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荷载试验检测方案内容摘要:

测点 示意 图 说明:“━”为混凝土纵向应变测点,“↑”为扰度测点 ,“ ”为加速度测点。 南充市栖乐桥试验检测方案 第 7 页 共 8 页 图 62 J2测试 截面 应变 测点 示意 图 说明:“━” 为混凝土纵向应变测点 七 、 试验荷载 (一) 控制荷载 按照 城市 - B级 +人群荷载 的 设计荷载,对测试截面进行纵向最不利布载 , 并依据相关规范规定计入汽车冲击系数,计算 设计 荷载作用下 测试 截面的最大内力(弯矩),作为试验加载的 控制内 力。 具体结果待计算分析后 给 出。 (二) 试验荷载 以设计荷载所产生的最大内力作为加载控制值, 按荷载等效原则(即 测试 截面控制内力等效)进行布载,并使试验荷载效率系数  达到 检测规程的规定值。 加载试验前,对所有加载车辆均要进行过磅称重,根据加载车辆的实际称重结果对车辆进行编组,确定各加载工况车辆的加载位置,以保证试验荷载效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 加载 车辆 拟采用三轴重车作为加载车辆,加载车辆参数见图 7 及表 2。 待 进行详细的结构有限元 计算分析后 提供所需的车辆数量及轴重数据。 图 7 三 轴加载车示意图 表 2 加载车辆规格、数量要求 车辆 规格 用车量 (台) 前 中轴距 a(m) 中 后轴距 b(m) 总重 t (含自重 ) 前轴重 t 中 后轴重 t 后轴距车尾距离 (m) 横向轮距 (m) 三轴车 计算后 提供 ~ 计算后 提供 计算后 提供 计算后 提供 b a 南充市栖乐桥试验检测方案 第 8 页 共 8 页 八 、 加载工况 (一)静载试验 工况 工况 1: J1截面最大 正 弯矩 偏左侧加载 ; 工 况 2: J1截面最大 正 弯矩 偏右侧加载 ; 工况 3: J1截面最大 正 弯矩 横向对称加载 ; 工况 4: J2截面最大 负 弯矩 偏左侧加载 ; 工况 5: J2截面最大 负 弯矩 偏右侧加载 ; 工况 6: J3截面最大 正 弯矩 偏左侧加载 ; 工况 7: J3截面最大 正 弯矩 偏右侧加载 ; 工况 8: J3截面最大 正 弯矩 横向对称加载。 各加载工况的车辆纵向位置待进行详细有限元分析算后提供,加载车辆的横向位置见图 8。 图 81 截面偏载工况车辆横向布置 图 82 截面正载工况车辆横向布置 (二)动力荷载试验 工况 ( 1) 跑车 试验:试验车辆以 10~ 50km/h 的车速通过桥梁 (最高车速视现场情况确定); ( 2) 刹车试验 : 试验车辆以 30km/h 的车速 J J3 截面刹车; ( 3) 跳车试验:试验车辆在 J J3 截面 跳车 ; ( 4)脉动试验。 南充市栖乐桥试验检测方案 第 9 页 共 8 页 (三) 加载步骤 为保证安全,采用分级加载逐步达到控制荷载,具体如下: ( 1) 每个加载工况分 2~ 3 级加载; ( 2) 对同一控制截面先进行偏载工况,后进行正载工况; ( 3) 为控制时间,尽量减少温度漂移的影响,卸载不进行分级。 (四) 荷载试验加载控制 为保证加载安全,试验过程中应随时将实测值与计算值、规范允许值进行比较,及时掌握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并根 据事先确定的终止试验条件对加载过程进行控制。 加载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时考虑终止加载,或暂停加载待查明原因后再恢复试验。 ( 1) 加载过程中,控制部位的实测值超理论值较多; ( 2) 控制部位的实测值超规范限值; ( 3) 桥梁出现异常现象,并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 4) 加载过程中,超过规范允许宽度的裂缝增多,对结构的寿命可能造成明显影响时; ( 5) 桥梁出现其它危险状态。 (五) 安全措施 ( 1) 各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测试人员要随时监测结构的响应情况; ( 2) 在荷载试验期间,检测人员如发现数据或结构异常(如开裂、异响等),要及时向试验指挥汇报,并暂时停 止加载,待查明原因后再确定是否继续进行试验; ( 3) 工作人员按有关安全作业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 ( 4) 荷载试验加载期间,不允许其他车辆通过桥梁,原则上不允许非工作人员通行(特殊情况除外); ( 5) 做好现场的协调和沟通工作,确保供电和照明设备的正常工作。 九、需要业主方配合完成的工作 ( 1) 荷载试验时 试验现场 的 交通管制。 ( 2) 目前桥下堆积施工留下的填土, 为便于在测试截面搭设支架, 业主方 需安排人员 开挖 3 个 测试截面处的 桥下 填土,保证开挖后测试截面 的 桥下填土距离箱梁底面 高度约 ,每个测试截面处顺桥向的开挖长度不小于 3 米。 南充市栖乐桥试验检测方案 附图 1 桥梁 立 面示意图 南充市栖乐桥试验检测方案 附图 2 桥梁 平 面示意图 南充市栖乐桥试验检测方案 附图 3 桥梁 标准横断面 示意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