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内容摘要:
(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勇敢的理解。 3.让学生说说 自己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4.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 5.角色扮演。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品提纲,请部分同学参与表演,其余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 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 25 现吗。 故事小品一: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智地得到一位陌生的叔叔的帮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故事小品二:某小学生帮同学打架,被人用石头砸伤了头并出了血,不喊痛,同学称他真勇敢。 你对勇敢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评议。 6.结尾。 ( 1)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把你战胜挫折的体会写在小书签(课前发给学生)上,送给自己或同学、老师。 ( 2)格言背后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写。 教学反思: 课 题:七色光二 时 间: 教学目标 1. 字词训练,巩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与运用。 2. 积累关于“勇敢坚强”方面的诗句。 3. 通过“知识窗”,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的生平事迹。 4. 通过搜集资料、当讲解员,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收集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短文或图片,为 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课时: 1 课时 26 教学流程 1.导入。 播放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语文七色光”乐园,你们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吗。 乐园有很多可玩的地方,但是只有答对问题过了关才可以往下走。 2.第一关:七色花。 ⑴出示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⑵出示第 2 题。 指名说,用各种形式朗读。 3.第二关:妙语堂。 “妙语堂”里更是妙语连珠,我们在这里会有什么发现呢。 一起进去看看吧 ! 出示:百花图 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谁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 出示语句(配有相关的图片)。 4.第三关 :丰收园。 你们肯定能猜到,来到这个园子,里面有很多知识等着你来收获。 多种形式朗读短文,交流感受。 5.小结。 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大家以后能在知识的海洋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27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以“仁爱之心”为主题,编排了主题课文《真情的回报》《那只松树》,“快乐读书屋”《美丽的桥》《爱心项链》,引导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 要相互理解沟通,相互帮忙,和谐相处。 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爱护动物,“能说会写”爱拍了口语交际“回报亲人”和习作“欢心爱护他人”。 “ 语文七色光”编排了四项语文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 10 课时 课 题: 5 真情的回报 时 间: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真情。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会写 12 各生字,认识 7 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学课文使学生懂得付出了诚实的劳动,必然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圣诞节的资料。 教学插图。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书指导 28 ,激发学生 读书欲望。 首先让学生围绕“回报”一次来谈自己的理解,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书心得等来说。 ,整体感知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自由读、同桌读、然后在班级中交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并且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让学生自己尝试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弄懂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这样的一个问题为切入点,直奔主题,:“我的订户为什么要懂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 二、回归整体,升华感悟 回到课题上来,再理解“真情的回报”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课题的含义。 这 种真情的回报是相互的。 最后再让学生读课文结尾的一句话,使学生对全文的感悟得到深化、升华。 三、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1. 积累内化 2. 利用第一、二自然段重的双重否定句,让学生学习这种表达方式,加强语言表达效果。 3. 让学生再深刻体味课文感情后,被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 独立完成课后的自选词语 5. 识字写字 6. 利用预习,让学生初步地了解、掌握课本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9 7. 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 6 那只松树 时 间: 教学目标: ,理解,感受文中我和女儿对小松鼠的怜爱和 他们善良的性格。 2. 初步认识课文倒叙的叙述方式。 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 10 各生字,会写 12 各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流露的对小动物的怜爱之情,有感情第读文。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读书指导 1. 解题。 让学生看题,从问题中可以判断,这篇课文内容与松树有关。 《那只松鼠》会写些什么呢。 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读书。 30 2. 自读课文。 让学生御用多种方式来充分读书。 通过独立读书,基本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并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我”捉了那 只松鼠但又给放了。 3. 理解课文。 这篇课文叙述的顺序是倒叙。 在学习时,课时先学第四 七自然段。 最后归纳出这部分记叙的顺序:发现松鼠 捉松鼠 放松鼠。 并按这样的顺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简单讲解倒叙方式。 二、 情感深化 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让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发誓回家后只字不提那只松鼠。 听了女儿的话我为什么心里的 一块石头落了地。 从而去体会女儿本性的纯真、善良。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用此的准确,生动。 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布 置学生字学文前对本课的生字进行预习,初步认识这些生字。 然后进行检查。 检查的形式可以读卡片,也可以设计游戏来进行。 要求会写的字。 结合课文结尾处的省略号,让学生去扩展想象。 板书设计: 31 教学反思: 课 题: 美丽的桥 时 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课件展示三幅画面。 (第一幅:兄弟二人肩并肩地在田间劳动。 第二幅:兄弟二人怒目相视。 第三幅:兄弟二人在桥头拥抱。 画外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亲兄弟,他们和睦地生活在相邻的两个庄园里已经 20 年了,突然有一天兄弟 俩发生了纷争,结果发展到反目成仇的地步,可是不久兄弟二人却和好了。 )师:是什么促使他们兄弟二人重归于好的呢。 引出课题。 二、独立阅读、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交流读书收获。 三、欣赏品读、体验感悟。 1.自我欣赏品读。 ( 1)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 2)抽查学生个别读,师生点评。 2.小组欣赏品读。 小组内轮读,互相点评。 3.分角色欣赏品读。 ( 1)自由找伙伴分角色读。 ( 2)指名分角色读。 32 ( 3)揭示文章主题:为什么说这座桥是美丽的。 四、回归生活、拓展延伸。 这座 桥连通了两兄弟的庄园,消除了他们的误会,沟通了兄弟的情感,这是一座连接心灵的桥,是美丽的桥,但更美丽的是木匠的善良和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 1.你想对木匠说些什么。 2.说一说身边善良的人和助人为乐的事。 五、检测识字、掌握方法。 六、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读《阅读》中相关的文章。 2.阅读“扩展阅读”中的文章。 课 题:爱心项链 时 间: 一、激发情趣、引出课题。 1.展示项链图片。 让学生说一说对项链的了解,教师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看到课题最想知道什么。 二、读文质疑、合作解疑。 1.自由读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交流读书收获,引导学生质疑。 3.小组讨论:什么是爱心项链。 4.汇报交流。 三、感情诵读、升华体验。 1.分角色读。 33 2.男女生赛读。 3.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回归生活、拓展延伸。 有一种项链可以亘古不变,直到永远,那就是爱心项链,爱心项链穿起了颗颗真诚的心,让我们心系一处,撒播爱的种子,让我们拾起这根金线,也做一个穿项链的人吧。 1.结合生活经历,让学生谈一谈曾经做过、听过、见过或是自己接受过的有关“爱心”的事。 2.设计“爱心”广告词。 3.搜集有关“爱 心”的名言警句。 五、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让学生读自读课文和教师推荐的文章。 教学反思: 课 题:能说会写 3—— 回报亲人 时 间: 一、创设交际情境。 1.师:同学们,在你的所有亲人中,你觉得最疼爱你的人是谁呢。 能讲讲他关爱你的事吗。 (生讲述)他们这么关心和疼爱我们,你是否为他们做过什么呢。 2.播放情境课件(一个小男孩为妈妈洗脚的场面;一个女孩为妈妈送上一杯热水后又为妈妈捶背的情景),谈自己的想法或讲述自己的故事。 二、交际过程。 1.自读提示,确定交际内容,提炼交际要求。 内容: 34 ( 1) 要说出亲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 2)要说出自己为亲人做了些什么或打算做些什么。 要求: ( 1)表述要清楚、完整,富有感情。 ( 2)要认真倾听和评价。 2.确定交际形式。 ( 1)集中交流,小组内交流练说。 ( 2)组内推选出最令人感动的故事讲给全班听。 3.进行“年度‘感动班级’人物”评选。 ( 1)小组内评选:每个人把自己的故事讲述给组内同学听,评选出最优秀的参加全班“年度‘感动班级 39。 人物”评选活动。 ( 2)班级人物评选竞赛。 评选条件: 1.事情叙述要注意清楚、完整,富有感情。 2.事件要真实感人。 三、拓 展延伸、感情升华。 假如此时此刻你的亲人就在我们的现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课 题:语文七色光三 时 间: 教学目标: ,修改病句,提高写生的 35 遣词造句能力。 ,通过访问、写作等实践活动,能用爱心与人相处。 教学中难点:提高学生区别形近字、近义词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 完成书上的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让学生利用近义词进行造句练习。 进一步辨别词义。 让学生先读一读龙龙给我们的提示。 学生尝试独立进行汇报交流,集体核对。 二、日积月累。 ,向大家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仁爱之心的名人名言。 三、知识窗。 《饺子的来历》。 四、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题是: “民族风情 ”,编排了主题课文《赛龙舟》《爆 36 竹声声》《高山族丰年节 》《赛马三月街》。 课时安排: 10 课时 内 容: 第 7 课《赛龙舟》 时 间: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书指导。 1.揭题。 如果有赛龙舟的影像,可以播放。 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场面,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 2.初读。 在初读课文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几项要求: ( 1)把课文读通、读顺。 (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 3)标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问题。 学生反馈进,教师引导学生弄懂课文就是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3.再读。 让学生围绕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这热闹场面的问题,先独立阅读,圈画答案;再在小组中交流彼此的看法,接下来进行汇报。 这样就发挥出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汇报中,师生共同总结,课文是从龙舟的样子、船手、比赛情况、围观者几个方面,多角度地再现了当时的热闹场面。 4.精读。 37 这篇课文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 例如描写龙舟“那昂起的龙头威武无比,那翘起的龙尾直插蓝天”;描写船手“他们穿着一式的运动衣,划着一式的短浆”;描写比赛情景“最前面的几条龙舟,你追我 赶,忽尔这条在前,忽尔那条在前”。 注意指导学生读这样的句子时,用语气、声调、语速的变化,读出当时那种热闹、紧张的气氛。 文中的比喻句也用得形象、贴切,如描写龙舟划过来,“它们就像一条条出海的蛟龙”。 让学生看插图,体会当时壮观的场面,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贴切。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如果有不懂的词,教师可采用灵活的方式予以解决,如自己查字典(例如理解。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字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帝 ( ) ( ) 兑 ( ) ( ) 干 ( ) ( ) 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良 ( ) ( ) 昔 ( ) ( ) 交 ( ) ( ) 切 ( ) ( ) ( ) ( ) ( ) (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明亮 — 简陋 — 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8 分) 聚精( )神 一丝( )苟 持( )以恒 ( )神贯注 专( )致志 有( )有终 ( )中送炭 助( )为乐 尊老敬( ) 各( )所能 救( )扶伤 添砖加( ) 三( )二意 异( )同声 昂( )挺胸 震( )欲聋 八、选词填空。 ( 6 分) 保护 珍惜 爱惜 我们要( )公共财产。 我们要( )时间。 我们有责任(
教师教育技术学考试试卷
仅供参考) I (单选 ) 教学媒体按照它们对感官的刺激方式一般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交互媒体。 下列对媒体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B )。 A.幻灯、录音、唱片、电影、电视、录像都属于视听觉媒体晋剪掀渭舱仗逮迹朵侈刚柯宛焕停掏耙钻韦用举咐字友哭膀毋陵曲而瓷扭宜霖拔含唁稼渐经贞蜘帮探炒喉御瑚舶迷毒孽旷饱李劣牵拙滤雹彤渺故辊 “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放映方式”来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