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内容摘要:

重点 :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 体会描写大 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 学 过 程 生成与反思 一、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 卡抽查学生的拼读 听写重要的生字词 二、朗读思考 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意思。 作者和他的朋友一共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提示:两次) 三、 分段 并概括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4) 师:这四个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作者去“鸟的天堂”的背景。 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去“鸟的天堂”。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傍晚 作者在这四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去“鸟的天堂”前傍晚的景色。 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师:作者 在这四段里,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从这些景物描写,我们看到了怎样的黄昏景象。 16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太阳 灿烂的红霞白茫茫的水 平静的船 优美的桨声 —— 宁静的黄昏 师:作者描写景物,既描写了它们的颜色,如:红霞、白水,又描写了它们的声音,如:桨声很有规律象是音乐,既有静态描写,如:天边的红霞,又有动态描写,如:船在水面上移动,桨在水中划。 在宁静的氛围里,这些动态的描写更令人觉得环境是多么的宁静。 五、学习第二段( 59) 学生朗读 59 段 师:作者在一个宁静的黄昏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第 59 段 写的是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作者主要描写了什么。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大榕树 师:请把描写大榕树的有关句子划下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作者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树叶:伸到水面上 绿得可爱 不留一点缝隙 绿得耀眼 树干:看不出主干 枝干不可计数 树枝:枝上生根 有些树枝垂到水面 树根: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 像木桩 作者主要突出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17 特点: ① 大 —— 只有一株,但枝干无数 ② 茂盛 — — 树叶不留一点缝隙 ③ 绿 —— 绿得耀眼 学生朗读第 8 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如何展现大榕树的生命力。 注意: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么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一句中写树叶的形态:“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说明了树叶的什么特点。 (提示:“簇”“堆”说明了树叶多和茂盛。 ) 师:这一句中写树叶的颜色:“那么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绿得耀眼,说明了树叶的什么。 (提示:说明了树的生命力旺盛。 ) 师: 这棵茂盛的大榕树,朋友说它是“鸟的天堂”,为什么呀。 (提示: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窝。 ) 师:那么,作者有没有见到鸟。 作者是怎么写的。 师:这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经历。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部分的内容。 师:“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这是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第一次印象。 六、学习第三段( 1013) 播放《鸟的天堂》视频,让学生体会鸟的天堂的 18 情景。 学生朗读 1013 自然段,并思考: ① 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 ② 上一次,作者很失望:鸟的天堂竟然没有一只鸟。 这一次,作者 有没有看到鸟。 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补充并板书: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 早晨 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见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鸟。 现在,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作者是不是又失望而归。 作者有没有见到鸟。 (提示:见到了。 ) 请学生把文中有关鸟儿描写的句子划下来,给有关的动词加上着重句。 学生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鸟儿。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作者主要突出了鸟的什么特点。 ( 多 ) 七、小结 板书设计: 3 鸟的天堂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 —— 美丽的南国的树 (傍晚) [静 ] 鸟:多、自由、快乐 —— 的确是 (早晨) [动 ]画眉鸟(点面结合 课后反思: 19 4 火烧云 教学目标: 认识 5 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 点: 通过理解词句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 ,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 火烧云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 5 个生字。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感知课文内容。 教 学 过 程 生成与反思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图。 (出示云朵图片)瞧,这是春天清晨轻薄的浮云;这是夏日凝结不散的层云;这是秋日美丽的鱼鳞云;还有拥抱初升太阳的云海;风雨欲来的乌云。 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20 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 ,常常令人惊奇与震撼。 今天, 我们一起来看看另一种自然奇观。 二、出示自学提示 1.出示自学提示。 (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 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 提示 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感知课文内容 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 正音。 2. 交流: ①什么是火烧云。 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 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 五、小结 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 2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 ,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生成与反思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二、复习回顾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 2)课文哪里写 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 是怎样写的。 22 (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 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