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教程中文版内容摘要:
下面给出一个演示,具体的自己捉摸 12 第三章 数据管理 31 导入数据文件 前面第二章以说,主要利用 Import 输入文件中的数据,也支持直接数据粘贴等。 13 32 变换数列 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一列 cos(x),这不需要另算数据而利用 Origin 本身就可以做到。 在数据表上点右键选择 Add New Column 对准 A( Y)列点 右键选择 Set Column Values,并设置下面输入框中 cos(col(x)),点击 OK 得到 14 双击 A 列或者点右键选则 Properties,这里可以设置一些列的属性 ,下面的左图 并做 cos(x)图 ,如上面的右图 33 数据排序 Origin 可以做到单列、多列甚至整个工作表数据排序,命令为 “sort …” 最为复杂的是整个工作表排序,选定整个工作表的方法是鼠标移到工作表左上角的空白方格的右下角变为斜向下的箭头时单击。 具体的自己捉摸吧。 34 频率记数 15 Frequency Count 统 计一个数列或其中一段中数据出现的频率 做法对准某一列或者选定的一段点右键 Frequency Count BinCtr 数据区间的中心值 Count 落入该区间的数据个数,即频率计数值 BinEnd 数据区间右边界值 Sum 频率计数值的累计和 35 规格化数据 选择某一列,右键 → Normalize 16 36 选择数据范围作图 如果想跳到某一行可以用 View→ Go To Raw(这里如果发现你设定的行之前的都没了,这仅仅是没显示出来而不失删除了,想要看到的话: Edit→ResetToFullRange) 找到你想要的开始行,点右键 → SetAsBegin,同理设定结束行,然后作图。 37 屏蔽曲线中的数据点 Mask 工具栏默认不显示 ,可以从 View→ Toolbars 设置出来。 这样可以用设置屏蔽区间或者点的颜色等 38 曲线拟合 即用各种曲线拟合数据,在 Analysis 菜单里,常用的有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等,还可以利用 Analysis→ NonLinear Curve Fit 里的两个选项做一些特殊的拟和。 默认为整条曲线拟合,但可以设置为部分拟和,和 mask 配合使用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17 第四章 绘制多层图形 图层是 Origin 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绘图窗口中可以有多个图层,从而可以方便的创建和管理多个曲线或图形对象。 41 打开项目文件 例子为 \Tutorial\ 42 Origin 的多层图形模板 Origin 自带了几个多图层膜板 .这些模板允许你能够在取得数据以后 ,只需单击 2D Graphs Extended工具栏上相应 的命令按钮 ,就可以在一个绘图窗口把数据绘制为多层图。 在项目 \Tutorial\ 中四哥绘图窗口即为四个图形模板。 它们分别为双 Y 轴( DoubleYAxis)、水平双屏( Horizontal2Panel)、垂直双屏( Vertical2Panel)和四屏( 4Panel)图形模板。 双 Y 轴图形模板 18 如果数据中有两个因变量数列,它们的自变量数列数列相同,那个可以使用此模板。 水平双屏图形模板 如果数据中包含两组相关数列,但是两组之间没有公用的数列,那么使用水平双屏形模板。 垂直 双屏图形模板图 水平双屏图形模板的前提类似,只不过是两图的排列不同 19 四屏图形模板 如果数据中包含四组相关数列,而且它们之间没有公用的数列,么使用四屏图形模板。 上述四种膜板再加上九屏图形模板就是 Origin 所提供的自带多图形模板。 43 在工作表中指定多个 X列 20 对准 D 点右键选择 SetAs X 设为 X 列得到 说明 :默认 Y 与左侧最近的 X 轴关联 ,也就是 BC 与 A, EF 与 D 关联。 44 创建多层图形 21 Origun 允许用户自己定制图形模板。 如果你已经创建了一个绘图窗口,并将它存为膜板,以后就 可以直接基于此模板绘图,而不必每次都一步步创建并定制同样的绘图窗口。 441 创建双层图 步骤 : (1) 激活 “Layers”的工作表窗口。 (2)单击 “sinx”列的标题栏,使其高亮,表示该列被选中。 (3) 作出单层图 (4) 在激活 Layer 窗口的前题下, Tools-》 Layer,如下图,这个工具包含两类: Add 图层和 Arrange 图层 双击图层 2 做成右上图那样,然后 OK 22 442 关联坐标轴 Origin 可以在各图层之间的坐标轴建立关联,如果改变某一图层的坐标轴比例,那么其 它图层的也相应改变。 做法双击: Layer上的 2图标,在调出的 Layer对话框中点 Layer Properties,然后选择 Link Axes Scales。 45 存为模板 File→ Save Template As,以后就可以用此 模板。 23 第五章 非线性拟合 拟合曲线的目的为要根据已知数据照出响应函数的系数。 51 使用菜单命令拟合 首先激活绘图窗口,选择菜单命令 Analysis,则可以看到 名称 含义 拟合模型函数 Fit Linear 线性拟合 y=A+B*x Fit Polynomial 多项式拟合 y=A+B1*x+B2*x^2 Fit Exponential Decay 指数衰减拟合 Fit Exponential Growth 指数增长拟合 Fit Sigmoidal S 拟合 ,Boltzmann Fit Gaussion Gaussion 拟合 Fit Lorentzian Lorentzian 拟合 Fit Multipeaks 多峰值拟合 按照峰值分段拟和,每一段采用 Gaussion 或者Lorentzian 方法 24 Nonlinear Curve Fit 非线性曲线拟合 内部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拟合函数,还支持用户定制 52 使用拟合工具拟合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大的拟合控制空间, Origin 提供了三种拟合工具,即线性拟合工具、多项式拟合工具、 S 拟和工具。 具体自己去体会。 53 非线性最小平方拟合 NLSF 这是 Origin 提供的功能最强大、使用也最复杂的拟合工具。 方法是 Analysis→ NonLinear Curve Fit→ Advanced Fitting Tools 或者 Fitting Wizad 具体的请自己体会。 25 高级模式 利用 Function→ new 可以自定义拟合函数 基本模式 利用 new 可以自定义拟合函数 26 Wizad 模式 高级模式中利用 Action→ Dataset 设置,在基本模式中用 Select Dataset 设置。 27 第六章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包含下面几个功能: 简单数学运算 ( Simple Math) 统计 ( Statistics) 快速傅里叶变换 ( FFT) 平滑和滤波 ( Smoothing and Filtering) 基线和峰值分析 (Baseline and Peak Analysis) 61 简单数学运算 数据来自 Tutorial\,它的背景是对同一物理量进行三次测量得到的结果。 为清楚起见我们舍弃三个误差数列,并只绘制中间数据段的曲线。 611 算术运算 这是实现 Y=Y1(+*/)Y2 的运算,其中 Y 和 Y1 为数列, Y2 为数列或者数字。 命令为: Analysis→ Simple Math 28 612 减去参考直线 激活曲线 Test3, Analysis- → Subtrart:Straight Line 此时光标自动变为 ,然后在窗口上双击左键定起始点,然后再在 终止点双击,此时会 Test3 曲线变为原来的减为这条直线后的曲线。 613 垂直和水平移动 垂直移动指选定的数据曲线沿 Y 轴垂直移动。 步骤如下: 激活数据曲线 Test3 选择 est3, Analysis→ Translate: Vertical 这时光标自动变为 双击曲线 Test3 上的一个数据点,将其设为起点。 这是光标形状变为 ,双击屏幕上任意点将其设为终点。 这时 Origin 将自动计算起点和重点纵坐标的差值,工作表内 Test3 列的值也自动更新为原 Test3 数列的值加上该差值,同时曲线 Test3 也更新。 水平移动和 此 类似。 614 多条曲线平均 多条曲线平均是指在当前激活的数据曲线的每一个 X 坐标处,计算当前激活的图层内所有数据曲线的 Y 值的平均值。 Analysisi→ Average Multiple Curves 这个不知道那里出了问题,我的没测试成功,新曲线没有出现。 29 615 插值 插值是指在当前激活的数据曲线的数据点之间利用某种方法估计信的数据点。 Analysis→ Interpolate and Extrapolate 616 微分 也就是求当前曲线的导数 ,命令为 : Analysis→ Calculus:Differentiate 617 积分 对当前激活的数据曲线用梯形法进行积分 ,命令为 :Analysis→ Calculus:Integrate 62 统计 包括:平均值( Mean)、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Std, SD)、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最小值( Minimum)、最大值( Maximum)、百分位数( Percentiles)、直方图( Histogram)、 T 检验( Ttest for One or Two Populations)、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线性、多项式和多元回归分析( Linear、 Polynomial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63 快速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分析把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的叠加,在信号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一般包括 FFT 及定制频谱图,采样率,相关、卷积和去卷积 30 64 平滑和滤波 包括用 SavitzkyGolay 滤波器平滑,用相邻平均法平滑,用 FFT 滤波器平滑,数字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门限滤波器。 65 基线和峰值分析 具体存在哪些方法,不多说,仅仅说一下 Origin 提供用来读取图形窗口上的数据和坐标的几个工具,它们为 : 屏幕读取工具 数据读取工具 数据选择工具 利用这些工具可以精确的读取数据等。 31 第七章 绘制三维图形 Origin 支持三种数据类型的三维绘图功能: XYY 工作表数据、 XYZ 工作表数据、矩阵数据,但是三维表面图只能由矩阵数据创建。 下面以做一个最简单的正方体为例子说明。 71 把工作表转为矩阵 711 导入数据 创建一个三维数据 文件 ,内容为 XYZ,类似: x y z 1 1 10 1 2 10 1 3 10 1 4 10 1 5 10 ……… 并把最后一列 z(Y)设置为 z(z)。 712 类型转换 Origin 有几种转换方法,这需要取决于工作表数据,对于此有规律的数据,选择 Regular XYZ 就行,得到 Matrix5 工作表 (对例子来说为 100X100 矩阵 )。 32 72 创建三维表面图和等高线图 激活矩阵窗口 ,选择 Plot3D 中的相应命令 ,就可以会出想要的图。 菜单命令 含义 模板文件 3D Color Fill Surface 三维彩色填充表面图 3D X Constant with Base 三维 X 恒定、有基底表面图 3D Y Constant with Base 三维 Y 恒定、有基底表面图 3D Color Map Surface 三维彩色映射表面图 3D Bars 三维条形表面图 33 3D Wire Frame 三维线框架面图 3D Wire Surface 三维线条表面图 ContourColor Fill 彩色填充等高线图 ContourB/W Lines+Labels 黑白线条、具有数字标记的等高线图 Gray Scale Map 灰度 映射等高线图 因为数据太规律化 ,没法显示出各个命。origin教程中文版
相关推荐
、日、时进行修改 ,把时间设为当前装机北京时间 ) : 亚洲 完整的 OEM 制造 NS3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系统安装手册 3 :根据容量不同有所改动 (以一台, 1024MRAM,73G 工作站为例 ) 0 / 2048 (512M~ 2048M) 1 swap 4096 (根据机型, 通常为内存容量的 4 倍 ) 2 overlap 系统默认 3 /usr 10240 (4G~ 10G)
t = cvCreateMatHeader( rows, cols, type )。 cvCreateData( mat )。 矩阵按行存贮 . 所有的行以 4 个字节排列。 CreateMatHeader 创建新的矩阵头 CvMat* cvCreateMatHeader( int rows, int cols, int type )。 rows 矩阵行数 . cols 矩阵列数 . type
图 ● 光连接接口 7 本仪表的光连接口均采用 FC/PC 光连接器(可互换 SC/ST)。 ● 电源接口 电源接口要 求 : 15V DC @。 ● 数据接口 本仪表配有 USB 接口,使用配套的 PC 机 数据分析软件,通过该接口可将仪表中存储的测试迹线上传到计算机中进行后续分析处理。 ● POWER 指示灯 当仪表开机或充电时,相应的指示灯会 变 亮 ,在充电过程中根据不同电量变化颜色;
内容的丌同要添加 5 个 sence。 且每个 sence 的动作相同。 添加方法参照上述 步骤。 因为 main 页主要的动作依然是页面的 跳转 ,所以 可参照 home 页的制作方法 即步骤 3.迚行制作。 注意:虽然此页面建立两个 group 组,但其实意义是相同的,用到的功能均为跳页动作。 5 main 页页面跳转制作完毕 制作完后如上图 30 所示。 总结: main 页用到的方法
Automation曲线了。 图:自动控制曲线 好,这个新建菜单我们就说到这里。 初学的朋友可以依次添加一下,看看它们的模样。 当然,我们在这里只是很简要地说了说,因为这其中牵扯到了很多其他我们没有讲过的知识。 而这些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都要给大家讲出来。 下面我们来说说选择 Add MIDI Track,添加一个 MIDI轨。 为什么要先说它呢。 当然是因为它最重要。 我们做 MIDI就全靠它。
是的,那对我们的发音也有好处。 但是(广播里的)生词太多了。 詹姆斯女士:你们不必弄懂每个单词的意思。 你们只需要留心听关键词和大意。 大明:阅读同样如此。 英文故事太有趣了。 通过阅读,我了解了关于世界的很多知识。 玲玲:我认为写作也很重要。 我们为什么不设法找到一些英语笔友呢。 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信。 詹姆斯女士:好极了。 我同意你的意见。 Unit 2 You should smile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