达州机场、达县火车站等 70多家省、市、县、镇等企事业单位,矿产丰富、交通便利、水域广阔、洲河穿镇而过。 全镇经济活跃,市场繁荣,人才流动量大。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2258 万元,比上一年增长 %,镇级财税收 入 万元,实现劳动力输出 6518 人,劳务总收入 4240 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006 元,比上一年增加 408 元。 河市镇是达县的经济开发区,又是省级试点小城镇之一,也是达州的空港和卫星城镇。 活动开展 时间: 2020 年 7 月 19 日 地点:达县 河市镇 期待中盼到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虽然第一天的辛苦行程让大家都感到了无限的疲惫,虽然天气还是那样的炎热,不过我们的激情依然还在,我们还是早早的来到了第二站 —— 达县的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撑起一把 “雨伞” 20 河市镇,并且我们有幸的请到了达县电视台的记者同志和我们一起前往。 今天早上八点我们出发前往达县河市 镇 , 达县河市 镇 返乡农民工较多的乡镇,来到乡镇时,依然像昨天一样受到河市团委及其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协助我们开展调研,我们对大量的返乡农民工对其进行国家对他们返乡后的去向,及其帮助并做好了相应的记录。 队长的带领下,到各家各院与返乡农民工交谈,并如实的做好记录。 在交谈中我发现, 村民对党中央的一系列鼓励 “三农 ”发展的大政方针表示欢迎,同时我们也了解到通过近几年的税费改革,农民确实实现了增收。 因此有很多的返 乡农民工更愿意在家务农或创业。 但是创业存在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和经验不足。 虽然国家已有这方面的政策,但并不普及。 这就需要政府及其他职能机构能发挥他们的职责,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问题,为人民服务。 在一次次的深度交谈中,我们一次次的了解的他们的现状,比如说: 达县返乡农民工外省返乡占绝大多数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返乡农民工最多 大多数返乡农民工的年龄偏大,缺乏技能。 这样他们返乡后一直处于一种很焦虑的状态,继续政府部门及其相关职能的支持与帮助。 看到记者同志和我们一起走在山间,田野上,我们感到了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农民工的重视,只有农民富裕了中国才真正的富裕,在那一刻有一种想马上就毕业的冲动,想回到家乡,为我们的广大农民尽心尽力。 在我们的耐心讲解下,村民慢慢的认识了这次活动的目的,村民都很配合。 在回到问题的同时,他们也增加了对国家政策的认识,最终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撑起一把 “雨伞” 21 时间: 2020 年 7 月 20 日 地点: 人民公园 7 月 20 日,团队在经过两天的忙碌奔波后,大家都有点吃不消这个酷热的天气,大家决定休整一天,于是在早上 8点大家就聚在达州人民公园小结了一下这两天活动的开展情况和组织了一个互动游戏,使团队保持一种积极状态。 我们在一起人民公园的走廊里开展了一个小结会,除了小结了一下前两天的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出 同学们在 宣传和调研中 出现的问题,例如不同返乡农民工的宣传方式和调研态度的掌握,大家都谈了一下自己是怎么应对的,使下一次其他同学遇到了情况知道怎么开展。 最后组织了一个接水互动游戏,让大家在欢乐中相互关心,相互成长。 然后大家就回家休息了,在这次活动交流中我们明显的感觉到比第一次交流时大家都放得开,大家都能聊到一起,能够相互开玩笑。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撑起一把 “雨伞” 22 实践地 — 亭子镇简介 亭子镇明代建场。 相传该镇中心有一周铁匠,可打磨出纺棉花用的锭子,后形成锭子铺,谐音为亭子铺得名。 该镇位于县城东南 23公里,境内地势呈燕窝形,西部尹家山海拔 717 米,中部丘陵,平坝相间,幅员面积 65 平方公里,明月江纵贯南北,巴彭公路、达成铁路横贯其中,距国家 2A 级名胜风景区真佛山 10 公里。 批准镇建制时间: 1985 年 3 月。 该镇建镇时有 23 个村, 1 个社区居委会, 185 个村民小组, 4 个居民小组,人口 33066 人。 2020 年合村后有 16 个村, 2 个居委会, 9 个居民小组,现有人口 45876 人,其中农业人口 39746 人,非农业人口 6100 人。 全镇 GDP 达 22842 万元,人均纯收入 4541 元,居民储蓄存款达 亿元。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经过多年的建设,亭子镇场镇已达 平方公里,现已有街道 10 条,自来水、天然气、照明电、下水道、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主要街道铺上了人行彩板、栽上了人行树,市场活跃、货物齐全、商贸繁荣,场镇人口达 4000 多人。 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 经过近几年努力,亭子镇大棚蔬菜和常年性蔬菜面积已达 1500多亩, 引进种植类业主 16个,蔬菜产业已成为亭子镇支柱产业之一,并被达州市确定为蔬菜基地。 同时养殖业名列全县前列,其中养殖生猪在 100头以上的大户达 15 家以上,年内出栏生猪 36120 头,其中占地 230 亩的顺鑫鹏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撑起一把 “雨伞” 23 程种万头生猪种猪场就亭子镇生猪养殖的支柱企业。 工业经济日益崛起。 亭子镇是达县的工业重镇,赢川公司、胜利煤业、浙泳林化、赵岩洗选厂、金沙公司、明江沙业公司、魏家洞电站、高滩坪电站等企业年内总产值 33400 万元,实现利税 2816 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 道路交通建设效果显著。 目前亭子镇村 级公路网络交错,农村公路网络正在形成。 16 个村、 185 个社全部已通上了公路,其中村级公路硬化 68 公里,硬化率达 100%;官田、赵岩、雷力、天进、庙梁的院户路硬化 万米,院户路入户率达 95%。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现有职业中学 1 所,民办学校 1 所,小学 7 所,共有 5000余名学生在亭子镇就读;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各 1 个,合作医疗站 45 个。 文化、广播等社会事业速迅发展,有农村读书社 1 家、文化茶园 48 家、网吧 3 家、家庭小乐队 4 支,腰鼓队两支,电影队 1 个。 各类健身活动门类齐全,蓝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 设施俱全, 2020 年亭子镇被省级评为示范性文化镇。 光纤电视分布不但在场镇发展而且深入到官田、长石、群力、庙梁、雷力、飞牌、天进、赵岩、花园、青云、等村现有用户 2150 户,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境内花园坝为明右副都尉卫儒、太子少保卫友德,吏部尚书卫承芳祖孙故里,官田组为清嘉庆年初白莲教义军首领徐天德故里。 有很多民间传说和故事。 活动开展 时间: 2020 年 7 月 21 日 地点: 达县亭子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撑起一把 “雨伞” 24 7 月 21 日,四 川农业大学 “雨伞 ”社会实践团队在四川省达县 亭子 镇展开以“达县返乡农民工调研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这是“雨伞”团队休整一天后的再次出发。 早上 8 点,经过了两天的调查,同学们都有经验了,在家准备完毕之后就个自到预定地点集合,然后统一乘车到实践地点。 当团队到达亭子镇时受到了团委及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团队在亭子镇的长石村、飞龙村对 大批返乡农民工进行了以采访、问卷调查形式展开的调研。 尽管天气炎热,但同学们热情洋溢,整个活动过程由于昨天大家相互交流。 一下车,大家很快就进入状态了,各自选择村民调查采访。 通过采访式调查,我们完成了问卷,同时了深入了解了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 农民工们对于我们的调查,态度很认真,回答得也很详细,还同时讲述了很多关于当地政策的问题与实施的问题。 对他们来说,似乎能够每天都有吃有住,就是最大的宽慰了,他们不奢求会有多么富有的生活,只希望过好每一天,希望今天能知道明天该怎样走。 一些返乡的农民工对生活感到很迷茫,也不知道何去何从。 大家对一些事都能很好的处理。 队员 在一些返乡农民工较多的村子对当地农民宣传了国家帮扶返乡农民 工 再就业的政策和措 施 ,经过我们又一天的走访深入交谈,从中又了解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广大返乡农民工都希望: 建立 “绿色通道”,提供全程免费的服务 免费的职业介绍,帮助实现转岗就业 召开专场招聘会,促进市场就业。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撑起一把 “雨伞” 25 酷暑烈日中,伴随着一股热气流,围绕在我们身旁,但是这并没有消磨我们的热情,我们的意志,大家都不辞辛苦的为返乡农民工讲解,调查,倾听他们的一些想法,看法或者观点,点点滴滴,我们都记在笔下,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他们谋出一条新的出路。 之后,我们又去了龙登村和爱家村,在那里,我们也得到了那些返乡农民工的认可,都很积极 的配合我们,让我们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就像是在家里一样。 傍晚,载着自己的胜利果实,虽说背负一身汗水,但也值得,实践,真的有必要,至少,我得到自己想要的。 明天就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了,大家都是充满期待。 最后一站 实践地 — 管村镇 简介 管村镇位于达州市西麓铁山脚下,距县城20 公里 ,是达县的西大门,达县西部第一镇。 东与么塘乡,西与九岭乡交界,南与贯子乡相邻,北与金檀乡接地。 全镇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有 12 个行政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调研达州市达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撑起一把 “雨伞” 26 村,一个社区, 117 个农业服务社, 29 个镇级单位。 全镇 5620 户, 23460 人,耕地 14940 亩,森林面积 10008 亩。 2020 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 是达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 “和谐新村 ”建设示范乡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