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语文复习:滚动测试卷(四)内容摘要:

益清 , 亭亭净 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 花之富贵者也;莲 ,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 宜乎众矣。 2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 ) (1)可爱者甚 蕃. ________ (2)濯. 清涟而不妖 ________ (3)亭亭净 植. ________ (4)陶后 鲜. 有闻 ________ 26.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 华章文化 word 版习题 (编辑部) 02787778916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2)牡丹之爱 , 宜乎众矣。 译文: 27. “ 独爱莲 ”“ 独爱菊 ” 中的两个 “ 独 ” 字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2 分 ) 28. 作者描写莲花 , 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 , 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 ) 29. 本文赞扬莲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 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 ,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我们在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 “ 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 , 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2 分 ) 四、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31 分 ) (十一 )(2020绥化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 , 回答后面的题目。 (11 分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 解衣欲睡 , 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乙】然杭人游湖 , 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 ① 翠之工 , 山岚设色 ② 之妙 , 皆在朝日始出 , 夕舂 (chōng)③ 未下 , 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 , 花 态柳情 , 山容水意 , 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 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 【注】 ① 染:染成。 ② 设色:涂色 , 这里可译为 “ 笼上暮色 ”。 ③ 夕舂:夕阳。 30. 下列加点字与 “ 止午、未、申三时 ” 中的 “ 止 ”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 A. 小惠未 徧. , 民弗从也 B. 便 要. 还家 , 设酒杀鸡作食 C. 皆 被. 绮绣 D. 人 恒. 过然后能改 31. 翻译下列语句。 (4 分 )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湖光染翠之工 , 山岚设色之妙 , 皆在朝日始出 , 夕舂未下。 32. 请品析甲文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 一句的妙处。 (2分 ) 33. 同是借月抒情 , 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 对你 华章文化 word 版习题 (编辑部) 02787778916 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3 分 ) (十二 )(2020预测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 , 回答后面的题目。 (10 分 )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 , 两岸连山 ,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 有时朝发白帝 , 暮到江陵 , 其间千二百里 ,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 绝巘多生怪柏 , 悬泉瀑布 , 飞漱其间 ,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 【乙】二十三日 , 过巫山凝真观 , 谒妙用真人祠 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 , 峰峦上入霄汉 , 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 ② 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 , 惟 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 是日 , 天宇晴霁 , 四顾无纤翳 ③ ,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 , 如鸾鹤翔舞徘徊 , 久之不散 , 亦可异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