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endo32中文教程内容摘要:

Automation曲线了。 图:自动控制曲线 好,这个新建菜单我们就说到这里。 初学的朋友可以依次添加一下,看看它们的模样。 当然,我们在这里只是很简要地说了说,因为这其中牵扯到了很多其他我们没有讲过的知识。 而这些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都要给大家讲出来。 下面我们来说说选择 Add MIDI Track,添加一个 MIDI轨。 为什么要先说它呢。 当然是因为它最重要。 我们做 MIDI就全靠它。 如图: 图: MIDI轨 我们来说说它最常用的一些按钮。 也是必须要会用的。 首先它的上方有一个 “e”按钮。 点击它,就会弹出这个 MIDI轨的 Channel Settings窗口,里边包括 Volume Fader(音量推子)等控制件以及 Effect(效果器)等内容。 关于 MIDI效果器,我们会在以后再讲。 图: Channel Settings 窗口 接下来看下面,第一个按钮就是一个 “M”。 这是 Mute 的缩写,意思是静音。 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让这一轨静音 ,不发音。 它是干什么的呢。 呵呵,举个例子,比如我想听听这段音乐把鼓去掉是什么效果的。 我们就可以把鼓 Mute 掉。 这样这一轨就听不见了。 图:静音按钮 然后是 “S”。 这是 Solo 的缩写。 可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 Solo 是什么意思啊。 按下它,我们就可以只听这一轨的独奏,而别的音轨全部都静音。 图:独奏按钮 接着是一个 “R”。 这是 Read 的缩写。 也就是读取。 读取啥呢。 就是读取刚才我们所说的那个 Automation信息。 点亮它, Automation 信息就起作用了。 它后边的 “W”和它是一对,就是 Write,写入啦。 点亮它,就可以记录控制台推子的动作啦。 当然也可以用鼠标画。 这个我们现在还是先不说。 以后再详细讲。 图:自动化控制按钮 然后是一个 Device Panels(设备面板)按钮。 用来自定义 MIDI设备的控制面板。 这个小小的按钮下竟然隐藏着如此奇妙的设计机构,你可以用它自己来造一个控制界面。 图: Device Panels 设计窗,点击看大图 接下来,有一个带拐弯的箭头。 这是什么呢。 它叫 Input Tranceformer,顾名思义也就是输入信号改变。 它 可以自定义输入的 MIDI信号。 比如你可以在这里自定义一个 MIDI输入设备的各种信号定义。 图:自定义 MIDI输入信息 接下来第二排的第一个。 这个当然 是录音键,大家都认得它。 但是,它并不是一按就开始录音,而是录音的准备状态。 点亮它之后,表示这一轨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录音了。 而且, 不点亮它,你的琴是不会响的。 当设置好音源之后,点亮这个录音准备键,这一轨才能弹响。 图:录音准备键 接下来这个小喇叭是实时监听。 这个我们以后还会讲到。 图:监听键 然后 是一个小时钟按钮,点一下会变成一个小音符。 这是时基码切换按钮。 它有 Time(时间)、 Tempo(速度)两种模式。 时间模式也就是那个小时钟,速度模式就是那个音符。 你可以这样理解这两种模式,我们知道很多乐曲并不是一个速度下来的,中间很可能需要改变速度(怎么改速度以后再讲)。 那么在乐曲的速度发生变化了之后,如果是时间模式, MIDI数据的时间不变,而速度模式下, MIDI数据的节拍位置不变。 图:时基码切换按钮 再往后看,这里有个小锁。 这是干什么的。 锁当然就是给这轨上锁啦,这个主要是你做完了一轨之后,防止误删或者改动而设置的。 上了锁之后你会发现这轨 MIDI都带了一个 “锁 ”的标记。 而且无法再修改了。 当然,把锁关掉,就又可以修改了。 图:锁定键 接下来是 Lane(通道)键。 它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自动。 一种是混合。 它们的作用是在一轨种形成小分轨。 这个做鼓的时候是最合适不过了。 当然弦乐也经常可以用到这种模式。 不过这些 “小分轨 ”还是共用整条MIDI轨的所有属性,只不过是把每一遍输入的信息分开显示了而已。 图:小分轨模式 最后一个小按钮叫做 “就地编辑 ”。 为什么叫 “就地编辑 ”呢。 如果你以前接触过 Cakewalk之类的软件,那么一定对 “钢琴卷帘窗 ”不陌生。 当你按下这个按钮 ……呵呵,钢琴卷帘窗 “就地 ”出现啦。 关于钢琴卷帘窗,我们在后面要专门讲。 图:就地编辑 好,我们往下看。 下边三个能拖动的蓝色条,第一个不用说了,它是这轨的音量。 图:音量、声像和延迟 第二 个可要仔细给初学的朋友说说了。 这个叫 PAN(声像)。 声像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我们举个例子,我们知道,一个交响乐团在舞台上演出,每件乐器都有自己固定的一个座位,而这个坐次是很重要的。 比如,小提琴在指挥的左边,而大提琴则在指挥的右边,等等,比如下面这个图。 图:交响乐团舞台座位,哈哈哈,我是指挥 看到这个你就该明白了,也就是说,每件乐器都要有它自己的一个位置。 这样我们听到的才是立体声。 在MIDI制作里也一样。 不可能所有的乐器都在中间响,否则太可笑了,大家想想,整个交响乐队在舞台上像 “千手观音 ”在舞台中间站成一排给你演奏 ……哈哈哈。 在 Nuendo的 MIDI轨里,最中间的位置,也就是舞台的正中间,往左边拖动 PAN,乐器的声音就会偏向左边。 往右拖,就偏向右边。 比如我们做一轨小提琴群,它的声音一般是从舞台偏左一点的地方传来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将其 PAN往左拖一些。 当然这只是随便举例子。 上面的那个图也仅仅是说这个意思,绝不是说做音乐就一定要按那个摆位来做,因为电脑音乐和真实乐队是有区别的。 PAN是非常重要的。 以后我们在讲乐曲制作实例和讲混音的时候,还会再次具体讲到它。 第三项叫 Delay(延迟),它是干什么用的呢。 我还是举个例子。 我们知道,乐队之所以人性化,就是因为它不齐。 比如合唱,所有人绝对不是一秒不差的一起张嘴,弦乐队也是,绝对不可能所有的小提琴一秒不差地同时下 弓子。 而是每人之间都有着极少的时间差。 然而,正是这种时间差,使得音乐有群体感,有人性。 但是,电脑可就不行了。 它太精确了,所有的弦乐都是连一毫秒都不差地同时响,这样当然就非常死板。 这个延迟就是干这个用的。 适当地左右动一点它,故意让各声部不齐,产生群体感。 当然,这个也要慎用,不能过了火。 再往下看,就是 MIDI的输入和输出了。 它们都可以自由地选择。 我们在前面的设置中已经设置了默认的输入口,也就是你琴所接的那个 MIDI输入口。 当然还可以随意更改。 输入口也是。 在第 12课中,我们已经安装过了 XV5080音源的音色表 ,那么就可以直接在这里看到它。 图:选择音源做为输出 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音源了。 在下面的 Programs 栏里我们便可以看到音源里的音色名称。 选择 一个音色,就可以用了。 图:选择一个音色 我们可以看到,在 MIDI出口的下面,还有一个 chn选项。 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这就是 MIDI通道。 究竟 什么是 MIDI通道呢。 比如说吧,我们建了两个 MIDI轨,第一轨选了音源的钢琴音色。 而第二轨我想用个弦乐音色。 但当我把第二轨改成弦乐的时候,就发现,第一轨的钢琴也跟着变成弦乐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它们都在一个通道上。 我们只需要把第二轨的 MIDI通道改到 2上去,再换音色,就和第一轨毫无关系啦。 如果再建第三轨,那就给它用第三通道。 图:选择 MIDI通道 不同的音源,支持的通道数是不一样的。 一般音源都能支持 16个通道。 也就是说,十六条 MIDI轨可以同时使用它。 换句话说就是它可以同时使用不同的 16种音色来发音。 但有很多软音源插件是单通道的。 也就是说,只能有一轨用它。 如果有多个硬音源,互相之间是不会 “打架 ”的。 因为各自有各自的通道。 比如,我第一轨钢琴用的是罗 兰5080音源的钢琴,选了第一通道。 而第二轨使用的是 KORG Triton 合成器的弦乐,也是第一通道。 这当然没有关系,因为它们压根不是一台机器,所以也就不会打架。 软音源也是一样。 在 GM音色制作中,第 10通道是打击乐专用通道。 也就是鼓必须要用第 10通道。 这是纯 MIDI制作的 “规矩 ”。 但非 GM的音源格式就无所谓。 最后一栏是 Map,也就是音色图表预置。 这个有个鼓图的预设,是专门为编写 GM鼓组来设计的。 选择了它,你会发现钢琴卷帘窗里变成了按照标准鼓组而排列的格式。 当然,还可以选择 Set up 来自己设置鼓图。 图: Map 预置 关于 MIDI轨上的操作,就先说到这里了。 一些功能的具体用途,初学的朋友肯定一时还难以理解。 这没有关系,因为 Nuendo 的功能实在是太强 大了,而很多功能并不是我们都一定要用到的。 而且,我们不可能先把所有的功能都讲一遍再去实践,而是要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它们。 但是,一些最基本的功能大家还是要先了解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尽量讲得细一些,不略过任何一个按钮的原因。 在了解最起码的功能之后,再开始做音乐,你会发现,其实使用 Nuendo 来制作音乐,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复杂,而是很好玩的。 比游戏好玩多了。 4. MIDI的录制与软音源插件的使用 在了解到 Nuendo 中 MIDI轨上各按钮功能之后 ,我们就可以来录制 MIDI了。 下面,我们就开始录吧。 下面是开始录制前的准备步骤: 1,建一个 MIDI轨。 然后点亮它的录音键。 检查它的 MIDI输入端口是否正确。 弹一下 MIDI键盘,看看控制条上有没有显示。 2,然后将 MIDI输出端口选择为你的音源。 当然,音源的电源别忘了打开。 3,在音源的音色表里找一个需要的音色。 在录音预备键已经点亮的前提下,此时弹下 MIDI键盘就可以听到音源的声音了。 可以一边试听,一边找合适的音色。 4,给这个 MIDI轨选择 MIDI通道。 因为这是第一轨,所以用第一通道。 5,在控制条上设 置好速度。 并打开节拍器。 6,确认播放竖线在最开始处。 按下控制条上的录音键。 或者按小键盘上的星号键,录音就开始了。 我们可以跟着节拍器用 MIDI键盘录进 MIDI了。 如图: 图: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啦 好,按下录音键。 在键盘上一阵乱弹琴。 哈哈 图:录了一小段 呵呵,大家听听这段的声音。 恩,这个音色很适合 做铺垫。 点击此处听示范 1 在这里我们顺便说一下。 注意看 Nuendo 界面的右下角,有这么两个小推子。 动动它们,看看 MIDI数据条会有什么变化。 呵呵,它们可以放大和缩小界面的视图。 这个在制作音乐中是随时都会用到的东东。 所以这里提一句。 图:视图调节 好了,然后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添加第二个 MIDI轨。 注意,这一轨的 MIDI通道就要选第 2通道了。 不过你会发现,聪明的 Nuendo 会自动给你换到第二通道去的。 然后我们换一个音色,从头来,跟着刚才录的东西,把第二轨加进去。 如图: 图:第二轨也录好了 听听加上第二轨的声音后的样子吧: 点击此处听示范 2 那么接 下来就再加一个声部。 第三轨。 呵呵 图:又录了一轨 听听这三轨在一起的声音。 是不是有点意思了。 点击此处听示范 3 呵呵,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做 MIDI原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呢。 对,就是这么简单啦。 说到底,就是机器提供给你各种各样的音色,然后你用它们来堆积自己的作品。 它很像是在写作总谱,不同的是你立刻就能听到声音。 如果你玩过 Photoshop,那么你就感觉它就和 “图层 ”是一个道理,一层一层地往上加。 当然,录好的 MIDI还可以再精雕细琢,也就是对其进行编辑和修改。 这个,我们会在后面讲到。 也许有些初学的朋友很气愤:大觉者,俺们还是穷 学生,买不起一万多一个的音源啊。 难道就不能做音乐了么。 哈哈,当然不是了。 我们前边也已经多次说过啦,现在软音源的品质已经非常好,绝对不亚于传统硬音源的。 而且我的 《走进插件的时代》 一文大家应该已经看过了吧。 没有硬音源,软的也一样做音乐。 而且根本不比硬的差呢。 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加载软音源插件。 按一下电脑键盘上的 F11键,看,弹出一个窗口: 图: VST乐器机架窗 这个窗口就像一个一层层的机架。 我们在第一层 “机架 ”上点击一下鼠标左键看看。 图:软音源插件菜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Nuendo 自带的软音源插件。 一共有两类,一类是打击乐,一类是合成器。 我们来选择一个它自带的 A1 合成器插件瞧瞧。 图: Nuendo 自带的 A1 合成器 是不是很精致啊。 这和真正的合成器没有什么两样,也许初学的朋友会说,这么多按钮,怎么用啊。 不要眼花缭乱哦,看看它的上头的图标,构成合成器的声音元素,还记得么。 我们讲过的。 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方波、噪音,呵呵。 不过,我们使用软音源插件也没有必要一定去自己调音色。 直接用它自带的预置音色就可以啦。 在它上边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音色表选择窗口,默认状态下写着 BASS的那个地方。 点击就可以打开它的音色表。 里边有各类音色。 其他的软音源基本也都有这个窗口,一般都是从这里选音色。 用鼠标弹一弹它的虚拟键盘,能响的。 (废话,不响怎么用) 图:选择音色 好,现在我们再到 MIDI轨的输出口看一看。 里边就多了一个 A1 的选项。 选取它,就可以和刚才使用硬音源一样,使用这个软合成器啦。 图:选取 A1 合成器为输出 选取了软音源后,同样的,点亮这轨的录音预备键。 就可以用 MIDI键盘来演奏它了。 初学的朋友可以将其他几个 Nuendo 自带的软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