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新城绿地系统规划说明文本内容摘要:
围内构成线上绿化成荫,点上绿化成景观,片上绿化成林的网状绿地框架体系。 第二节 绿地系统总体布局 根据崇明新城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格局,结合城区总体规划,围绕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绿地系统的布局构思,崇明新城绿地 系统布局结构归纳总结为: “一轴贯通、四湖相嵌,三水绕城、七园展开,多廊多带、绿系全城” 的绿地系统网络。 一轴 :指由老滧港构成的纵贯新城核心区的中央景观水轴,即滨水景观绿带。 四湖 :指由老滧港沿线串联的四个人工湖泊,在老老滧港东西两侧交替并置,形成别具特色的中央景观群湖滨水景观公园。 三水 :指由在新城内外环绕的三条水系:外环水系、内环水系、滨江水岸所构成的滨河绿带。 外环水系由三沙洪河、南横引河、张网港构成,沿线布置40100 米不等的环城绿带;内环水系由小闸河、曹家桥河、南横运河、新开规划河道组成,沿线布置 1050 米不等的滨河绿带;滨江水岸指由沿长江的50100 米不等滨江绿带。 七园 :指由内外环水系串联起来的七个大型公共绿地,均衡分布于新城西区和东区之中,其中位于新城东区、西区的六个公园均开挖人工湖,并与内、外环水系沟通,形成活水公园;位于新城中区北侧的公园,处于城市中央景观轴北端的显要位置,规划堆筑人工山体形成“镇山公园”,丰富田园水城的景观风貌,同时也形成良好的风水格局。 多廊多带 :由全城内河道网、公路网、绿化隔离带、轻轨绿化隔离带及高压走廊隔离带。 17 第五章 绿地分类规划 第一节 公园绿地规 划 一、 规划原则与规划指标 规划原则 ( 1) 强化公园绿地系统在 城区 绿地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加强公园绿地系统与其它绿地系统的协调,综合考虑绿化空间与道路网、水系以及土地利用功能布局的衔接,因地制宜地创造现代 城区 景观。 ( 2)分析现状公园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园绿地系统体系的完整性、层次性和连续性,优化公园绿地系统的整体结构。 ( 3)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进一步体现 城区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融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的特色。 ( 4)实现公园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对 新城西区 公园绿地的绿化保护和新区公 园绿地绿化建设。 科学地制定分期规划,保证公园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 5)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合理布局、均衡发展、缩小各区之间人均公园绿地水平的差距;增加区级、社区公园的数量,重点发展贴近市民的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为市民提供舒适的户外游憩空间,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 6)公园绿地的功能设置尽可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除少数的专类公园建设的需要,公园绿地的建设尽可能形成一种功能为主,辅以多种功能的居民多样性的需求。 ( 7)注重加强物种多样性,加大治污力度,保护生态,净化环境。 规划指标 崇明城桥新城 公园绿地 (公共绿地) 规划指标确定为: 2020 年,人均公共绿地 15 平方米 /人; 2020 年,人均公共绿地 18 平方米 /人。 二、公园绿地分类规划 结合城区人口规模以及用地规模,本次规划将整个公园系统只是分为了公园、街头绿地两个层次,结合崇明新城的性质、绿化现状以及公园绿地系统科学性、合理性的布局原则,本次规划确定公园服务半径 公里;街旁绿地服务半径 公里。 具体又划分为综合性公园、带状公园绿地、社区公园 、街旁绿地。 随新城开发建设的分期建设,至 2020 年公园绿地达到 公顷,至 2020 18 年, 规划公园 绿地 面积 达到 公顷。 综合性 公园 综合公园功能多样,设施完善,服务半径大。 在景观组织上,要充分体现园林艺术的特色,因而,在公园绿地系统中作用也相当重要。 结合崇明新城总体规划,本次 新 规划了 7 七个大型 综合性 绿地公园,均衡布局于新城西区和新城东区之中,分别为引河西 园、 镇山公园、引河东 园、 西区中央 公园、 东区中央 公园 、东门路 公园 、滨江路 公园 ;新城建成区原有瀛洲公园(已在改建中),绿地面积为 公顷。 规划 综合性公园 绿地总面积约 公顷。 表 51 规划综合性公园一 览表 序号 公园名称 位置 规划绿地面积 (公顷) 1 引河西园 外环北路、鼓浪屿路 2 引河东园 外环东路、明十路 3 西区中央公园 育麟桥路、东门路 4 东区中央公园 崇七路、明五路 5 镇山公园 外环北路、崇一路 33 6 滨河路公园 明一路、崇七路 7 东门路公园 东门路、寒山寺路 8 瀛洲公园 (已建) 小 计 带状公园 带状公园绿地指宽度在 8 米以上、面积不小于 400 平方米的 以绿化为主的可供居民游憩的带状绿地,沿城市道路红线两侧、河流两侧滨水绿带的布置,对缓解交通造的环境压力、改善城市面貌、改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廊道的重要作用。 带状公园绿地 ,规划总面积 约 170 公顷,其中 包括 : 一轴四湖,即 沿 崇明新城中央景观轴的滨水公园 ,面积 约 80 公顷。 滨江公园,即 沿 长江大堤 ,结合长江的防护林规划建设,建设 规划带状 休 19 闲型 公园,绿地面积 约 50 公顷。 运粮河公园:沿江帆路东侧与运粮河之间,建设规划滨河公园,东西宽度约 40 米,总绿地面积约 10 公顷。 崇五路带状公园: 结合规划中的 A13 线以及轨道交 通 R4 线快速铁的建设,在沿崇五路两侧各控制 100 米的绿化带中,采用长藤结瓜的模式与居住小区的建设相结合,建设带状公园,总绿地面积约 20 公顷。 崇七路带状公园:在崇七路东侧建设 100 米的绿带长廊,连接东区中央公园与滨江公园,成为生物的迁徙通道。 绿地面积约 10 公顷。 表 52 规划带状公园一览表 序号 公园名称 位置 规划绿地面积 (公顷) 1 一轴四湖滨湖公园 沿老滧港东西两侧 80 2 滨江公园 长江大堤内侧 50 3 运粮河公园 江帆路东侧与运粮河之间 10 4 崇五路带状公园 崇五路东西两 侧 20 5 崇七路带状公园 崇七路东侧 10 小 计 170 社区公园 位于居住区之间,服务于附近居住区的公园。 这类公园距居住区近,使用最为便利,使用率最高。 按照新建居住区内绿地不低于 30%,其中公共绿地不低于 10%的规定 ,结合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性质划分, 2020 年在居住区 (小区 )建成公园 59个以上,每个公园面积为 ~ 4 公顷以上。 总 绿地 面积 公顷。 专类公园 利用新城现有的孔庙、寿安寺、唐一岑墓,黄家花园等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三进两场心”等传统民居,保存、修复 文物古迹、挖掘历史内涵,在保护性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总绿地面积约。 街旁绿地 街头小游园是以绿化为主的小块公共游憩场所,是街旁绿地中的一类。 主要分布于街头、新城西区,面积不小于 1000平方米,绿化占地比例不小于 60%。 结合道路与三角形建设用地设置,或间插在沿街商业带或成为居住区的步行入口亦可。 规划 新增 街旁绿地总面积 ,规划总 街旁绿地 约。 20 第 二 节 防护绿地规划 城区 防护绿地包括道路防护绿地、 沿河 、 沿江防护 林带、卫生隔离带、等。 组成的绿色廊道系统是 崇明新城绿地系 统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城绿化的一大景观特色。 随新城建设的有序分步骤推进,至 2020年规划防护绿地面积达到 公顷,至 2020 年 规划防护绿地 达到 公顷。 一、 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掌握 城区 现状以及防护绿地在绿地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在与其他绿地专项协调的同时,突出自身特色,提高 城区 的居住环境质量;通过对防护绿地的建设,创造互相连通的林带,为生活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建成区及其周边的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通道,为整个镇区构筑绿色廊道。 二、规划原则 1.对镇区内河道 、水塘、鱼塘等进行重点防护,平衡 城 区的 空气湿度,进行水体及水源涵养,保证生态平衡。 2.建设绿色廊道工程,重点是公路、 快速铁 、河道两侧的防护林建设 ; 加强对 滨江防护林 的绿化。 3.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隔离林,工业区内部设置卫生防护林带。 4. 轨道交通沿线 根据标准设置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 三、规划内容 (一)道路绿化 根据崇明新城规划道路系统的“三环六射”的道路网格局,主干道(一、二级)共计 23条,总规划长度约 57公里,规划道路两侧绿化带 20米,其中沿三环主干道道路两侧绿化带加宽至 30米, 其他规划支路共计 16条,总规划长度约 ,规划道路两侧绿化带 10米; 总计 扣除与原有街头绿地重叠部分 以及建城区现状等综合因素 ,到 2020年规划新增绿地面积约 ,到 2020年规划道路绿化面积。 21 表 53 规划道路绿化带一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起始点 绿化隔离带宽度( M) 道路长度( M) 两侧绿化带宽度( M) 道路绿化面积 (公顷) 备注 1 主干道(一级) 中津桥路 西门路 —— 利民路 4 1053 30 中环 2 三沙洪路 利民路 —— 南门路 3 2916 20 外 环(现有道路) 3 西门路(南 段) 中津桥路 —— 南门路 4 1405 20 中环 4 利民路 三沙洪路 —— 育麟桥路 1 1116 20 5 育麟桥路 利民路 —— 鼓浪屿路 1 1199 20 6 北门路 三沙洪路 —— 东门路 1 1721 20 7 江山路 东门路 —— 鼓浪屿路 1 1098 10 8 外环北路 * 利民路 —— 崇七路 7 6214 30 外环 9 外环东路 * 崇七路 —— 明一路 7 3703 30 外环 10 鼓浪屿路 外环北路 —— 明一路 11 3508 30 核心环(现 有道路) 11 明四路 *(崇明大道) 鼓浪屿路 —— 外环东路 11 4218 30 12 明七路 *(老陈海公路) 鼓浪屿路 —— 明九路 11 4222 30 核心、中环(现有道路) 13 明九路 * 崇九路 —— 明一路 11 910 20 14 崇五路 * 外环北路 —— 明一路 11 3143 30 核心环 15 崇九路 * 明九路 —— 明一路 11 1797 30 中环 小计 16 主干道(二级) 南门路 三沙洪路 —— 东门路 3 1805 10 现有道路 17 鳌山路 东门路 —— 鼓浪屿路 12 1116 20 现有道路(改造) 18 西门路(北段) 崇一路 —— 中津桥路 3 3308 20 19 东门路 育麟桥路 —— 南门路 3 1953 10 20 湄洲路 外环北路 —— 鳌山路 3 3503 10 现有道路 21 明一路 * 鼓浪屿路 —— 外环东路 6 3920 20 22 崇三路 * 外环北路 —— 明一路 6 3075 20 23 崇七路 * 外环北路 —— 明一路 6 3230 20 小计 22 24 支路 东小港路 三沙洪路 —— 体育路 0 1607 10 25 秀山路 三沙洪路 —— 西门路 0 606 10 26 花鸟路 东门路 —— 鼓浪屿路 0 1103 10 27 玉环路(东段) 湄洲路 —— 鼓浪屿路 5 1055 10 28 明二路 * 崇三路 —— 外环东路 5 2930 10 29 明三路 * 鼓浪屿路 —— 外环东路 5 4112 10 30 明五路 * 湄洲路 —— 外环东路 5 4386 10 31 明六路 * 东门路 —— 崇七路 5 3145 10 32 明八路 * 崇三路 —— 明九路 5 3031 10 33 明十路 * 崇九路 —— 外环北路 5 1007 10 34 崇一路 * 外环北路 —— 明三路 5 2673 10 35 崇二路 * 外环北路 —— 崇三路 5 1886 10 36 崇四路 * 外环北路 —— 明四路 5 2087 10 37 崇六路 * 外环北路 —— 明一路 5 3168 10 38 崇八路 * 明五路 —— 明一路 5 1021 10 39 崇十路 * 明九路 —— 明一路 5 1990 10 小计 1.*注:为规划道路暂用名 (二)河道绿化 崇明新城总体规划,以水脉,以绿为基,形成崇明新城“一轴四湖,三水七园”的分布格局。 因此,沿河道绿化成为此次规划中的重点。 沿外环水系绿带主要以景观防护林带为。崇明新城绿地系统规划说明文本
相关推荐
下 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 200 万元(含) — 300 万元 4 300 万元(含)以上 6 2 企业资质 市级商品准入工程达标单位 3 提供相关资料 3 经营能力 500M2— 750 M2(含) 3 提供土地证、房产证或租赁协议、提供车辆行驶证或购置发票 750 M2— 1000 M2(含) 6 1000 M2 以上 9 车辆一台 2 2 台 4 3 台 6 4 台以上 8 4
一指节捏握在一起,曲腕 组织: ◎ 四路纵队,教师站中间, 教法:教授法,动作示范法 要求: 1,学生认真听动作要领和方法,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2,分组练习。 强 2 0 分 钟 结构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及要求 次数 强 度 时 间 基 本 部 分 二、游戏 手型猜拳 石头 =拳 掌 =布 剪刀 =勾 规则: ( 1) 四小组分组比赛, 1,2小组进行比赛, 3,4 小组进行比 赛。
理论学习小组活动为 有利契机,组织团员青年学习了《团章》,重温了 ******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光辉篇章,开展了人生观、价值观讨论,提高了青年对创建活动的认识。 为加强社会监督,团支部在本所挂号室对前来就诊的人员发放“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并承诺服务内容。 我们还在创建科室最显眼处将青年文明号成员名单和医务人员操作规范等规章制度进行公示,使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
回复处理机制。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援助,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增强公民法制意识。 注重公民权益维护,依法维护劳动者、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进城务工人员等合法权益。 推进基层 民主政治,加强党、群组织建设。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走私贩私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形成秩序规范、重信守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抓好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提升医疗、商业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