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龙山鹭类保护小区总体规划文本新内容摘要:

,不是最理想的筑巢环境,规划区内需要新建一个理想的针阔混交林,而老坟山的山脚部分地势平坦,现有植被少(只有部分苗木),改造容易,又靠近觅食区,是新建混交林的理想区块。 总面积 公顷。 规划将该区块划为密林筑巢扩建区,主要种植适于鹭鸟筑巢的针阔混交林。 3. 外围缓冲区 隔离缓冲区 位于老坟山西侧山坡,乔木现以马尾松为主,但长势不良,部长兴县龙山鹭类保护小区总体规划 第 12 页 共 28 页 分已感染松线虫病死亡。 林下灌木主要有短柄枹、四川山矾、继木、冬青、黄栀子,映山红、山胡 椒、白檀等,马尾松幼树较多,部分林下灌木被砍伐。 由于马尾松本身长势不良,又容易受松线虫病感染,且鹭类的栖息也容易造成马尾松的死亡。 因此该区块需尽早开始进行林相改造。 规划将该区块划为外围缓冲区,对马尾松林进行逐步改造,增加枫香、香樟等阔叶树,形成枫香、香樟、马尾松混交林。 灌木增加樱桃、梨等浆果类树种,以吸引其它鸟类。 总面积 公顷。 隔离缓冲带 位于吴越路和湿地觅食保护区之间。 在吴越路西侧种植 10 米左右宽的绿化隔离带,以减少吴越路来往车辆和行人对湿地觅食区产生的干扰,为鹭鸟营造一个相对比较安全 的的觅食和活动环境。 总面积 公顷。 区外观鸟点设置(远观) 观鸟点:图书馆顶、齐山植物园山顶 观鸟路线:齐山路、吴越路 区内观鸟点设置(近看) 观鸟点:宣教中心、观鸟房、瞭望塔 观鸟路线:区内观鸟步道 长兴县龙山鹭类保护小区总体规划 第 13 页 共 28 页 第五章 保护规划 1. 保护对象 龙山鹭类自然保护小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鹭类,除了要保护鹭鸟本身以外,还需要保护它的整个生境。 生境保护的重点是对筑巢区和湿地觅食区的保护。 2. 保护措施 建立保护设施,杜绝猎捕行为 在规划区域周边设置围栏,以控制人类对鹭鸟的惊扰,规划区域内 建立瞭望塔、巡护步道等保护设施,坚决杜绝毁巢、捣卵和猎捕幼鸟的行为。 建立密林筑巢核心保护区 把现有鹭鸟筑巢比较集中的老坟山东侧杉木林,划为核心保护区。 严格禁止砍伐,控制出入人员的数量,在鹭鸟繁殖期间,除少数研究和管理人员外,严格禁止无关人员的出入,面积 公顷。 建立湿地觅食核心保护区 把现有鹭鸟觅食比较频繁的吴越路西侧的低洼地划为核心保护区。 ,保留现有的地形以及鸭舌草、一年蓬、空心莲子草等为主的湿地植被。 面积 公顷。 建立保护管理机构,制定保护管理条例 建立专门的保护管理 机构(保护管理站),配备相关工作人员。 建立详细的保护管理条例,并要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长兴县龙山鹭类保护小区总体规划 第 14 页 共 28 页 第六章 地形竖向设计 1. 整体地形改造 地形的变化对鹭类的栖息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规划区块应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 地形块东侧的农田地势相对较低,海拔一般位于 米到 5 米之间,枫香、香樟、马尾松混交林区、杉木、毛竹混交林区和新建针阔混交林的原有地形均已满足鹭类栖息的要求,因此,上述区块基本保持原有地形,地形改造主要在湿地觅食改造区和隔离缓冲带。 湿地觅食改造区 该区块属低洼地,海拔一般也位于 2 米到 5 米之间, 而整个龙山经济开发区的常水位控制在 米,为使外部地表水能自然流入区块,形成相对稳定的湿地环境,该区块应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进行适当的挖掘,为适于小鱼生存,又尽量节约工程费用,水深应控制在 0到 米。 隔离缓冲带 由于湿地觅食保护区距离吴越路太近,路上过往车辆和行人对觅食区的鹭类将产生较大的干扰,为营造相对隐蔽和安全的觅食环境,在觅食保护区东侧 10 左右的范围内适当抬高,海拔控制在 34米,尽量减少吴越路上车辆和行人对觅食区内的鹭类产生的干扰。 坡度控制 湿地环境中的小鱼、小虾 及昆虫是鹭类的主要食物来源,而白露和夜鹭的跗蹠高度一般少于 米,因此,为方便鹭类捕食,常水位控制线两侧各 3 米范围内,深度控制在 米以下。 同时,为适于长兴县龙山鹭类保护小区总体规划 第 15 页 共 28 页 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繁殖,水体需要部分较深的区域(水深在 1 米以上)。 浅水湾设计 自然小水湾由于水位较浅、封闭性较强,是鹭类偏爱的取食和休息点,因此湿地觅食区的水岸线,尤其是水中岛屿的水岸线要避免过于平滑,尽量多营造水深小于 米,闭合度大于 180 度的小水湾。 第七章 植被规划 1. 植被规划原则 满足鹭类对栖息地的要求 鹭类保护小区的植被规 划首先必须满足鹭类对栖息地的要求,树种的选择和群落的构建必须适合鹭类的生活习性。 觅食区的植物应适合鹭类食物的生存、繁殖;筑巢区的植物配置应适于鹭类停栖、筑巢和孵卵。 尽量保留原有植被 鹭类对生存环境的改变比较敏感,因此,植被规划应尽量保留现有植被,尽量保持小区的原貌。 适地适树原则 植被规划的新配树种应能适应保护小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 因此,应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尽量少用外来树种。 多样性原则 为使保护小区能招引更多的其他鸟类,植被规划应注重群落和生境的多样性,尤其注重部分浆果树种的配 置。 景观美学原则 保护小区处于龙山经济开发区,属于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因此具有部分城市公园的功能,在满足鸟类栖息生境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长兴县龙山鹭类保护小区总体规划 第 16 页 共 28 页 量考虑植物群落的景观美学特性。 根据规划区的现状特点和规划要求,把规划区分为三带十一区,详见下表。 表 4: 植被分区表 编号 名 称 面积 (公顷 ) 编号 名 称 面积 (公顷 ) A 湿地植被保护区 I 杉木、檫木、毛竹混交林 B 水生植物区 J 杉木林保护区 C 香樟林、枫杨 K 马尾松、枫 香、檫木、青冈混交林 D 水杉、旱柳混交林 E 湿生植物配植区 L 毛竹林 F 无患子、女贞混交林 M1 隔离缓冲绿化景观带 G 檫木、青冈混交林 M2 白鹭堤绿化景观带 H 枫香、香樟混交林 M3 滨水绿化景观带 长兴县龙山鹭类保护小区总体规划 第 17 页 共 28 页 隔离缓冲带 配置要点:注重景观和隔离效果 隔离缓冲带位于保护小区的最外围,离吴越路、齐山路最近,因此,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景观效果。 同时,为尽量减少车辆、行人的干扰,给内部的核心区营造相对安全的环境,缓冲区的植物配置也要有一定的隔离效果。 配置树种 表 5:隔离缓冲带植物配置表 类别 种名 拉丁学名 种植方式 比例 (%) 备注 乔 木 银杏 Ginkgo biloba Linn 列植、丛植 30 棵 数 之 比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列植、丛植 20 广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 列植、丛植 20 无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列植、丛植 30 小 乔 木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列植、丛植 35 棵 数 之 比 梅 Prunus mume(Armeniaca mume) 列植、丛植 20 木槿 Hibiscu。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