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规划内容摘要:

回复处理机制。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援助,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增强公民法制意识。 注重公民权益维护,依法维护劳动者、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进城务工人员等合法权益。 推进基层 民主政治,加强党、群组织建设。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走私贩私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形成秩序规范、重信守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抓好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提升医疗、商业零售、公交、公交枢纽、银行、邮政、电信、宾馆、旅行社、环卫、供电、燃气、交警、风景园林、物业服务、自来水、工商、税务、公安 1公安派出所等行业服务水平。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市民教育,维护各民族团结进步。 加强学校管理,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实现公共文化馆、博物 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丰富文体活动,加强文化广场建设,完善文体设施,推广科学普及。 倡导市民场所文明、 8 交通文明。 弘扬道德风尚,发挥见义勇为表彰、最美人物选树、好人好事评选、慈善捐助等道德实践的载体作用,注重道德模范培育、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 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和工作格局。 深化道德实践活动,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和以孝敬、友善、节俭、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童谣征集传唱活动。 加强 学校德育教育,让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爱学习、爱祖国、爱劳动”教育。 抓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注重未成年人校外阵地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加强网吧整治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关爱未成年人特殊群体。 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推进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建设、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和农村综合改造,促进生态产业和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 抓好节能降耗工作。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质量,建好无障碍通达体系。 优化公共场所秩序,建立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推进市容环境门责管理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属地管理和商家自律机制建设,加强交通秩序整治与管理。 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级和公共卫生水平。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救助与就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民生保障工作联动,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保障公共安全,加强主要公共场所和重点部位电子视频监控系统覆盖,提升社会面、重点单位及社区的 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加强消防隐患的整治。 9 做好安全生产、特种设备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监督与管理工作,加强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突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大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复杂地区综合治理力度,深化平安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绿化建设管理,抓好绿化与生态景观建设,强化对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以及行道树的养护和管理。 加强环境管理与环境质量检测,做好河道管理,提高 防洪排涝能力。 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 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与低碳节能改造。 完善土地资源规范管理。 普及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知识,引导人们公共场所禁烟、控烟,倡导节俭养德文明餐饮。 (三)“五类创建”活动 文明系列 “点”上 创建, 打牢 基层基础。 深化文明单位、生态文明村、文明小区创建,以便民助民乐民化民为着力点,提升创建水平,发挥文明系列创建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基础作用。 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共创美 好生活。 文明单位创建要广泛吸纳各类党政机关、窗口单位、“两新”组织等积极参与,注重单位文化建设、社会责任落实。 生态文明村创建要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抓好乡风文明和环境整治两个重点,发挥村级组织自治作用。 文明小区创建要着力创新社会管理、改善居住环境、完善社区服务,促进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提升。 10 生态文明走廊 “线”上 创建 ,提升整体形象。 推动“生态文明走廊”新三年创建行动向纵深发展,以沪崇苏大通道和陈海公路及延伸段、进镇道路、进村道路三级网络道路沿线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工程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整治乱埋乱葬 、乱扔乱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设置公益广告、道德文化墙、景观 小品、入村指示牌、沿线休闲驿站、低碳慢车道,丰富创建内涵,在环境影响人、人改造环境的良性互动中深化创建活动,努力打造整洁优美环境、安全畅通秩序、优质快捷服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