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插花艺术教案内容摘要:

(如图 图 图 图 4) , 另外作品中各花枝也要有长有短,以体现层次感和动感,不可同一长度。 19 图 1: 插椭圆型作品时,作品整体的高度为器皿高度加宽度的— 2 倍。 图 2: 若器皿为球形等形状,则作品的高度为器皿高度加最宽处的 — 2 倍。 20 图 3: 插 L、三角型等的作品时,作品的高度为器皿高度加宽度的 — 2 倍。 图 4: 插水平型作品时,作品的最宽处为器皿高度加最宽处的— 2 倍。 21 ( 2) 平衡 :可分为对称的静态平衡和不对称的动态平衡。 对称的静态平衡又可分为完全对称和不完全对称。 完全对称是指花材的种类与色彩平均分布在中轴两侧(如图 5)。 不完全对称是指将同类或同色的花材集中摆放,使作品产生活泼生动的视觉效果(如图 6)。 不对称的动态平衡是指通过花材的数量、长短、体型的大小和重量、质感以及色彩的深浅等因素使作品达到平衡的效果。 图 5:剑兰、白月季等花材平均分布在以红月季为中轴的两侧,此为完全对称。 图 6:黄色非洲菊、白色月季集中摆放,因白色比黄色在视觉上轻,所以白色月季数量可以多一朵,为此构成平衡效果。 22 ( 3) 稳定 :一般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 因此,在插花作品中有“上轻下重、上散下聚,上浅下深,上小下大”等的要求(如图 8)。 图 7:3 朵非洲菊以最大朵的插在底部,体现出“上小下大”的特征,以增加作品的稳重感。 图 8:白玫瑰与红玫瑰同样是 3 枝,但红色笔白色在视觉效果上重,所以插在底部,体现“上轻下重”的特征,以增加作品的稳重感。 23 : 一件插花作品由很多元素组成,如花器、花材、配件等,而花材也会由枝、叶、果等组成,所以如何使多种元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可通过主次关系的搭配、呼应、集中等形式来实现。 ( 1) 主次:一件作品只能确定一个主体,其他的一切元素要围绕主体,烘托主体。 如,选择花材时应以某一品种或某一颜色为主体,不可使各种颜色或 各种花材数量均等,否则就 杂 乱无章了。 ( 2) 集中:一件作品焦点处理十分重要,焦点一般位于各轴线的交汇处,在 1145高度并向前倾斜 45 65 插于靠近花器处。 将花的 顶端面向观众,各花、叶的朝向应由焦点离心向外扩展,才有生气。 ( 3) 呼应:花的 生长是有方向 的。 插花时必须审视花、叶的朝向。 : 一个 作品里的各个元素、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依存、配合,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 1) 对比:通过两种明显的对照来突出其中一种的特性,如大小、长短、高矮、曲直、 虚实等。 ( 2) 协调:找出作品之间的关系,或色彩、或形态、或加入某些中介物等手法使其发生新的关系,都是调和的重要手段。 24 黄色和紫色是对比色,在两种花材之间插入百合可以产生柔和的效果。 : 在艺术造型中,韵律美是以种动感。 插花也一样,它通过有层次的造型、疏密有致的安排、虚实结合的空间 、连续转移的趋势使插花富有生命力与动感。 ( 1) 层次:高低错落、俯仰呼应造就层次的产生。 插花要插出立体层次,不能将花材插在一个平面内,应建立透视的概念,使作品有向深远处延伸之势。 花枝修剪要有长有短,一般陪衬的花叶其高度不可以超过主花。 ( 2) 疏密有致:插花作品中,花朵的布置忌等距离,要有疏 25 有密才有韵味。 ( 3) 虚实结合:通过花材的高低位置所营造出的空位 ,使枝条有伸展的去处,空间由可扩展的范围,给作品以想象力。 用各种花材的高低位置营造出空间感,特别是龙柳很好地体现了“虚”的部位。 : 重复可以引导视线高低,产生层次的韵律效果。 以上各个造型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疏密不同即产生空间,疏密得当 、上疏下密 即产生稳定 的效果。 只要认真体会个中道理,并应用于插花作品中就可 以创作出优美的形体。 如能透过形体注入作者的情感,通过形体表达一定的内涵,令意境和造型交织融合才能动人心弦。 26 第二节 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插花造型设计的几种常见技巧,使学生能在自己 的创作中有新意。 教学重点 与难点 : 对 平 行线设计、阶梯设计、 加框设计、透视设计、影子设计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现代插花艺术的造型设计讲求创意,但创意往往不能脱离最基本的技巧。 下面将以实例详细讲解插花造型设计的几种常见技巧。 一、 平行线设计 利用数学中直线的位置关系,模仿自然界中植物的生态, 使 得一组花材的立轴都出于 平行状态。 用蛇鞭草、水蜡烛、百合插作成三组花,以平行线设计分布在器皿的左、中、右三处。 27 斑太令、非洲菊、 小鸟三种花材分为三组,也分为三色,平行地插入用蓬莱松覆盖的花泥,每组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间。 28 二、 阶梯设计 利用点状或面状花材表现材质的立体感,即花朵之间用排序 的手法,由低向高延伸,但花面与花面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重叠。 用 4 枝非洲菊做成阶梯状 用粉玫瑰做成阶梯状 29 三、 加框设计 这 是一种加强视觉焦点的设计技巧,即在花型的外面加上框 架,也可以用画框、枝条、藤等。 特别是对角线加框,可以使空间扩大。 用蓬莱松覆盖花泥,插入黄百合做焦点花。 把散尾葵剪成三角形,对角线加框插入花泥。 把非洲菊去掉花瓣后插入花泥, 最后插入小菊等点缀物。 30 四、 透视设计 将自然界的素材,以层层重叠的方式,相互交错表现一种层 次空间美感,使作品具有穿透力。 用芦苇曲折围成一个立体的圆锥形,并把藤条弯曲组合成一个圆,在圆的顶部固定花泥。 用蓬莱松和香柏覆盖花泥。 以凤梨为焦点花,再用玉簪叶拉出园内线条,插入雀梅作点缀。 用橙色的非洲菊作为圆顶部的焦点花,黄色马蒂莲拉出下垂线条,让百合与黄色马蒂莲相互呼应。 将文竹轻盈地盖在藤条上,使作品表现出一种朦胧美,并具有一定的穿透感。 31 五、 投影设计 巧妙运用相同材料大小不一样的差异,创作出该材料上、下 的阴影效果,在设计上可以增加视觉的延伸、分量感。 设计的技巧以成双花材设计,可增加视觉效果。 32 第三节 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 —— L 型 教学 目的 : 通过实践, 让学生 学习到插花设计中的各种构造, 体会数学 中的 各种数量关系、比例关系、 平行关系, 焦点问题 是数学 在插花中的 应用, 体会数学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插制方法与倒 T 型相似,但左右两侧水平 线不等长。 作品只向一边水平方向延伸,垂直线和水平线主轴宜采用线条花插制。 两轴线夹角部位的花不能超过焦点花的 长度,否则花型不美观。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花泥、剪刀、铅丝等工具,各种鲜花 、 绿叶 , 多种器皿。 教学过程: L型花型为不对称的造型, 属于直线型结构。 适合 摆放在窗台 或转角处。 花器以质朴为佳,但用现代花瓶比较容易达到调和的效果,瓶口太窄或太宽都不合 适。 一、引入课题 路边的小花并不显 眼,但只要经过用心的搭配和组合,就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把它放在 餐桌、窗台、茶几、案头上,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造型点缀了生活,这就是插花艺术。 自己动手插花,既能陶冶情操,更能享受到花团锦簇的快乐。 33 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