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简版内容摘要:

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确定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挂点领导坚持每年不少于 3 次,包村单位主要领导每年不少于 3 次、分管领导每年不少于 4 次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驻村工作队员每年累计不少于6 个月到村到户开展帮扶工作。 包户干部每年不少于 3次到帮扶农户,平时要抽出时间和精力,通过电话联 系等方式,加强与帮扶对象联系,真正做到政策宣传入户、致富项目入户、关怀温暖入户,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县以上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工作期间,市、县(区)财政部门牵头落实,按照同级差旅费有关规定给予差旅费补助。 各级帮扶干部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自觉维护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以县(区)为平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详细定稿版) 和机关定点帮扶、社会扶贫等资源,集中投入,确保每个村整合项目投入资金不低于 300 万元,其中整合的社会资金 0 万元以上,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不低于 100 万元,自治区财政扶贫资 金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比例不低于 30%。 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切实履行扶贫开发职责。 (三)健全机构,落实经费。 各县(区)各部门要明确承担定点扶贫工作机构和人员,明确相应的职责,做好定点扶贫的组织、指导、协调、检查、督查、宣传等各有关工作。 定点扶贫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加大投入,落实工作经费,为确保定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四)建立台账,规范管理。 市、县(区)两级扶贫部门要牵头建立市领导、市直和驻钦单位定点扶贫档案;帮扶单位要协助受帮扶的县(区)做好贫困村 、贫困户真实情况逐村逐户的登记造册,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县(区)有数据库,建立动态档案。 在此基础上,被帮扶的贫困户和帮扶干部要建立统一的《帮扶记录卡》台账,纳入 两项制度 有效衔接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帮扶干部个人的帮扶情况及贫困户受帮扶的情况必须如实记录在《帮扶记录卡》上,记录的内容要由被帮扶村负责人、贫困户户主和帮扶单位负责人签名确认,并作为检查考核评价帮扶工作的重要依据。 《帮扶记录卡》由自治区扶贫办统一制印。 (五)加强督查,严格考评。 市、县(区)扶贫部门会同同级督查、绩效考评部门把定点扶贫工作列 入重点督办项目,根据各时期、各阶段的中心任务组织督查组进行督查,将督查结果专题报告市委、市人民政府并通报全市,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力、工作不落实的进行媒体曝光,限期整改。 每年组织对定点扶贫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落实领导责任、明确帮扶责任人、落实具体帮扶措施以及帮扶工作的效果等,考评结果向全市通报。 (六)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定期对各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进行点评,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给予表扬,对工作开展差的给予通报批评。 到16 年定点扶贫周期结束后,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向全社会 公布。 由市、县(区)宣传主管部门牵头,充 (详细定稿版) 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定点扶贫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让典型事迹深入人心,营造浓厚氛围。 各县(区)要根据本方案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县(区)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并报市扶贫办备案。 要认真做好每年度定点扶贫工作总结,并于下年度 1 月 5 日前,由县(区)扶贫办以书面和电子文件的形式报市扶贫办,然后综合上报自治区定点扶贫办。 方案三:梧州市干休所 十二五 时期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梧州市民政局委员会办公室、梧州市民政局办公室《关于印发〈 十二五 时期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梧民政党委 16]18 号)精神,切实做好我所 十二五 时期定点扶贫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扶贫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 按照上级部署,我所与局机关、救助站、福利医院共同帮扶一个贫困村(苍梧县沙头镇大片村),在职干部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 从 xx 年开始,用 5 年时间,通过实施 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 的扶贫开发工作 责任制,使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00 元以上;基本解决贫困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村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一) 单位包村 工作任务。 在局党委书记林桂良的带领下,协同贫困村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包村单位同仁及所包村干部群众制定好贫困村整村推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