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要点内容摘要:

在表现秦汉两代盛衰兴亡感慨的同时,揭示出历史的规律:无论封建王朝的兴亡,广大人民都摆脱不了苦难的命运。 其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句中两个“如”字,看似比喻,实质是采用拟人化手法,赋予山、河以人的形态和情感,呼应“百姓苦”的主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这首小令的“曲眼”。 古 代 小 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 《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传闻轶事, 堪称中国志怪小说的奠基之作。 其中较著名的 篇章 有《东海孝妇》、《干将莫邪》、《韩凭夫妇》等。 《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编著者是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 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鲁迅称之为 “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 唐传奇的代表作有《李娃传》、《霍小玉传》、《柳毅传》等,还有元稹的《莺莺传》,陈鸿的《长恨歌传》。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 从清代开始,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称为“四大奇书”,他们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 6 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 小说和世情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从民间说话艺术中讲史一家中发展演变而来的。 因内容丰富,一次讲说不完,故说话人就需要将其分成若干章回,每次讲一章或一回,连续多次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因而得名。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其中描写了三次大的战役,即: 官渡之战,这是曹操大败袁绍,最成功的平定北方,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赤壁之战,这次战役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 彝陵之战,这一战刘备伐吴惨败,蜀汉开始衰亡。 《三国演义》在语言上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使用了一种比较平易浅近的文言进行创作。 《水浒传》艺术地真实地描写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 是一部表现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替天行道的英雄传奇。 揭示了统治者的残酷压迫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官逼民反, 他们反抗的对象也主要在于权豪势要。 《水浒传》中梁山英雄具有浓厚的“忠义”色彩,宋江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就是忠义的化身。 “逼上梁山”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替天行道”是他们的政治行动纲领,“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他 们的组织原则,“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作者为吴承恩。 《西游记》是以唐代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经这一历史真实事件为题材的作品。 故事背后,隐含着两大精神: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形象,但同时又折射出明代中叶以来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 孙悟空冲破羁绊,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与明代文化思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价值的精神。 明代长篇小说 《金瓶梅》是以《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情节 作为整体叙事框架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长篇巨制。 小说以西门庆这个人物为核心,描述了他在对金钱、女色、权势的追逐中耗尽生命的短暂一生,与此同时小说中又以大量笔墨描写了一个暴发户家中成群妻妾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生活图景,刻画了潘金莲这样一个乖巧机变、情欲旺盛而又阴险狠毒的不幸的女性形象。 《金瓶梅》书名分别指书中人物潘金莲 、春梅、李瓶儿三人。 所开创的题材领域与写作方式对后世的长篇小说(如《红楼梦》)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 《封神演义》是继《西游记 》 之后最著名的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的作者传为明代许仲琳,以武王伐纣的历 史事件为题材。 明后期拟话本小说最著名的是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简称 “ 三言 ”。 此外有凌 濛 初编 著 的《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简称 “ 二拍 ”。 它们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描写了当时世俗的人情百态。 曹雪芹,名霑,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 程伟元和高鹗增补了后四十回。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 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 增补 的后四十回描写黛玉的早逝、宝玉的出家和宝钗的独守空房,完成了宝、黛、钗的悲剧命运。 从曹雪芹的命意来说, “ 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 是一种对 封建制度 更为彻底的否定。 贾宝玉的另类形象: 以“似傻如狂”的行为来表现极强的叛逆性,如鄙视功名富贵,不喜仕途经济,反对世俗礼仪,反对等级礼教,主张平等待人等。 天生痴情:与林黛玉的性灵之爱,对纯真女性的强烈尊重、同情和爱护。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 象。 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 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 香菱学诗,宝钗讥她 “ 得陇望蜀 ” ,极为厌烦;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 《红楼梦》 书中 描写林 黛玉 容貌的文字: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 (音读叶,酒窝的意思) 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葬花辞》 中 “ 侬 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 侬 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 花的命运即黛玉的命运。 王熙凤,金 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 着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 绔 子弟死有余辜,但 “ 毒设相思局 ” 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 弄权铁槛寺 ” 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守备之子双双自尽。 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 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 的败落,最后 她 落得 “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 的下场。 鲁迅说:“自从《红楼梦》诞生以后,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 《红楼梦》的悲剧包括: 家庭悲剧:贾府由昌盛走向败落。 爱情悲剧: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破灭和黛玉之死。 人生悲剧: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大观园众女儿的悲剧结局。 社会悲剧:封建社会行将衰朽的历史性的悲剧命运。 从 《红楼梦》 第五章宝玉游太虚幻 境 里看到的诗词,就能推测出主要人物的结局。 副册 :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 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 毁 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花袭人 7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 孤 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 正册 : 可叹 停 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薛宝钗 和林 黛玉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 春 争及初春景,虎 兕(音读四,犀牛类猛 兽) 相逢大梦归。 元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 送 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 欲洁何 曾 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迎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 侯 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巧姐儿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 李纨 1 情天情海幻情 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 宁。 秦可卿 1 富贵又何为 ,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 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云 清代小说家 吴敬梓创作了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 小说描写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毒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儒林外 史》是 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讽刺小说 代表作, 给予后代文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 对 晚清的谴责小说 的影响 上。 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概括是“无一贬词,情伪毕露”。 《儒林外史》塑造了几个科举迷的形象 ,例 如, 范进、周进。 清代小说家 蒲松龄 创作了 《聊斋志异》。 蒲松龄在科举道路上很不得意,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知识分子, 一位标准的穷书生。 作者多是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虚拟花妖狐魅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 《聊斋志异》思想内容: 揭露社会黑暗,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抨击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 李汝珍,清小说家,创作了长篇小说《镜花缘》。 通过叙述唐敖等游历海外的见闻和一百个才女的故事,批判男尊女卑,赞颂女子才能。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 (即 李宝嘉 ) 的《官场现形记》,吴趼 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 《 老残游记 》 和曾朴的 《 孽海花 》。 现 代 文 学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名周树人。 鲁迅 是发表 《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鲁迅是最早对国民劣根性作出深刻描写和针砭的作家。 鲁迅的小说集有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鲁迅创作的小说有:《药》,人物:华老栓 夏瑜;《祝福》,主人公祥林嫂; 《故乡》,人物:闰土、豆腐西施 ;《风波》,人物:七斤、 九斤老太。 鲁迅 第一篇 白话小说 是: 《狂人日记》。 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是《阿 Q 正传》。 阿 Q 是落后农民的代表,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鲁迅唯一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伤逝》 的主人公是子君、涓生。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句话出自 鲁迅 小说 《伤逝》中的子君之口。 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是 《朝花夕拾》;其中的散文名篇是 :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的散文诗集是 《野草》。 郭沫若是留日留学生,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学习医学。 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是“开辟洪荒的大我”,这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 人,热烈地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 茅盾著名的“ 农村三部曲 ”: 《秋收》《残冬》《春蚕》; 著名的短篇小说是《林家铺子》;长篇小说代表作是《子夜》。 《子夜》最主要的思想成就是反映了 30 年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面貌及社会发展的趋势。 《子夜》中 的主人公是 民族资本家吴荪甫 , 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是赵伯韬。 二人 在公债市场上展开激烈争斗 ,最后 民族资本家吴荪甫 失败。 巴金代表作《家》。 《激流三部曲》有:《家》《春》《秋》。 《家》中 “ 两重人格 ” 最突出的人物是觉新。 《家》中“五四”时期觉醒的知识青年典型是觉慧,《家》中家族专制制 度的代表人物是高老太爷,在《家》中,丫鬟鸣凤的结局是投湖自杀。 巴金的《家》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老舍是北京人满族人,他的作品关注北京市民生活。 老舍的作品有 :小说《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的身份是人力车夫, 女主人公虎妞是车主的女儿。 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故事发生地是北京, 背景是抗日战争。 曹禺的处女作是《雷雨》。 《雷雨》标志 着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 《雷雨》内容的时间跨度达 30 年,但剧情却浓缩在一天之内。 《雷雨》主人公是周朴园、蘩漪、周萍、四凤、周冲。 《雷雨》中,具有 “ 雷雨般性格 ” 的女子是蘩漪 , 揭开周朴园所谓“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的帷幕的人物是蘩漪, 蘩漪的结局 8 是精神失常。 《雷雨》中的周朴园是受过新教育的专横的封建家长。 话剧《日出》中的人物是陈白露、方达生、潘月亭. 《日出》中 还有一个 一直没有出场的幕后操纵者 金八。 曹禺创作的话剧还有《原野》 《北京人》。 沈从文出生于湘西, 从未上过大学, 沈从文 小说《边城》的女主 人公 是 翠翠。 翠翠是老船夫的外孙女 , 她像水一样纯净。 钱钟书小说代表作是《围城》, 塑造了 无用的好人 方 鸿渐、日渐堕落的知识分子苏文纨 , 还有外表纯真却工于心计的 孙柔嘉。 塑造了 这些平凡人甚至还有一大帮庸俗不堪的所谓知识分子。 表述“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一人生感受。 《围城》不仅揭示了人类婚姻生活中的围城状态,主人公 方 鸿渐事业、命运 “ 围城 ” 状态,而且在哲学高度上俯视人生,分析了人生的孤独绝望 ,人性 的 弱点。 张爱玲的小说集是《传奇》,散文集是《流言》。 张爱玲创作的小说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