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妖怪文化妖怪学自成分支内容摘要:

0%的妖怪原型来自国外 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 比如怨魂,如果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 而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 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总是充满神秘感。 而近年来,日本表现出的妖怪形象,要么是借助现代高科技制造出恐怖效果,要么是以可爱的精灵形 象讨人喜欢,可以说走向了两个极端。 据说 70%的妖怪原型来自中国, 20%来自印度, 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 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 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 而春分时 “撒豆驱鬼 ”的活动,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 恶媳妇被称为 “鬼嫁 ” 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 比方传说中河童爱吃黄瓜,所以海苔卷黄瓜这道菜就叫做 “河童卷 ”;特别厉害的恶媳妇儿,叫做 “鬼嫁 ”;说人生了个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评人家骄傲自满;如果说 “鬼生霍乱 ”,是指英雄也怕病来磨; “把鬼蘸了醋吃 ”,则是天不怕地不怕。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 号称 “妖怪博士 ”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员收集了 万条有关各种妖怪的传闻,耗时六年,并制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