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廉优秀征文集内容摘要:

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 算清得失之后,贵在自觉遵守,贵在经常反思,贵在实事求是。 “算账”不是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从算账中增强自律意识,切实做到“六不”:不让一日闲过,不让一事拖拉,不让一样恶习上身,不让一笔赃款进家,不让一个自己接触过的群众不满,不让一个亲属、身边工作人员让人说闲话。 努力做一个人民拥护的人,做一个同事部下敬佩的人,做一个家属子女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问心无愧的人。 六、 谨慎行事 理性 人生 纵观当今腐败分子众生象,无不在金钱、美色、欲望面前摔的粉身碎骨;狂妄、贪婪、追求无止境的奢侈生活必然导致身败名裂。 从王昭耀的受贿到曹振家滥用权力、腐化堕落,再一次提醒我们,如果不注重思想品德修养,不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时刻警惕各种腐朽思想的诱惑,势必会走向歧途。 两个案件警示我们:只有常怀一颗平淡的心,淡薄名利,谨慎行事,谨小慎微,理性思维,做到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 一、党员干部要自觉从慎微、慎欲、慎权、慎独、慎友这“五慎”做起,自 觉规范廉洁从政行为 慎微 小事是大害的开始。 “勿以恶小而为之”,必须抛弃“不拿就是不近人情,不吃就是看不起人”这种从众心理,对利用工作便利拿一点土特产、吃一顿饭等看似小事,如不加以制止的话,今天占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又贪一点,最后就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慎欲 贪欲是祸患之源。 老子曾告诫世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都是有生活条件好一些的欲望,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合理的欲望是正常的。 如果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就必然会如曹振家一样,利用职务掌握的权力,不择手段、不顾后果地去 为自己的利益肆无忌惮地攫取,也就必然会如王昭耀一样,带着妻子一起贪,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慎权 权力是把“双刃剑”,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运用权力,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碰党纪国法这个“高压线”。 否则,将权力视为谋私的工具,获取钱财的手段,甚至利用权力打压不同意见者,为违规行为开“方便之门”,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慎独 一要自重。 对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名誉非常珍重,不失于轻浮流俗,不狂妄自大,不自轻自贱,待人处事与自己的身份相符。 二要自省。 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养成每日“三省吾 身”的习惯,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三要自警。 应该时时处处用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警告自己不要有任何越轨的举动,真正做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慎友 曹振家的案件对我们最深的警示,就是交友一定要慎重,不能不分对象,把什么人都当作朋友。 结交大款,为了大款们的利益,目无法纪,披挂上阵。 靠金钱、权力建立起来的友谊是短命的;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唯有如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党员干部应当算好政治账、 经济账、亲情账、自由账这“四笔账” , 常怀律己之心 一算政治账 党员干部对自己的政治生命应当万分珍惜,政治生命的灵魂是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它具体体现在对人民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党员干部如果不注重修养,思想道德缺失,宗旨意识淡漠之时,也就是其政治生命枯竭之日。 二算经济账 公务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有着稳定的收入,虽然收入不高,与白领阶层有一定差距,但有各种学习、培训机会,享受着带薪休假、津贴补贴及退休金等待遇。 对这些视而不见,为一时利益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事,损失是 非常不值得的。 三算亲情账 “不算亲情账,难知父母恩”。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风风光光,事业有成。 从出生到成家立业,父母付出的辛苦是无法回报的。 每取得一些成绩,都会成为亲人们引以为自豪,争先宣讲的大事。 然而,人性一旦误入歧途,成为罪人,受伤害最深的是父母、妻子、儿女和亲朋,给他们的心里上造成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笔亲情账是永远无法偿还的。 四算自由账 千金难换自由身,一个人只有失去自由时,才会激起对自由的渴望。 为几十万、几百万而失去人生自由的权力,他们或生活在监狱内,活 着如同行尸走肉一样;他们或走向死亡,非法敛来的金钱成了送他们上路的纸钱。 “一失足成千古恨”,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欲就会一泄千里。 因此,党员干部无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都要时刻牢记贪欲之害,常思常想,常在心中算算“四笔账”,常以典型的腐败案例警示自己,始终做到“心莫贪,手莫伸”,坚持谨慎行事,践行理性人生。 七、 看朱元璋如何算“四笔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家公务人员,知识水准和思维能力当然会达到一定的水准,对于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个人品德,什么样的职业操守,应当一清二楚。 可事实是仍然 有王昭耀、曹振家之流,不仅没能从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层面构建起反腐败的坚强防线,甚至就连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政治生命账、经济收入账、家庭幸福账和个人自由账也都算不清楚,做了“腐败”这单买卖,终于在人生的竞技场上赔得血本无归。 现今流行专家理财,既然仍有人算不清楚这四笔账,那我们不妨就请个专家来算算。 这位专家不是别人,正是在中国历史上以反腐败手段严厉甚至残酷而著称的明太祖朱元璋先生。 朱先生出身贫寒,奋斗历程坎坷,对民间疾苦和旧官场的种种伎俩都十分熟悉,因而极度痛恨腐败现象。 他惩治腐败的手段残忍到骇人听闻的 地步,除了耳熟能详的“剥皮实草”外,诸如“铲头会”、“刷洗”等种种酷刑也不一而足。 其实,朱先生除了残酷的反腐败手段之外,其在反腐败的理论研究及制度建设方面也建树颇丰,这也是我们聘请他来帮忙算账的原因。 在《大诰》中,朱元璋给部下这样算了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像是守着井底之泉。 井虽不满,可却能每天汲水,长久不断。 若是四处搜刮民财,闹得民怨沸腾,你就是手段再高明,也难免东窗事发。 而一旦事发,你就要受牢狱之苦,判决之后,再送去服劳役。 这时候,你得到的那些赃款在哪里呢。 或许在千里之外你妻子儿女手中,也许根本就没有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钱反正不在你手里,而在他人手中。 这时候,你想用钱,能拿到手吗。 你都家破人亡了,赃物都成别人的了,那些不干净的钱还有什么用呢。 ”信哉斯言。 虽然因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存在 ,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反腐败事业永远也不会成功,但是他把腐败的“成本”与“收益”账算清楚了,指出了腐败的“机会成本”其实非常高,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腐败有什么机会成本呢。 其一,一旦腐败行为被查处,即宣布个人政治生命的完结,“你就是手段再高明,也难免东窗事发”。 落马的贪官往往不相信这一点,最终通过辛苦努力换来的工作职务、社会地位、个人信誉统统失去了,也永远失去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而这些,岂是那带着铜臭的金钱所能比拟的。 其二,一旦腐败行为被查处,即失去了赖以谋取非法利益的政治权力,更失去了那 汩汩不尽的“井底之泉”,经济上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朱元璋虽嘴上说“或许在千里之外你妻子儿女手中”,但从他的后代万历皇帝将张居正的儿子追赃追到被迫上吊这件事来看,疾“贪”如仇的明太祖是断乎不会这么仁慈的。 不义之财轻易地得来,同样也会轻易地失去,不仅如此,原本应该得到的合法收入也失去了,这样看来,腐败合算吗。 其三,一旦腐败行为被查处,亲情就面临着割裂。 虽然在民主法治的社会中,不会因为一人之腐败就“家破人亡”,但是贪腐之人仍然给自己家人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社会环境和舆论对腐败行为的极度痛恨和对腐败分子 的极度蔑视给腐败分子的家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从以某人为荣,到以某人为耻,这种心理过程对亲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难以修复的,而相比血浓于水的亲情,金钱、美色是不是显得微不足道了呢。 其四,一旦腐败行为被查处,就要失去人身自由,身陷囹圄,度日如年,正所谓“一旦事发,就要受牢狱之苦”。 人生是短暂的,自由是宝贵的,失去了自由,浪掷了生命,那些肮脏的钱财难道真能带来什么比生命和自由更可贵的东西吗。 面对如此高昂的机会成本,显而易见,“腐败”是一笔注定要亏本的买卖。 其中不会有赢家,只有怀揣着侥幸心理走向不归 路的赌徒。 朱元璋已经在 600 多年前就算明白了这笔账,我们身为党员干部,当然比封建帝王更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要甘于清贫,守着国家和人民给予我们的“井底之泉”,奋发工作,健康生活,造福人民,完善自我,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八、 假如枣树能常敲打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想让枣子新鲜、味甜、果大的秘诀,是在开春的时候,经常对枣树进行敲打,目的是把枣树里的虫子打出来,让它健康地发芽、开花、结果。 看完警示教育片《曹振家案件》后,我想:如果曹振家也能经常地敲 打和自我敲打一下,或许那可悲可叹的下场就不会出现。 假如曹振家能常敲打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可以说,曹振家从一名普通工人发展到大东区区长,与其自身的勤奋努力分不开,更与其不忘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分不开。 但枣树要让其不长虫子,必须常常敲打,而之所以曹振家从做官走向坐牢,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从收受一块手表、一张存折开始,一直到收下 40 万元的工程“回扣”,最终身陷牢狱,成为历史的罪 人。 当前,针对反腐败的严峻形势,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加强世界观改造,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政治任务,我们每名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假如曹振家能管住自己的家人 曹振家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其家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妻子要享受生活、情妇要大肆敛财、孩子婚礼要大操大办的物欲和金钱驱动下,他们利用曹振家的职权大肆地敛财聚宝,不停地威 逼利诱,在他们一次次的劝导和自身防线的逐步弱化下,曹振家也尝到了甜头,身边领导和朋友的忠告,渐渐地被抛到九霄云外。 古人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如果说“治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话,那么“修身”就是“治国”的根本,“齐家”就是“治国”的基础。 只有“修身”好了,我们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门心思地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守住“家门”不被别人攻破;只有整治好自己的家庭,管住自己的亲属和家庭成员不贪、不占、不伸手,严格自律,耐得起清贫,守得住“后院”,才能避免祸起 萧墙、“后院”失火。 如果说“修身”是对各级党政领导、掌权者最起码要求的话,那么“齐家”就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连自己的亲属家人都不能管好、管住,不管你平时工作如何勤奋,自身行为如何端正,也不管你为人民办了多少好事,对人民有多大的功劳,这都是一种失职行为。 假如领导和同事能常敲打一下曹振家 中央颁布的《纪律条例》一再告诫我们:要加强内部监督,尤其是对党政主要领导的监督。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教育和支持,更离不开他们的监督。 领导和同事的监督最有发言权。 对 曹振家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领导,假如其领导和同事能够时刻对其提提醒、拉拉袖子,他也不会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楼盖起来,干部倒下去”的现实,不能不让我们对国家给领导干部所赋予的权力、义务和责任与他们依法享受的利益之间的均衡关系产生思考。 国家给予每一名领导干部和掌权者的权力,只能作为服务的标准和质量,并不能作为自身取财和发威的公器。 内部监督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