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内容摘要:

字,正确地理解 “ 荡涤 ”“ 灌溉 ”“ 磅礴 ”“ 烙印 ” 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二、 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三、 体会歌词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法预设 读、思、悟、议 导学过程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下,灵活运用独立自学、合作互帮探究等策略,达成目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 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 2. 放录音。 《长江之歌 )歌词豪放,歌 第 15 页 共 94 页 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 检查预习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 1) 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 2) 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 “ 雪山 ” 在祖国的最西部, “ 东海 ” 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 3) 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 4) 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 哺育各族儿女 ” :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 “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 :这里又把长江拟 学生自由读课文。 小组讨论并交流。 在教师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 第 16 页 共 94 页 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 ,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 “ 哺育、挽起 ”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精读第二节。 ( 1) 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 2) 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 ① “ 远古 ” 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 指导朗读第一句:“ 走 ” 、 “ 奔 ” 句与第一部分的 “ 走 ” 、 “ 奔 ” 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 “ 灌溉花的国土 ” :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 灌溉,所以说它是 “ 无穷的源泉 ”。 “ 推动新的时代 ” :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 (① “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 思考后交流。 勾画出相关句子。 第 17 页 共 94 页 溉花的国土 ” :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 “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 :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3)师引读。 所以, “ 我们 —— 赞美长江 ??” (4)指导朗读第 2 节。 (5)指导背诵第 2 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 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五、作业:收集运用第二人称手法写得文章,体会写法 练习朗读全诗。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民族情怀 爱国情怀 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第 18 页 共 94 页 教学反思 课 题 歌词两首 我的中国心 课 时 12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自学准备 导课设计 激发动机 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新课 目标预设 学习第二首歌词,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背诵歌词。 学法预设 读、思、悟、议 导学过程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下,灵活运用独立自学、合作互帮探究等策略,达成目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二、 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第 19 页 共 94 页 三、品读句子,感悟深情。 教师适时点拨,并指导朗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 ,无论是身在他乡的华人,还是长期生活在国骨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有一颗相同的心,那就是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歌唱《我的中国心》,共同祝愿祖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 学生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2. 小组交流讨论。 3. 全班交流。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板书设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 一颗爱国心 第 20 页 共 94 页 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6 那棵高山榕 课 时 12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自学准备 导课设计 激发动机 听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 目标预设 认识并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文章大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叙述脉络,体会文章倒叙的表达方式。 学法预设 读、思、悟、议 导学过程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下,灵活运用独立自学、合作互帮探究等策略,达成目标。 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