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原本内容摘要:
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 又以六體試之,課最者 以為 尚書 御史史書令史。 【顔注】 韋昭曰:「若今 尚書 蘭臺令史也。 」 臣瓚曰:「史書,今之太史書。 」 吏民上書,字或不正,輒舉劾。 」 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 【顔注】 師古曰 :「古文謂孔子壁中書。 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 篆書謂小篆,蓋秦始皇使程邈所作也。 隸書亦程邈所獻,主於徒隸,從簡 易 也。 繆篆謂其文屈曲纏繞,所以摹印章也。 蟲書謂為蟲鳥之形,所以書幡信也。 」 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 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至於衰世,是非無正,人用其私。 【顔注】 師古曰 :「各任私意而為 字。 」 故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今亡矣夫。 」 【顔注】 師古曰 :「 《論語》 載孔子之(書)〔言〕,謂文字有疑,則當闕而不說。 孔子自言,我初涉學,尚見闕文,今則皆無,任意改(治)〔作〕也。 」 蓋傷其 不正。 【顔注】 師古曰 :「 ,漸也。 」 [友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中華書局本 右下 無“又”字。 音 j236。 n, 同“ 浸 ”,《集韵侵韵》:“浸,浸淫渐渍,或作。 ” 漢書藝文志集解 六藝略小學類 第 22 頁 共 70 頁 《 史籀篇 》 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 《 蒼頡 》 七章者,秦 丞相李斯所作也; 《 爰歷 》 六章者,車府令趙高所作也; 《 博學 》 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 《 史籀 篇 》 ,而篆體復頗異,所謂秦篆者也。 是時始造隸書矣,起於官獄多事,苟趨省 易 , 【顔注】 師古曰 :「趨讀曰趣,謂趣向之也。 易 音弋豉反。 」 施之於徒隸也。 漢(書)〔興〕,閭里書師合 《 蒼頡 》 、 《 爰歷 》 、 《 博學 》 三篇,斷六十字以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為 《 蒼頡篇 》。 【顔注】 師古曰 :「并,合也,總合以為 《 蒼頡篇 》 也。 」 武帝時司馬相如作 《 凡將篇 》 ,無復字。 【顔注】 師古曰 :「復,重也,音扶目反。 後皆類此。 」 元帝時黃 門令史游作 《 急就篇 》 ,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 《 元尚篇 》 ,皆 《 蒼頡 》中正字也。 《 凡將 》 則頗有出矣。 至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各令記字於庭中。 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 《 訓纂篇 》 ,順續 《 蒼頡 》 ,又 易 《 蒼頡 》 中重復之字,凡八十九章。 臣復續揚雄作十(二)〔三〕章, 【顔注】 韋昭曰:「臣,班固自謂也。 作十三章,後人不別,疑在蒼頡下篇三十四章中。 」 凡一百二章,無復字,六藝群書所載略備矣。 《 蒼頡 》 多古字,俗師失其讀,宣帝時徵齊人能正讀者,張敞從受之,傳至外孫之子杜林,為作訓故,并列焉。 凡六藝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 ( 入三家,一百五十九篇;出重十一篇。 ) 漢書藝文志集解 六藝略序 第 23 頁 共 70 頁 [六藝略序] 六藝之文: 《 樂 》 以和神, 《 仁 》 之表也; 《 詩 》 以正言,義之用也; 《 禮 》 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 《 書 》 以廣聽,知之術也; 《 春秋 》 以斷事,信之符也。 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 《易》 為之原。 故曰「 《易》 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顔注】 蘇林曰:「不能見 《易》 意,則乾坤近於滅息也。 」 師古曰 :「此 《 上繫 》 之辭也。 幾,近也,音鉅依反。 」 言與天地為終始也。 至於五學,世有變改,猶五行之更用事焉。 【顔注】 師古曰 :「更,互也,音工衡反。 」 古之學者 耕且養 , 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 【顔注】 師古曰 :「畜讀曰蓄。 蓄,聚也。 《易 大畜卦 》 象辭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 三十而五經立也。 後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 【顔注】 師古曰 :「 《論語》 稱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言為學之道,務在多聞,疑則闕之,慎於言語,則少過也,故志引之。 」 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 【顔注】 師古曰 :「苟為僻碎之義,以避它人之攻難者,故為便辭巧說,以析破文字之形體也。 」 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 【顔注】 師古曰 :「言其煩妄也。 桓譚 《 新論 》 云秦近君能說 《 堯典 》 ,篇目兩字之說至十餘萬言,但說『曰若稽古』三萬言。 」 後進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安其所習,毀所不見, 【顔注】 師古曰 :「己所常習則保安之,未嘗所見者則妄毀誹。 」 終以自蔽。 此學者之大患也。 序六藝為九種。 漢書藝文志集解 諸子略儒家類 第 24 頁 共 70 頁 [诸子略 ] [儒家 類 ] 《 晏子 》 八篇。 ( 名嬰,諡平仲,相齊景公,孔子稱善與人交,有 《 列傳 》。 ) 【顔注】 師古曰 :「有 《 列傳 》 者,謂 《 太史公書 》。 」 《 子思 》 二十三篇。 ( 名伋,孔子孫,為魯繆公師。 ) 《 曾子 》 十八篇。 ( 名參,孔子弟子。 ) 《 漆雕子 》 十三篇。 ( 孔子弟子漆雕啟後。 ) 《 宓子 》 十六篇。 ( 名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 ) 【顔注】 師古曰 :「宓讀與伏同。 」 《 景子 》 三篇。 ( 說宓子語,似其弟子。 ) 《 世子 》 二十一篇。 ( 名碩,陳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 《 魏文侯 》 六篇。 《 李克 》 七篇。 ( 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 ) 《 公孫尼子 》 二十八篇。 ( 七十子之弟子。 ) 《 孟子 》 十一篇。 ( 名軻,鄒人,子思弟子, 有《列傳》。 ) 【顔注】 師古曰 :「 《 聖證論 》 云軻字子車,而此志無字,未詳其所得。 」 《 孫卿子 》 三十三篇。 ( 名況,趙人,為齊稷下 祭酒, 有《列傳》。 ) 【顔注】 師古曰 :「本曰荀卿,避宣帝諱,故曰孫。 」 《 羋子 》 十八篇。 ( 名嬰,齊人,七十子之後。 ) 【顔注】 師古曰 :「羋音弭。 」 [友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芊”。 音 mǐ。 《 內業 》 十五篇。 ( 不知作書者。 ) 《 周史六弢 》 六篇。 ( 惠、襄之間,或曰顯王時,或曰孔子問焉。 ) 【顔注】 師古曰 :「即今之 《 六韜 》 也,蓋言取天下及軍旅之事。 弢字與韜同也。 」 漢書藝文志集解 諸子略儒家類 第 25 頁 共 70 頁 《 周政 》 六篇。 ( 周時法度政教。 ) 《 周法 》 九篇。 ( 法天地,立百官。 ) 《 河間周制 》 十八篇。 ( 似河間獻王所述也。 ) 《 讕言 》 十(一)篇。 ( 不知作者,陳人君法度。 ) 【顔注】 如淳曰:「讕音粲爛。 」 師古曰 :「說者引 《 孔子家語 》 云孔穿所造,非也。 」 《 功議 》 四篇。 ( 不知作者,論功德事。 ) 《 甯越 》 一篇。 ( 中牟人,為周威王師。 ) 《 王孫子 》 一篇。 ( 一曰 《 巧心 》。 ) 《 公孫固 》 一篇。 ( 十八章。 齊閔王失國,(閒)〔問〕之,固因為陳古今成敗也。 ) 《 李氏春秋 》 二篇。 《 羊子 》 四篇。 ( 百章。 故秦博士。 ) 《 董子 》 一篇。 ( 名無心,難墨子。 ) 《 (侯)〔俟〕子 》 一篇。 【顔注】 李奇曰:「或作 《 侔子 》。 」 漢書藝文志集解 諸子略儒家類 第 26 頁 共 70 頁 《 徐子 》 四十二篇。 ( 宋外黃人。 ) 《 魯仲連子 》 十四 篇。 ( 有《列傳》。 ) 《 平原君 》 七篇。 ( 朱建也。 ) 《 虞氏春秋 》 十五篇。 ( 虞卿也。 ) 《 高祖傳 》 十三篇。 ( 高祖與大臣述古語及詔策也。 ) 《 陸賈 》 二十三篇。 《 劉敬 》 三篇。 《 孝文傳 》 十一篇。 ( 文帝所稱及詔策。 ) 《 賈山 》 八篇。 《 太常蓼侯孔臧 》 十篇。 ( 父聚,高祖時以功臣封,臧嗣爵。 ) 《 賈誼 》 五十八篇。 河間獻王 《 對上下三雍宮 》 三篇。 《 董仲舒 》 百二十三篇。 《 兒寬 》 九篇。 《 公孫弘 》 十篇。 《 終軍 》 八篇。 《 吾丘壽王 》 六篇。 《 虞丘說 》 一篇。 ( 難孫卿也。 ) 《 莊助 》 四篇。 《 臣彭 》 四篇。 《 鉤盾冗從李步昌 》 八篇。 ( 宣帝時數言事。 ) 《 儒家言 》 十八篇。 ( 不知作者。 ) 桓寬 《 鹽鐵論 》 六十篇。 【顔注】 師古曰 :「寬字次公,汝南人也。 孝昭帝時,丞相御史與諸賢良文學論鹽鐵事,寬撰次之。 」 漢書藝文志集解 諸子略儒家類 第 27 頁 共 70 頁 劉向所序六十七篇。 (《 新序 》 、 《 說苑 》 、 《 世說 》 、 《 列女傳頌圖 》 也。 ) 揚雄所序三十八篇。 (《 太玄 》 十九, 《 法言 》 十三, 《 樂 》 四, 《 箴 》 二。 ) 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 入揚雄一家〔三〕十八篇。 【 儒家類序 】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 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 【顔注】 師古曰 :「祖,始也。 述,修也。 憲,法也。 章,明也。 宗,尊也。 言以堯舜為本始而遵修之,以文王、武王為明法,又師尊仲尼之道。 」 於道最為高。 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 」 【顔注】 師古曰 :「 《論語》 載孔子之言也。 言於人有所稱譽者,輒試以事,取其實效也。 譽音弋於反。 」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 【顔注】 師古曰 :「辟讀曰僻。 」 苟以譁眾取寵。 【顔注】 師古曰 :「譁,諠也。 寵,尊也。 譁音呼華反。 」 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 衰, 此辟儒之患。 【顔注】 師古曰 :「 ,漸也。 辟讀曰僻。 」 漢書藝文志集解 諸子略道家類 第 28 頁 共 70 頁 [道家 類 ] 《 伊尹 》 五十一篇。 ( 湯相。 ) 《 太公 》 二百三十七篇。 ( 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 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 ) 【顔注】 師古曰 :「父讀曰甫也。 」 《 謀 》 八十一篇, 《 言 》 七十一篇, 《 兵 》 八十五篇。 [友按]局本中,上段紧接《太公》條。 《 辛甲 》 二十九篇。 ( 紂臣,七十五諫而去,周封之。 ) 《 鬻子 》 二十二篇。 ( 名熊,為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為楚祖。 ) 【顔注】 師古曰 :「鬻音弋六反。 」 《 筦子 》 八十六篇。 ( 名夷吾,相齊桓公,九合 諸侯,不以兵車也, 有《列傳》。 ) 【顔注】 師古曰 :「筦讀與管同。 」 《 老子鄰氏經傳 》 四篇。 ( 姓李,名耳,鄰氏傳其學。 ) 《 老子傅氏經說 》 三十七篇。 ( 述老子學。 ) 《 老子徐氏經說 》 六篇。 ( 字少季,臨淮人,傳 《 老子 》)。 劉向 《 說老子 》 四篇。 《 文子 》 九篇。 ( 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似依託者也。 ) 《 蜎子 》 十三篇。 ( 名淵,楚人,老子弟子。 ) 【顔注】 師古曰 :「蜎,姓也。 音一元反。 」 漢書藝文志集解 諸子略道家類 第 29 頁 共 70 頁 《 關尹子 》 九篇。 ( 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 ) 《 莊子 》 五十二篇。 ( 名周,宋人。 ) 《 列子 》 八篇。 ( 名 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 ) 《 老成子 》 十八篇。 《 長盧子 》 九篇。 ( 〔楚人〕。 ) 《 王狄子 》 一篇。 《 公子牟 》 四篇。 ( 魏之公子也,先莊子,莊子稱之。 ) 《 田子 》 二十五篇。 ( 名駢,齊人,游稷下,號天口駢。 ) 【顔注】 師古曰 :「駢音步田反。 」 《 老萊子 》 十六篇。 ( 楚人,與孔子同時。 ) 《 黔婁子 》 四篇。 ( 齊隱士,守道不詘,威王下之。 ) 【顔注】 師古曰 :「黔音其炎反。 下音胡稼反。 」 《 宮孫子 》 二篇。 【顔注】 師古曰 :「宮孫,姓也,不知名。 」 《 鶡冠子 》 一篇。 ( 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 ) 【顔注】 師古曰 :「以鶡 鳥羽為冠。 」 《 周訓 》 十四篇。 【顔注】 師古曰 :「劉向 《别錄》 云人間小書,其言俗薄。 」 漢書藝文志集解 諸子略道家類 第 30 頁 共 70 頁 《 黃帝四經 》 四篇。 《 黃帝銘 》 六篇。 《 黃帝君臣 》 十篇。 ( 起六國時,與老子相似也。 ) 《 雜黃帝。汉书艺文志原本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江苏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壮乐章。 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1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 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1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 宽容,是一种豁达
汇丰银行的crm实施
如果客户的这个指标一直很高,那么他的交易成本就比较低,换言之,这个客户能够带来较多的利润。 • 业务来往的时间 ——反映客户忠诚度的参数,与客户和 HSBC 保持业务来往的时间成正比。 • 推荐记录 ——指由于现有的客户的推荐而得到的新客户的人数记录。 这个指标反映了客户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向他 /她的朋友推荐 HSBC。 现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客 户利润率分组: 1. 高利润率客户
水质工程学(排水部分)考试复习资料
O2/(gMLSS*h).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污泥膨胀)(污泥解体)(污泥腐化)(污泥上浮)(泡沫问题)(异常生物相)。 污泥膨胀 : 原因 : 1)碳水化合物高或可溶性有机物多; 2)腐化或早期消化的废水,硫 化氢含量高; 3) N,P 含量不平衡的;4)含有有毒物质。 5)高 PH 或低; 6)缺乏些微量元素; 7)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太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