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任务分解表内容摘要:

( 3) 市文广新局( 3) 市编委办( 1) 市工商局( 2) 团市委( 3) 市妇联( 3) 16 市关工委( 3) 市文明办( 3) Ⅲ 31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并形成制度; 2)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3)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 读活动。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或标准1)、 3)为 B;其余情形为 C。 1)材料审核、听取汇报 2) 3)材料审核、听取汇报、问卷调查 市委宣传部 市委宣传部( 1) 市文广新局( 3) 市教育局( 3) 市总工会( 2) 团市委( 3) 市妇联( 3) 市文联( 3) 市文明办( 3) Ⅱ 11 国民教育 Ⅲ 32 人均教育经费支出 > 420(元) > 165(元) ≤ 165(元) 材料审核 各区政府 各区政府、市教育局、市财 政局 Ⅰ 4 健 康 向 上 的 Ⅱ 11 国民教育 Ⅲ 3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按照国家办学标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 2)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有具体的扶持弱校的措施; 3)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管理。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或标准 1)、3)为 B;其余情形为 C。 材料审核 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 3) 市纠风办( 3) 17 人 文 环 境 Ⅲ 34 学校管理 1)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政府部门定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建立学校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3)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中小学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兼职教师; 4)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长效机制和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 5)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在校每天 1 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符合上述 5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 4)、 5)或标准 1)、 2)、 3)、 5)为 B;仅符合标准 1)、 2)、 5)为 C;其余情形为 C。 1) 2) 4)材料审核 3) 5)实地考察 市教育局 各区政府( 5) 市教育局 ( 5) 市监察局( 1) 市物价局( 1) 市卫生局( 2) 市纠风办( 1) Ⅱ 12 文体活动与文体设施 Ⅲ 35 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 > 60% > 50% ≤ 50% 问卷调查 市体育局 市体育局、市文广新 局 Ⅲ 36 体育设施与体育活动 1)市、区各级政府组织的综合性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含5 项以上),每年 1 次以上;市、区各级政府组织的单项型体育活动市级每年 5 次以上,区级每年 3 次以上; 2)建立市、区、街道各级体育组织并经常开展活动,每千人拥有 3 个社会体育指导员; 材料审核 市体育局 各区政府( 5) 18 3)每个街道拥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 5 个以上; 4)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 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符合标准 5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 3)、 5)为 B;其余情形为 C。 市体育局( 5) 注:①Ⅲ 35 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指:每周参加文体活动(包括体育锻炼) 3 次以上、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人数(含在校学生)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 由于该项测评内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数据,所以该项测评内容以问卷调查中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占问卷样本总数的比例来计算。 19 Ⅰ 4 健 康 向 上 的 人 文 环 境 Ⅱ 12 文体活动与文体设施 Ⅲ 37 公共图书馆 1)市辖区域内有面向社会的二级以上图书馆,馆内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 2)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 3)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覆盖率 100%。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或标准 1)、3)为 B;其余情形为 C。 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市文广新局 各区政府( 3) 市文广新局( 3) Ⅲ 38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场所 1)市(或市辖区域内) 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为一级馆;所属各区文化馆 100%达到三级馆以上标准,其中60%以上为二级馆; 2)市(或市辖区域内)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为二级馆,所属各区文 化馆 90%达到三级馆以上标准,其中 40%以上为二级馆; 3) 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建立并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员进社区、包片辅导制度; 4)每个街道都有综合性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坚持长期向社区居民开放,正常开展活动。 符合标准 1)、 3)、 4)为 A;符合标准 2)、 3)、 4)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 3)材料审核 4)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市文广新局 各区政府( 4) 市文广新局( 4) 市体育局( 4) 市规划局( 4) Ⅲ 39 国家档案馆 1)市档案馆为国家二级以上档案馆; 2)所属各区档案馆 30%为国家二级以上档案馆。 符合上述 2 项标准为 A;符合 1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材料审核 市档案局 各区政府( 2) 市档案局( 2) 20 Ⅲ 40 文化遗产保护 1)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有效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规定; 2)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代表性传承人; 3)文化遗产定期维护,保存完好率≥ 95%。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材料审核3) 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市文广新局 各区政府( 3) 市文广新局( 3) 注: ① Ⅲ 37 公共图书馆的标准 3)中的乡镇指:建成区范围内的乡镇。 ②Ⅲ 40 文化遗产保护标准 1)中的“五纳入”指: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21 Ⅰ 4 健 康 向 上 的 人 文 环 境 Ⅱ 13 科学普及 Ⅲ 41 科普设施、科普队伍 1)市辖区域内有综合性科技活动场所或科普场馆; 2)≥ 80%的街道、乡镇有科普活动场所,经常开展活动; 3)定期开展全市性科普志愿者活动。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实地考察3)材料审核 市科技局 各区政府( 2) 科技局( 3) 市科协( 3) 团市委( 3) Ⅲ 42 科普宣传、科普活动 1)主要新闻媒体设有科普宣传栏目、节目; 2)市政府网站设有科普网页; 3)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举办全市性科普教育活动≥ 3 次 /年,确保科普活动经费。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材料审核、网络调查 2)网络调查 3)材料审核 市科技局 市科技局( 3) 市信息产业局( 2) 市科协( 3) 市社科联( 3) 佛山传媒集团( 1) Ⅱ 14 市民文明行为 Ⅲ 43 公共场所道德 1)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 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秩序良好,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现象。 随机抽查 3 处。 3 处均符合标准为 A; 2 处符合标准为 B; 1 处符合标准为 C; 3 处均不符合标准为 C。 实地考察 市文明办 市、区文明办( 3) 市爱卫办( 2) 各公共场所主管单位( 3) 22 Ⅲ 44 市民交通行为 1)交通遵章率达标; 2)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 3)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2) 3)实地考察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2) 市文明办( 3) 市交通局( 3) 注: ① Ⅲ 42 科普宣传、科普活动的标准 3)中的确保科普活动经费指:科普专项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并明显高于同等地区的平均水平,老少边穷地区最低不能低于人均 元(年科普工作经费不得少于 8 万元);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重大主题科普活动另有专项财政经费保障。 ② Ⅲ 44 市民交通行为的标准 1)指: ( 1)主干道机动车遵章率> 96%;( 2)主干道非机动车遵章率> 85%;( 3)主干道行人遵章率> 80%;( 4)主干道违章停车率≤ 2 辆 /5 公里。 以上四项测评数据由各城市公安局提供,测评组根据测评要求抽查验证。 Ⅰ 4 健 康 向 上 的 人 文 环 境 Ⅱ 14 市民文明行为 Ⅲ 45 公共设施维护 1)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窨井等公共设施得到精心保护,无人为弄脏、损坏现象; 2)公共设施功能完好,能正常使用。 随机抽查 3 处。 3 处均符合标准为 A; 2 处符合标准为 B; 1 处符合标准为 C; 3 处均不符合标准为 C。 实地考察 市公用事业局 各区政府( 2) 市公用事业局( 2) 市公安局( 1) 市邮政局( 2) 佛山电信( 2) 各公共设施主管单位( 2) Ⅲ 46 人际 关系 1)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2)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3)孤、老、残、弱者得到志愿服务; 4)家庭关系和睦,单位劳动关系和谐,社区人际关系融洽。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3 项标准为 B;其 余情形为 C。 1) 2) 3)实地考察 4)材料审核、问卷调查 市文明办 市、区文明办( 4)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4) 市交通局( 1) 市教育局( 1) 市民政局( 4) 市总工会( 4) 团市委( 3) 市妇联( 4) 23 Ⅱ 15 社会道德风尚 Ⅲ 47 见义勇为 1)鼓励市民见义勇为,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利益; 2)宣传表彰见义勇为的先进个人与集体; 3)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 的赞同与支持率≥ 90%; 4)无造成恶劣影响的见死不救事件。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 4)为 B;标准 3)≤ 50%为 C;其余情形为 C。 1) 2) 4)材料审核 3)问卷调查 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 4) Ⅲ 48 慈善捐助 1)有专门的慈善捐助机构(包括慈善超市和接收捐助站点),专款专用; 2)有经常性的社会捐赠活动,特殊困难人群普遍得到救助; 3)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救灾捐赠和 慈善捐助活动,形成机制。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实地考察 2)3)材料审核 市民政局 各区政府( 2) 市民政局( 3) 市总工会( 3) 市残联( 2) 市红十字会( 3) Ⅲ 49 志愿者组织和机制 1)建立由文明办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志愿者服务领导机构和专门工作机构; 2)建立市民广泛参与的各类志愿者组织; 3)建立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 ≥ 10%; 4) 制定鼓励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政策措施,宣传表彰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