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讲义内容摘要:
多子多福、因果报应、郎才女貌、鬼神信仰、祖先崇拜等;二形式,如作品结构方式,有一些惯用套路,一般是单线索展开,很多故事情节是 “三段式 ”的,如三次考验,三次历险,三道难题。 有的是环环相扣。 一般是单线结构。 语言风格方面,都通俗易懂,简洁生动,套语:从前哪,老时候,有一个人, 张三李四啦。 民间文学和一般文学一样,其内容和形式一方面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发展,同时又总有一些比较稳定的因素世代传承下来。 “万变不离其宗 ”,有所变,有所不变,从而在发展中保持着自己的固有特征,成为有别于 —般文学的特殊品种。 按照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社会生活的变化,首先反映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内容是最活跃的因素,变革较快,而艺术形式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变革较慢。 新内容出现后,不能立刻获得完美的新形式,要在利用旧形式、改造旧形式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出新的形式来,从而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民 间文学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 一些常见的体裁、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格式,在人们口头世代相传沿袭长久。 为什么民间形式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呢 ? 首先是因为这些形式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锤炼,在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上具有很大优越性。 其次是这些形式和口头性紧密关联着,口头性造成了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上的一系列特征,由于民间文学至今仍然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存在发展着,因而这些特征也就自然保持了下来。 此外,长期接受民间文艺影响的广大民众,喜爱民间文学的传统形式和风格,已成为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促成了民 间文学的传承性。 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也不是停滞不前、一成不变的。 不断变革的新的思想生活内容有力地推动着艺术形式的变革。 只是这种变革较为缓慢罢了。 随着社会历史的前进,有些体裁在消亡,如神话和神怪故事,就因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而衰落了。 有些表现手法,如 “五更调 ”之类,也由与之相关联的社会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被人们抛弃了。 推陈出新,是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学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民间文学的书面传承性: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有许多民间文学由于时代的久远而失传。 历代有一些文入学士把当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作 品记录下来或适当加工,或以民间形式创作,然后又传播到群众中去。 如《山海经》、《淮南子》、《搜神记》以及许多笔记小说中记录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是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 至于少数民族文学来自宗教典籍及巫书的更多。 如纳西族的《东巴经》、傣族的《贝叶经》等经书中记录的史诗、叙事诗以及传说故事,都极其丰富、完整,很有文学性。 此外,象《敦煌变文》、《敦煌曲子词》以及许多鼓词、弹词都有文字记载。 像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这样巨型的史诗,在四川有木刻本、手抄本。 四川大足石刻是久负盛中华汉语学习网 . 100hanyu. 官方总站 :圣才学习网 . 100xuexi. 中华汉语学习网 . 100hanyu. 官方总站 :圣才学习网 . 100xuexi. 名、享誉中外的艺术珍品。 除民间口头流传着不少有关 石刻的故事外,还有关于 “千手观音 ”、“十二园觉 ”等木刻本、手抄本,有的根本不是佛经故事,完全是人民根据石刻的造像附会而成的。 可见民间文学的书面传承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社会主义时期,随着广播、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现代化传播工具的普及和全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承性更会发生变化。 毫无疑问,它将大大减弱,而书面创作和书面传承会大大加强。 但口头传承性仍不会消失。 歌谣: “论文凭没文凭,论水平没水平,论年纪已不轻,论关系官照升。 ” 五 、集体性(群体性) 这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相对 于作家文学,这是最具有区别性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为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在集体中流传,为集体所有。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只能从民间文学的创作过程和流传达程中加以考察。 ” 首先看民间文学的创作过程。 原始社会情况。 这种集体创作特点,尽管在关于汉族远古时期生活的文献记载中不多见,但在关于其它兄弟民族原始社会生活的记录当中却显而易见。 例如,十七世纪清代学者关于 台湾 高山族各原始公社的记载资料就充分证明了集体性在古代口头创作中的广泛存在。 当时,他们约有二百多个以部落为单位的社,基本上处于原始狩猎后期和农耕初期。 从记录的大量歌谣可以看出,集体捕鹿是他们当时的主要生产。 人们集体出猎,集体分食,集体会宴,集体歌舞。 调查报告 中记载他们的口头歌谣活动是 “挽手合围,歌唱跳舞 ”, “齐声歌呼 ”, “冬春捕鹿采薪,群歌相和 ”; “未婚时男女歌唱相合 (和 )”, “歌无常曲,就见 (现 )在景作 曼声,一人歌,群拍手而和, ……” 男女老幼总是一唱百和,反复不倦,日夕不绝。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当中,解放前处于原始公社后期的歌谣也都同样有这种集体性特点。 可见,远古时期或近代某些原始部落的口头文学,还没有什么个人创作特点。 那些作品的较单纯的内容都服从部落的集体需要,作品的思想和感情也必然地是整个部落的集体观念、共同感情的艺术概括。 这种艺术活动方式只能是集体创作。 这种状况在世界上现有的原始部落,如大洋洲、非洲的某些原始部落中也都可以看到。 象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介绍的大洋洲拿林奕里人集体反复咏唱一支只有一句歌 词的短歌,就是集体创作的典型例证。 进入阶级社会的新情况: “在整个阶级社会里,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而专业艺人的存在只是民间创作集体性的补充和发展。 也可以说,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民间专业艺人的独创性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与前阶级社会的全民的集体性相比较,这种集体性特点显然是一个较大的发展。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人民的文化程度全面提高以后的情况。 “因为群众中用文字进行的书面创作,从写作到传播,都和作家文学的特点一致起来,它们已经不再具有民间文学集体性特征,基本上已经不属于民间文学 范围了。 它们标志着社会主义时期作家书面创作的群众性的不断扩大,并不意味着民间口头文学集体性的缩小。 相反,在原来口头创作基础上发展下来的民间文学集体性仍然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集体性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广泛意义。 例如,近十年来在全国人民中广为流传的新民间笑话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作品的三种形成方式: 集体活动场合,如劳动歌谣、民歌、故事; 个人完成雏形,其后在流传中加工和再创作。 这样形成的民间作品应占大多数; 先由个人(民间歌手、民间故事家、民间曲 艺家等)完成并且有明确的传承线索,主要指民间艺人的创作情况。 “劳动人民往往在一定的集体场合,如集体生产或集体生活场合,进行你一句我一句的中华汉语学习网 . 100hanyu. 官方总站 :圣才学习网 . 100xuexi. 中华汉语学习网 . 100hanyu. 官方总站 :圣才学习网 . 100xuexi. 集体创作。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如,劳动歌谣;战歌和猎歌;仪歌;谚语和短小的故事、说唱。 “另有一种,则是采取集体分工方式,有的人先编出了故事梗概,另有别人添枝加叶,还有人把它改成韵文体的唱词,又有人给它配上曲调;这样就构成了民间传说、故事或民间说唱、小戏等作品。 象安微涡河西岸流传的民间鼓词《牛丙起反》等捻军起义的段子,就是一百多年前一些擅长口头艺术的农民,根据清代 咸丰、同治年间当地农民起义的时事编了故事、唱词和曲调流传下来的。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还有一种是群众中的某个人或把前人的口头艺术继承下来,加以发展,或把群众中断片的素材及许多口头作品集中起来加以综合、概括,形成完整的口头艺术成品,传给群众,流布开去。 象民间说书艺人的一些长篇名著《说岳》、《武松》、《杨家将》等,都是这种方式创作成功的。 这种方式尽管已经带有比较明显的个人创作意识,但是,由于民间艺人在生活、思想和艺术等方面与广大人民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血肉联系,所以这些创作仍然显示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在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民间口头艺术家的演唱或讲述。 这个重要环节中的集体性是如何表现的呢。 应当说明,了解民间艺人的口头文学活动所表现的集体性特征,是很重要的。 因为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流传在民间艺人之口与广大群众之耳中间,不了解那些有才能、有影响的说唱表演者的活动,不对他们的演唱特点作出科学分析就无法了解民间艺人的艺术创造与集体性的关系。 从民间艺人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我们看到他们的创作常常是在听众的影响下不断加工、修改而成的。 有关陕北农村著名的说书盲诗人韩起样 演唱活动的调查,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种特点。 他所创作的口头作品,最初 “一般都是比较简单、草率的,可以说是草稿。 在演唱过程中,照听众的意见逐渐增删、修改。 一次、两次、三次,到听众没有多少意见了,才不大改动。 但实际上,还是不断地在修改着,永远没有所谓 „定稿 ‟。 …… 因为不断地吸收群众的意见,可以说是群众的集体创作 ”(林山《盲诗人韩起祥》,见钟敬文编《民间文艺新论集》) 著名长篇扬州评话《武十回》的编写者、评话艺人王少堂在《整理扬州评话 “武松 ”的经验》(《曲艺》一九六 0 年七、八月号。 )说: “这里边不知有多少人花了多少心 血,它是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丰富的结果。 ” 第一点,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体现在它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 由于它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其著作权不属于个人而属于集体,便构成了所谓 “匿名性 ”。 这是由集体性派生而出的一种外部标志。 第二点,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体现在其内容上,反映着特点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 河北省某地流传的 “状元杀和尚 ”的故事。 “修小桥为母行孝,杀和尚替父雪耻。 ” 第三点,民间文学集中体现了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集体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的意义: 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对 我们理解民间文学的特殊本质具有理要意义。 民间文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民间文学的巨大生命力,都必须联系集体性方能求得科学的认识。 由于它是劳动人民自己集体创作的成果,直接而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他们的爱憎情感和道德观念、他们的理想愿望和人生哲学等,因而具有直接的人民性。 由于它所表达的是活动于广大时间空间范围之内的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所以它是研究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一个 国家 、一个民族或一个地方的民众心理状态的生动材料。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的各特征之间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绝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 我们应当对这种联系性有所了解。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集体性与口头性这两个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与流传起着主导的支配作用。 变异性与传承性这两个特征,也都是从集体性、中华汉语学习网 . 100hanyu. 官方总站 :圣才学习网 . 100xuexi. 中华汉语学习网 . 100hanyu. 官方总站 :圣才学习网 . 100xuexi. 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 民间文学的变异与传承特征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 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等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识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 民间文学还有一个综合的特性:立体 性。 这是在民间文学的调查搜集实践与研究工作的实践中提出来的。 本书作者段宝林 1981 首先提出了立体性的概念。 当时分为六点,论述如下: 一、民间文学同作家书面文学不同,它不只有一种定本在流传而是有许多异文在流变。 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的口中,民间文学作品都会发生变化,出现许多异文,越是流传广泛,流传时间越长异文也越多。 例子:孟姜女传说从古至今在国各地有多少异文是很难统计的。 “灰姑娘 ”的故事在世界各地的异文也是成百上千的。 在众多的异文中,每一个异文只是构成作品的一个侧面,所有侧面的总和形成一个立体。 所以如 果不掌握众多的异文是不能认识民间文学的 “庐山真面 ”的。 以为只要选出一种 “最好的 ”本子就能代表这个作品,而忽视其他的异文,就往往发生谬误。 胡适在谈到歌谣比较研究的必要时谈到了这一点,他说: “北京附近的歌谣《蒲棂子车》有五种异文,有的主题清楚,有的不太清楚,但如只看一首则都不完整,及至会发生误解,把一个女子回娘家受气而不满的歌谣, “看成一个赶车男子回家受气的诗。 ” 《日本昔话通观》在故事的编排上就照顾到各种异文。 先选一篇最完整的异文作为正文,然后将各种不同的说法作为附注放在后面,有的故事甚至有七、八十个附注, 即列有七、八十个异文摘要。 这样作照顾到民间故事的立体性,是比较科学的。 清代社文澜《古谣谚》的 “凡例 ”即明确了列注异文的必要性,他说: “谣谚之词,诸书并载而大同小异者,则以一书为主,而注列异文。 ”“一书叠见,则以初见者为主,而再三见者,注其异同 ”。 书中确是这样作了,罗列了异文,也就照顾到了立体性。 明代冯梦龙记苏州山歌,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故事传说,也都注意记录异文。 二、民间文学的表演性使它形成多面的立体。 民间文学不只是单纯的语言艺术,而往往是既有 音乐 又有舞蹈,又有表情又有说的和动作的带有综合性的艺术。 这就同只是语言艺术的书面文学大不一样了。 它有说有唱,有表情有动作,其艺术手。民间文学讲义
相关推荐
份,由监理机构填写。 承包人签字后,承包人、 监理机构 、发包人、设代机构各 1 份。 JL19 费 用 索 赔审 核表 (郑国 [ 2020 ]索赔审 号) 合同名称: 合同编号: 致:(承包人) 根据 有关规定和施工合同约定,你方提出的索赔申请报告 ( 飞龙 [2020]赔报 号) ,索赔金额(大写) (小写 ),经我方审核: 不同意此项索赔 同意此项索赔,核准索赔金额为 (大写) (小写
行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 4 投标范围 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补充、初步设计、招标设计、施工图阶段的勘测设计及设计单位已有资质承揽的工程建设所需的专题、专项报告(不含特殊材料试验和水工模型试验研究)等。 5 招标时间表 发售招标文件时间: 2020 年 10 月 27 日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每天上午 9: 00 时至 12: 00 时(北京时间,下同),下午 3: 00
《文件发放审批记录表》 《文件更改记录》 《文件、记录、借阅、复印登记表》 德信诚 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 好学习社区 TSGZ7003 程序 文件目录 第一章 文件控制 程序 第二章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第三章 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第四章 检验实施过程控制程序 第五章 作业工艺控制程序文件 第六章 人员管理及培训控制程序 第七章 不规范检验控制程序 第八章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第九章
功能 报警,灯启动,巡检,灯闪动 有火情,火警信号输出 感温探测器 功能 报警,灯启动,巡检,灯闪动 有火情,火 警信号输出 紧急启停按钮 牢固,不松,不斜 启动按钮,火警信号输 出 手自动转换开关 牢固,不松,不斜 开关转到“自动”一段时间,“自动”灯亮,“手动”灭;开关转到“手 动”一段
标委员会确认属实的; ( 5)经查实,投标供应商在本次采购活动中 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7. 投标有效期 自开标之日起 90天内投标应保持投标有效。 特殊情况下,在原投标有效期截止前, 招标人 可与投标供应商协商延长投标有效期,这种要求和答复均以书面形式进行。 投标供应商可拒绝接受延期要求,而不会导致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供应商不得修改投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