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的音调和演奏技法知识内容摘要:

、美观,原则上竹管粗的配大一些的葫芦。 一般葫芦的大小为乐器总长的三分之一左右。 葫芦丝与竹笛、唢呐等民族管乐一样,每支乐器各为不同的调,数支乐器组成一套。 葫芦丝与竹笛一样,以第三孔发音的绝对音高来定调 的。 一般分为高、中、低三种,高音葫芦丝通常为小 C、小 D 以及小 F、小 G 调等,中音葫芦丝通常为 bB 调、 A 调、 G 调、 F 调等,低音葫芦丝常为大 D 调、大 C 调、大 bB 调等。 一般常用调为小 D、小 C、 bB、 G、 F 调,也可以加上 A 调成为一套乐器,以备演绎不同风格、调性的乐曲,适应不同的需要。 常用的葫芦丝有 C 调 bB 调、 G 调、 F 调等,初学者可根据自己的手型及手指长短来选择乐器,一般小孩手小,可以选择小 C 调(孔距较小),青年或成人可以选用 bB 调(孔距适中),如果需要,也可选择 G 调、 F 调(孔距较大)。 5\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 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 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① 单吐。 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 (即“吐”字发音前状态 )截断气流 ,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 ,气息随之吹出。 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 ,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 ,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 ,完成单吐的过程。 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 T”标示。 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② 双吐。 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 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 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 双吐的符号是“ TK”。 ③ 三吐。 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 TTK”或者“ 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连音是常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