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公文写作与处理_自考_重点笔记_串讲内容_试题内容摘要:

要特点。 (选择题) ? 就具体文种而言,报告、请求、通报等侧重于叙述;法律、法规文件以及通告、公告等主要是说明;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以及综合性的工作总结等通常是夹叙夹议;而在公文中运用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则有讲话稿等。 叙述 (在公文写作中,一般不专门写人,而是以叙事为主) ? 公文的叙事与一般记叙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曾考简答题) ①公文的叙事不在于具体记叙事实,而是通过对基本情况或个别事实的叙述来说明一定的问题,以达到反映情况 、交流思想、阐明观点的目的。 ②公文中运用叙述的方法主要是顺叙。 (开门见山,平铺直叙是公文写作 应 提倡和遵循的原则) ③在公文写作中运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的同时,还可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倒叙、插叙、分叙等方法。 说明 (说明是公文写作中最常用、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 说明的主要方法有:(选择题 曾考简答题) ①定义说明。 (定义说明是指用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②注释说明。 (注释说明是指对事物的性状、特征、成因等作简要的注释) ③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是指运用同类事物或不同事物跟所要说明的事物作 比较) ④数字说明。 (数字说明是指用确切的数字来说明事物) ⑤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是指列举典型事例来说明事物) ⑥ 分类说明。 (指根据事物各类属性的差别,划分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的方法) ? 以上六种,是公文较常见的说明方法。 还有图表说明、引用说明、分析说明。 议论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单独使用议论形式的比较少) ? 在公文写作中,就大多数文种而言,议论不是贯通全文的主要表达方法,而是从属于叙述和说明的一种方法。 ? 议论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① 论点,又称论题或观点。 (论点是议论的核心) ②论据。 公文的论据 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事实论据,这是公文论据的主要形式;二是理论论据;三是政策法规论据,以政策法规为论据,是公文论据的独特之处。 ③ 论证。 在公文写作中,论证的主要作用是说明理由,作出证明。 (二)公文的语言特点 ? 语言是公文的第一要素。 (选择题) ? 由于公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现实效用性,所以,公文运用语言应当做到准确、简明、庄重、得体。 准确。 准确是公文语言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公文语言的准确表达,决定于思路的清晰,同时也决定于对字、词、句的精心选择和反复推敲。 简明。 把公文写得简短明了,精练准确 ,这是公文的现实效用性决定的,也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注。 庄重。 这是由公文的严肃性、法定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决定的。 在上行公文中应恰当地使用敬语。 得体。 得体就是指公文语言的运用要与公文的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的特定需要相适应,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受文对象产生与行文目的一致的心理效应。 其基本要求是:一是要适应行文的语体风格;二是要分清上下级关系,掌握好分寸;三是要恰当运用公文的专业用语。 (三)公文中几种常见词语的运用 公文的特定用语主要有: ①开端用语。 (开端用语 是用于表示行文的目的、依据与原因的)如: 为、为了、关于、由于、遵照、依照、根据、兹有、兹因、兹定于、兹将、兹介绍等。 ②引叙用语。 (引叙用语是在引叙来文(电)时使用的)如: 现接、近接、前接、欣悉、近悉、敬悉、据报、据查、据了解等。 ③ 经办用语。 (经办用语是用于表示工作办理的时间及过程的)如: 业经、已经、复经、一经、迭经、前经、兹经、经过、通过等。 ④称谓用语。 (称谓用语是用以表示不同人称的)如: 我局(公司、厂、处 …… )、你局、本局、贵局、该局等。 ⑤ 期请用语。 (期请用语是用来表示请求与期 望的)如: 拟请、凼请、务请、恳请、希、希望、望、希即等。 ⑥表达用语。 (表态用语是用来对来文表明态度的)如: 同意、照办、可行、拟同意、不同意、不可、不妥、请核查等。 ⑦综合用语。 ( 综合用语是对所叙述的情况进行综合时使用的)如: 如上所述、综上所述、上述、总之 等。 ⑧过渡用语。 (是在公文的段落之间使用、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的)如: 为此、据此、因此、现凼复如下、现通告如下 等。 ⑨谦敬用语。 如: 恭请、敬请、谨请、惠于、惠赠、惠示、承蒙、承蒙协助、 承蒙惠允、不胜、不胜荣幸、不胜感激 等。 ⑩结尾用语。 如:此令、此布、此告、为要、为盼、请批示、请批复、特此凼告、 特此凼达、特此通知、特此通告、特此批复、请遵照办理、等。 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一定民族语言中长期形成的习惯用语。 它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语句。 如“抓辫子”、“吃大锅饭”等。 缩略语。 缩略语是由较长的词语缩短而成的。 如:“一国两制”、“三农”问题、 “三个体表” “政协”等。 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定型词或短语。 引用语。 引用语是指在写作中引用前人的现成语句业论证或说明问题。 ? 在公文写作 中,引用语的使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引用名人名言;二是引用古书上的现成语句;三是引用党和国家领导机关重要文件中的语句。 第二节 公文的构成要素与文面格式 一、公文的构成要素 ? 一份完整的公文是由一些规定的项目构成的,如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印章、成文时间、主题词等。 这些项目就是公文的构成要素,或称公文的组成部分。 ? 《办法》第十条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 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 但其中的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印发机关、印发日期这 10 个要素是一般公文的固定组成部分,其他要素是否标注要视公文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公文的文面格式 ? 公文的文面格式即公文的规格式样,是指公文的各个要素在公文文面上标准的位置和书写的样式。 ? 公文讲求文面格式,这是公文在形式上区别于一般文章的重要标志。 ? 《格式》将公文各个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 ?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以下至主题词之 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 《格式》规定,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页(封四),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这样,眉首与版记之间的所有部分都是公文不可缺少的部分。 由此可以准确认定公文是否完整。 ? 现将公文的各构成要素按照《格式》划分的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的顺序分述于下: (一)眉首部分 ? 公文的眉首部分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 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简称公文 份号。 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 并不是所 有的公文都需要编制份数序号。 ? 《办法》和《条例》都规定带密级的公文要编制份数序号。 ? 国务院的文件都编有份数序号。 ? 编制份数序号的目的是准确掌握公文的印制份数、分发范围和对象。 ? 编制份数序号一般用 6 位(不得少于两位)阿拉伯数码,其位置在版心左上角顶格第一行,数字不足规定数时,前面用“ 0”补齐。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 秘密等级是标识公文保密程度的一种标志。 《办法》和《条例》都规定对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 (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 保密期限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一般分一年以内、一年及一年以上、长期 和期不作标注,凡期限不作标注的可按二十年认定。 标注的方法是在密级与期限中间加★,如“秘密★五年”“机 密★长期”“绝 密★”等。 ? 公文密级的标注位置在文件首页公文版头右上角第一行。 用 3 号黑体字标注,两字之间空出一个字的距离。 如“秘 密”,如需同时加期限的“机密★一年 ”。 ? 凡传递秘密文件应在文件封皮上加盖 戳 记注明。 紧急程度。 ? 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限度。 又称缓急时限或处理时限。 ? 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的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紧急电报应当分标“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 紧急文 件标明何种等级,应由公文签发人确定。 ? 标明紧急程度的位置在文件首页文头右上角。 需要与密级同时使用的,紧急程度置于密级之下,下下对齐。 ? 紧急程度应在信封或封筒上加盖 戳 记注明。 发 文机关标识 ? 发文机关标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头”。 它是发文机关用来制发正式文件时使用的有固定版式的发文机关文件版头。 ? 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 发文机关标识大字居中套红印在文件首页上端,约占图文区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 字体应选用小标宋体字。 版头下面有一条宽度同版心的间隔横线,作为眉首区域与主 体区域的分界线。 ? 党的 文件在间隔线中间印上一颗五角星。 ? 间隔线与版头一样套红印刷,表现出公文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使用这种套红版头的文件,通常称之为“红头文件”。 ? 联合行文,文件版头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 联合行文必须注意民《格式》中规定“文件首页必须显示正文”这一要求。 ? 在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发文机关名称可以并用自治民族的文字和汉字两种文字印刷,将自治民族的文字排在上面或前面。 发文字号 ? 发文字号是指由发文机关编排的文件代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加六角括号 〔 〕 )和序号组成。 ? 发文字 号的作用:一是统计发文的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二是在查找和引用公文时可作为该份公文的代号使用。 ? 编排发文字号要力求准确、稳固、系统。 机关代字应是该机关名称中最具特征、最精练、最集中的概括。 如“国”代表国务院,“国办”代表国务院办公厅。 ? 发文机关和机关内各组织单位的代字应由机关的办公厅(室)统一编排。 ? 年份要写全,置六角括号内。 不要将 〔 1998〕 写成 〔 98〕 ,也不要将年份置于机关代字之前;序号不编虚位(即 1 不编为 001),不加“第”字,也不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