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基础知识内容摘要:

开始体会胸腹式呼吸的方法,可以平静地躺在床上仔细琢磨身体平常自然呼吸时的方法,然后再将其扩大,进行深呼吸。 这样就能正确掌握胸腹式呼吸的要领。 吹奏时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是有所不同的,因吹奏中吸气量大,一般都用口鼻同时吸气,以加快速度。 吸气也分慢吸和快吸两种,一般在乐曲开始前和演奏速 度慢、旋律优美的曲子中可用慢吸的方法。 要求吸气饱满充足,但也不要吸到不能再吸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吹奏时无法控制。 快吸一般用在快速乐曲中和没标换气记号的连续吐音之间(俗称“偷吸”)。 吸气时间有长有短,肌肉紧张度有大有小,但吸气方法都使用胸腹式。 吹奏时的呼气不是平常从两个鼻孔和口腔中自然呼出去的,而是从由嘴控制的“风门”(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吹出去的,所以胸腹肌肉收缩形成的压力和两颊以及嘴唇的有力控制(又称”嘴劲”、“口劲”),使吹出的一股气息(又称,旧风 U形成均匀的、有节制的、有压力的气柱将葫 芦丝吹响。 吹奏中的呼气也不要呼到不能再呼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发颤,而应留二分余气,便于下次吸气迅速,使乐曲吹奏能自然连贯地进行。 为了增大肺扩量,使气息更充足,平常可坚持长跑、游泳和做深呼吸运动。 演奏中,如何把握气息的顺畅 保持气息的顺畅要注意以下几点: 吸九分气、吹八分气,虽然说要想吹出大量的气就要先吸入较多的气,但是将气吸到十分饱满时,就会造成整个上半身,特别是胸部的紧张,继而发生胸闷憋气的现象。 吹气时,如果将气完全吹尽再换气,就会使换气紧张,继而造成气息补充不足。 呼吸时一定要遵守上面的原则。 注意乐谱的换气记号。 自由、盲目性的换气,不仅会造成气息补充的不足与紧张,同时会破坏乐句的完整,使旋律的进行杂乱无章。 这一点在练习新乐曲时要特别注意,要养成严格按谱演奏的良好习惯。 注意生理上的松弛。 生理上的紧张是实际演奏中的重大障碍,生理上的紧张往往会造成耸肩、挺胸、皱眉、脖子发硬、双臂及手指僵硬等现象,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呼吸紧张。 如何进行气息训练 吹奏长音是进行气息训练的重要方法。 长音的练习分为平直长音与力度变化长音练习两种。 进行平直长音练习时,每个音吹奏 8拍,不要使用腹震音,保持各音力度的平稳与音 色的饱满。 进行力度变化长音练习时,每音同样吹奏 8拍,也不要使用腹震音,力度由弱 — 强— 弱,要注意强音的厚实与弱音的纯净。 对于想把葫芦丝学好的朋友来说,长音的练习尤其重要,因为长期持之以恒地吹奏长音,是训练气息力度、气息变化、音色、发音的纯净度、体会气息下沉部位乃至锻炼整个生理控制的良好方法,学习者切不可因为长音练习枯燥无味就忽视长音的持久性练习。 演奏中,在呼吸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吹奏乐曲的过程中,应预先设计好换气的位置,吹奏中常在乐句末尾、下句开始之前换气。 较长的乐句,则可以在句中小的停顿处急速换气等 等,总之,在以不影响乐曲的连贯与流畅为原则。 在演奏中,如果等一口气用完了再换气,不仅会影响到乐曲的节奏,还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因此,在第一口气没用完时就应该换第二口气。 如果某个音需要延长,则应在这个音演奏完了再换气。 在乐曲的结束音之前,一般不要换气,否则回使整个结束句有不完整的感觉,一般可在休止符或前一个乐句结束时换气。 在吹奏有连续短时值的休止符的乐句时,也要在一个乐句结束时换气,不要在所有休止处都换气,否则会感到气喘,并影响演奏效果。 在演奏快速的乐曲或练习曲时,更应注意换气的适当,一般可在上行 音或下行音的后面进行换气,或者在时值较长的音符后面换气。 呼吸中要避免的错误 关于呼吸方面的问题,我们这里已经是非常的全面与详细了,但这又是个大问题,如果不注意,会严重影响到演奏的效果,所以反复提一下是有好处的,请大家参考。 吸气时两肩不能端起,应该放松、自然。 吸气呼气时,喉部不能紧张,应该放松、自然。 呼气时,腹部肌肉不能松弛、保持提起状态。 吸气上时不能单独用鼻子吸气、应该用嘴、鼻同时吸气。 要达到整个呼吸过程轻松舒畅,上下贯通,气流自如没有滞气的感觉。 自如控制呼吸,才能完美表现 感情 葫芦丝既能演奏强烈、激昂、奔放的音调,又能演奏优美、典雅和如泣如诉的乐曲。 气息控制是葫芦丝表现各种感情的重要一环,它要求吹奏者在表现乐曲内容时,使口劲、口风、风门以及它在吹孔上靠前靠后的位置变化和音量、音色、音准达到全面、细微、熟练、完美的配合。 气息控制的要求是: 1.音量能强能弱。 2.音准做到强而不高,弱而不低。 3.音色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 要达到气息控制的三个要求就必须做到: 1 .口劲松,口风缓,风门大,使音量强而音色不噪,音不升高。 2.口劲足,口风急,风门小,使音量弱,音色不虚,音不降低。 初学者首先要将葫芦丝的音量、音色全部吹出来,象秋水老师说的那样,坚持最基本的长音训练,不要急于练习气息控制,以免分散精力。 等熟练掌握基本吹奏法和有一定运气功夫后,再逐步练习气息控制。 关于舌头的运用 舌生在口腔底部,由三种方向排列的横纹肌组成。 吹奏时舌在口腔中的各种运动对葫芦丝的发音有各种影响。 舌体横纹肌的不同收放,使舌体向各个方向弯曲、伸展,吹奏中由于舌体横纹肌的交替收放,使舌与上颚时而贴近,时而离开,对呼气起着“开关”的作用,造成呼气的时断时续,使吹奏的葫芦丝音产生分奏的音乐效果,如吐音、打音、叠音等。 舌在不用时应自然放松地收于口腔下部,以使口腔打开,增大气流的通道。 关于手指的运用 吹葫芦丝需要双手持筒,开按指孔,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来。 因此要使每个手指灵活而有弹性,能持久、独立地活动和相互配合,就需要进行严格地训练。 吹奏时双臂和手要松弛,手指自然弯曲,用第一节指肚中部轻轻盖严笛孔(小葫芦丝管径小.孔距近,用指尖按较合适)。 开放音孔时,手指不要抬得过高,大约离指孔一到一点五厘米左右。 手指过高动作不迅速,影响吹奏速度;手指太低会使音准变低、音量变小、音色变闷。 手指盖闭音孔要严密,不能漏气,但也不要僵硬。 当迅速开闭指孔(颤音)和连续从上至下按闭指孔时,都应有弹性地击打发音孔。 这时不吹葫芦丝也可听见指肚击打音孔发出的同吹时一样音高的基本音(低音)。 平常不拿葫芦丝也可进行手指各关节(尤其是第三关节)的放松和击打动作的训练,频率由慢渐快,越快越要保持松驰和弹性。 无名指一般最不灵活,更要加强训练,小指不用时,要轻贴附管,不要用小指活动来帮助其他手指。 这样在以后吹奏各种颤音和装饰音时,就能轻松流畅,运用自如。 怎样练习才可以使手指灵活 长时间练习快速“颤音”、“打音”以及各种快速的活指练习曲,可以较好的增加手指的 灵活性。 现在许多教材上都有专门的练习手指的练习曲,初学者可对照教材进行相应的练习。 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为达到速度上的要求而使用蛮力,应注意肢体的放松,手指的按音应具有弹性。 好的手指应是“松、快、准、有力”。 其中松是指演奏时不能用力去捏筒子,而应是将手指自然松弛的放在筒子上。 快是指在演奏如颤音及快速音型是快速敏捷。 准是指手指与气息、舌头配合要默契,手指的灵活不光是指手指能运动得很快,同时也是指要具有有效性,即气、指、舌的有效合理配合。 有力是指手指按音动作具有弹性与适当的力度,手指按音孔时会发出轻轻的“梆梆” 声。 手指灵活的练习也可以在不拿葫芦丝情况下的日常生活中进行。 长时间坐车或看电视时,即可以将手指放在腿上练习颤音。 有关手指灵活的练习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长期持续地维持手指灵活是一个葫芦丝演奏者永久性的任务。 气息、舌头、手指三者的关系 气息是吹葫芦丝的首位要素,其次才是舌头、手指。 气息是看不见,摸不着,掌握起来较难,我通常把气息比作弦乐器的右手弓子,如运弓不当,琴就不能很好地震动,也不会发出好听的声音。 我们很多吹奏者气息沉不下去,浮在上面,就象拉琴右手大臂夹在肋下一样。 如果气息没有解决,舌头和手指的功能 是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要吹好葫芦丝,气息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难掌握的一关。 它看不到,也摸不着,全凭感觉。 吹奏者气息沉不下去,浮在上面除了气息的原因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气流速度与口形没有协调好,就象弦乐中弓子在弦上运走的速度与弓子压弦的磨擦力的关系没有解决好一样。 吹奏者只有反复体会琢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我认为良好的气息需要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来完成。 做到吸气到位,呼气与口形的肌肉要协调,同时还要加强口形肌肉、呼吸肌肉的控制能力。 舌头在吹奏中运动一方面依靠舌的肌肉收放来进行,另一方面是依靠气息的冲击而 进行的,我认为不能单纯地依靠其中某一方面来完成舌头在吹奏中的运动。 吹葫芦丝需要双手持筒,手指必须开闭音孔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来。 要求手指既能独立活动,又能紧密配合。 手指开放音孔时,不宜抬得过高,过高会影响演奏的速度,也不宜过低,过低会影响发音的准确和音量,声音也会含糊不清。 手指按孔要严密,不能漏气,但也不要按得僵硬,要有弹性,要使吹奏出的音色有弹力,不仅仅依靠手指的运动来达到,还要有饱满的气息来配合。 怎样辨别发音的好坏 一个完整的音可以细分为三个部分:音头、音腹和音尾。 音头是指每个音发出时的最初部分,它 主要由气息、舌头、口风相互配合而成。 我们辨别发音的好坏,主要是从音头开始,分辨发音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发音干净,主要依靠气息与舌头配合得当。 气息的出与舌头的撤是否在同一时间,如果不在同一个时间,那么就会造成发音不整齐,多音头的毛病。 其次,一个好的发音,听起来会觉得轻松有弹性,反之,就会觉得音发紧、僵硬。 音质和音色好,意味着不相干的杂音要少,这就要运用自己的听觉能力,注意辨别,另外注意控制好尾音,使尾音干净利索。 练习长音的目的是什么 不仅仅在学习的开始阶段要练习长音,长音应该伴随每一个学习 者的整个学习过程。 因此,我们始终强调长音的重要性,希望朋友们不要烦呀。 长音是吹奏乐器的基础,音乐作品都是有音符组成的,长音练习就是要演奏好每一个最基本的音符,而当每一个演奏好的音符组合起来时,我们就会演奏好一个音乐作品了,因此,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呀音乐作品,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练习长音。 长音练习还可以使我们学会控制气息,保持气息平稳。 没有气息,就不可能发出声音。 但是我们毕竟是演奏音乐,而音乐又有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形象,要求我们用不同的声音来准确表达。 因此我们必须先学会控制气息,使气息平稳,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从而制造出不同的音色,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长音练习可以使我们发音准确,发音准确包括音准准确和发音器官配合准确,不要以为能吹响葫芦丝,音准就不会有问题,实际上葫芦丝仍存在音准问题,气息方向的变化可以引起音准的变化,气息量的变化也能够引起音准的变化,此外还有一些因素都能够影响音准,因此练习长音实际上可以解决音准问题,发音器官配合不当,或者说气息与舌头配合不好,会引起音头不准确,或者气先出而音却没发出来,或者音头与音腹有间隙,都会引起发音的不准确,长音的练习,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长音的练习可以锻炼我们的音色 与音质,音色是音乐表达的重要依据,而音质则关系到音符的质量,这二者都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练习长音可以帮助我们美化音色,提高音质,使我们的表演更加完美。 既然长音练习如此重要,希望朋友们重视。 关于葫芦丝长音练习 1 葫芦丝长音练习概述 我们刚刚开始接触葫芦丝时 ,应该从何练起呢 ?有的初学者往往急于求成 ,不注意从基础抓起 ,急于吹现成的曲子 ,这样往往会事倍功半。 我认为 ,葫芦丝初学者应该先从吹长音练起 ,长音练习几乎是所有管乐器必须练习的 ,也是基本功的练习。 2 杂音产生的原因 葫芦丝的发音是靠气来维持的 ,所以长音是非 常重要的基础练习 ,初学者几乎都会遇到音头和音尾的杂音 (也称咕音 )问题 ,葫芦丝吹奏时容易出杂音 ,虽然它的音色非常优美 ,但是杂音会影响它的音乐的美妙 ,葫芦丝簧片的振动需要一定的压力 ,现在假定这个压力值为 10,但是吹奏时候压力不到 10,达到 7或 6,这时候簧片是不发正常音的 ,发出的音是杂音。 练习长音时 ,压力必须保持在需要的压力之上 ,说的通俗一些就是 ,这个音需要多大的压力 ,那么就必须给它提供多大的压力 ,才能取得正确的葫芦丝的音色 ,如果 ,在吹奏不同的音时 ,没有掌握住压力的变化 ,就会产生杂音。 3 音头练习 我们在练习长音 时 ,如果压力到位 ,既总保持我们前面假定的 10 分的压力 ,那么 ,音头和音尾的音色是一样的 ,初学者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既开始吹音头时就出现杂音 ,这就是音头的压力不够造成的 ,音头需要 10个压力 ,我们只吹 7个压力 ,解决的办法显而易见 ,吹奏音头初起的一刹那 ,必须给足 10个压力。 呼吸时 ,要用横膈膜和腰带一圈的力度所产生的力量一下子把压力准确的达到我们假设的 10个压力 ,吹奏出正常的音色 ,如果 ,我们的呼吸位置和方法不正确 ,没有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 ,动力没有建立在横膈膜和丹田部位 ,音头就没有力量 ,产生的是杂音 ,而不是乐音 ,所以 ,我们必须保持音头开始的时候 ,就是这个音所需要的压力达到发音所需要的气的数量和气的流速 ,要一下子达到发音的要求。 4 音尾练习 音没有结束之前 ,你的横膈膜和丹田位置不能松 ,声音结束以后 ,你的呼吸位置才能松下来 ,然后 ,为下一个音做准备 ,吸入气。 吹奏到音尾时。 你的压力不要变 ,既在音结束之前。 你的压力始终是 10,音结束以后再放松压力 ,如果 ,音没有结束 ,你的压力就变成了 6 或 7,那么音尾就会出现杂音 ,音头和音尾是练习长音时最重要的 ,只要练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