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宋)内容摘要:
节,以减少管路水头损失,节能降耗; b、保持集水池的高水位,可降低提升扬程; c、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 d、各台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 E、 控制阀门应进行月检,主检开启顺滑度 、密封胶圈是否有破损、注意启闭方式、开前通路检查; f、泵前应设置止回阀; ( 2)注意各种仪表指针的变化 例如,真空表、压力表、电流表、轴承温度表、油位表的变化。 若指针发生偏位或跳动,应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A 集水池的维护 因为污水流速 的 减慢, 泥砂可能沉 到集水池池底。 定期清洗时,应注意人身安全。 清池前,应首先强制排风, 进行仪器和生物检测 达到安全部门规定的要求后,人方可下池工作。 下池后仍应保持一定的通风量。 每个操作人员在池下工作时间不可超过 30min。 b 做好运行记录 每班应记录的内容有:主要仪表的显示值, 各时段水泵投运的台 编 号,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结果。 初 沉淀池的运行管理 运行操作人员应观察并记录反应池矾花生长情况,并将之与以往记录资料比较。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例如: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细小,水体浑浊。 且不易沉淀,则说明混凝剂投药是不够。 若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较大但很松散,沉淀池出水异常清澈,但是出水中还夹带大量矾花,这说明混凝剂投药量过大,使矾花颗粒异常长大,但不密实,不易沉淀。 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入流污水水质的检验,并定期进行烧杯搅拌试验。 通过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种类,改变 混凝剂投药量,改变混合过程的搅拌强运营 /维护方案 地铁五号线宋家庄停车场污 水站 18 度等,来确定最佳混凝条件。 例如:当水量或水中 SS 浓度发生变化时,应适当调整混凝剂投药量;当入流污水水温或 PH 值发生变化,可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来提高混凝效果;当入水中有机性胶体颗粒含量变化,亦应及时调整混凝剂或助凝剂。 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时,应定期测试计算混合区的搅拌梯度 (G)核算其有问题时应用时调整搅拌设备转速或调节入流水量。 采用管道混合或采用静态混合器混合时,由于流量减少,流速降低,会导致混合强度不足。 对于其他类型的非机械混合方式,也有类似情况,此时应加强运行的合理调度 ,尽量保证混合区内有充足的流速。 对于水力式絮凝反应池亦一样,应通过流量调整来保证其水流速度。 应 定期清除絮凝反应池内的积泥,避免反应区容积减少,池内流速增加使 时间缩短,导致混凝效果下降。 反应池末端和沉淀池进水配水墙之间大量积泥,会堵塞部分配水孔口,使孔口流速过大,打碎矾花,沉淀困难。 此时应停止运行清除积泥。 沉淀池应合理确定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操作人员应及时准确排泥。 否则沉淀池内积存大量污泥,会降低有效池容,使沉淀池内流速过大。 应加强巡查,确保沉淀池出水堰的平整。 否则沉淀池出水不均匀造成 池内短流,将破坏矾花的沉淀效果。 应经常观察混合、反应排泥或投药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发生故障则及时更换报修。 定期清洗加药设备,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池壁,防止藻类滋生。 定期标定加药计量设施,必要时应予以更换,以保证计量准确。 1加强对库存药剂的检查,防止药变质失效。 对硫酸亚铁尤其应注意。 用药应贯彻“先存后用”的原则。 1配药时要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制度,必须带胶皮手套以及其他劳动保护措施。 1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 生化曝气池及二沉池的运行与管理 (一 ) 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 统的运行管理 运营 /维护方案 地铁五号线宋家庄停车场污 水站 19 经常检查与调整曝气池配水系统和回流污泥的分配系统,确保进行各系列或各池之间的污水和污泥均匀。 经常观测曝气池混合液的静沉速度、 SV 及 SVI,若活性污泥发生污泥膨胀,判断是存在下列原因:入流污水有机质太少,曝气池内 F/M负荷太低,入流污水氮磷营养不足, PH 值偏低不利于菌胶团细菌生长;混合液 DO 偏低;污水水温偏高等。 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泥膨胀。 经常观测曝气池的泡沫发生状况,判断泡沫异常增多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及时清除曝气池边角外飘浮的部分浮渣。 定期检查空气 曝气 器的充氧效率,判断空 气 曝气 器是否堵塞,并及时清洗 ,本站内使用的聚氯乙烯穿孔曝气管。 注意观察曝气池液面翻腾状况,检查是否有 空气曝气 器堵塞或脱落情况,并及时更换。 每班测定曝气池混合液的 DO,并及时调节曝气系统的 溶解 氧量,或设置空气供应量自动调节系统。 注意曝气池护栏的损坏情况并及时更换或修复。 经常检查并调整二沉池的调节 设施,使进入各池的混合液均匀。 经常检查并调整出水堰板的平整度,防止出水不均 匀 和短流,及时清除挂在出水堰板的浮渣。 1 及时检查浮渣斗排渣情况并经常用水冲洗浮渣斗。 1 及时清除出水槽上生物膜。 1 经常检测出水是否带走微 小污泥絮粒,造成污泥异常流失。 判断污泥异常流失是否有以下原因:污泥负荷偏低且曝气过度, 入流污水中有毒物浓度突然升高细菌中毒 ,污泥活性降低而解絮,并采取针对措施及时解决。 1 经常观察二沉池液面,看是否有污 泥 上浮现象。 若局部污泥大块上浮且污泥发黑带臭味,则二沉池存在死区 即气 曝气盲区和搅拌绕流盲区 ; 若许多污泥块状上浮又不同上述情况,则为曝气池混合液 DO运营 /维护方案 地铁五号线宋家庄停车场污 水站 20 偏低,二沉池中污泥 产生 反硝化 作用。 应及时采取针对措施避免影响出水水质 恶化和腐化。 1 一般每年应将二沉池放空检修二 次,检查水下设备、管道、池底与设备的配合等是否出现异常, 并及时修复。 1 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每班应测试项目:曝气混合液的 SV 及 DO(有条件时每小时一次或在线检测 DO)。 每日应测定项目:进出污水流量 Q,曝气量或曝气 风 机运行台数与状况,回流污泥量,排放污泥量 , 进出水水质指标: CODcr、 DOD SS、 pH/d3值 ;污水水温 ℃ ; 活性污泥生物相。 每日或每周应计算确定的指标:污泥负荷 F/M,污泥回流比 R,二沉 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和固体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 消毒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紫外线消毒 系统可由若干个独立的自外灯模块组成,且水流靠重力流动,不需要泵 、管道以及阀门。 灯管布置要求灯管排列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呈水平排列,且保证所有灯管互相平行和间距一致,灯管轴向与水流方向垂直的布局不予采用。 所有灯管和灯管电极应保证完全浸没在污水中,正负两极应由污水自然冷却以保证在同温下工作。 处理过程中绝对保证使操作人员与紫外线辐射保持有效隔离。 紫外线消毒 技术的灯管设备、外罩密封石英套管等核心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紫外线消毒 设备 运行维护 简单。 紫外线消毒 灯管能连续工作几个月 (5 个月 )不会发生生物淤积、结垢和固体沉积等现象,减轻了设备维护的负担。 只有 波长在 253nm一 260nm范围内的紫外线才具有强的消毒作用,而其它波段的紫外线不具有有效的消毒作用,因此,对制造灯管设备的技术要求很高。 紫外线消毒 效果与 UV 一 C 的剂量成正比关系,剂量太低对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较差,且还有修复现象 (光修复和暗修复 ),但是如果紫外线的剂量太大就会造成浪费。 因此,合理控制紫外线的剂量十分重要。 当遇到水质污运营 /维护方案 地铁五号线宋家庄停车场污 水站 21 染临时加重时,可以降低流量、延长紫外线照射时间的方法提高消毒效果,反之亦然。 水体中的生物群、矿物质、悬浮物等容易积聚在灯套管表面,影响紫外光的透出而影响 UV – C 的消 毒效果。 因此,需要设计特殊的附加机械设备来定期清洗灯套管。 水的色度、浊度和有机物、铁等杂质都会吸收紫外线而降低紫外线的透过强度,从而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果。 因此,在污水进入紫外消毒器以前需要有其它预处理设备,以此提高 紫外线消毒 器的消毒效果。 流量计量装置的运行管理 现在污水处理厂 站 常用的污水水量计量装置分为两类。 一类是明渠式的计量设备,如巴氏计量槽、薄壁堰 ; 另一类是管道式计量设备,如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第五章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运行调度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调度 在 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调度,对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确定投运 曝气池 、二沉池的量级、曝气 风机 台数 ,以及多大的 污水回流能力,每天要排放 污泥 量。 运行调度方案可按以下程序编制: ( 1) 确定水量和水质 ( 2) 确定有机负荷 F/M ( 3) 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 MLVSS ( 4) 确定曝气池 (分单级和多级) 的投运数量 ( 5) 核算曝气时间 ( 6) 确定鼓风机投运台数 ( 7) 确定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 ( 8) 确定回流比 活性污泥系统的控制周期问题 运营 /维护方案 地铁五号线宋家庄停车场污 水站 22 污水 处理厂 站 对活性污泥系统很难做 到时时刻刻进行调控。 曝气系统应实时控 制;回流比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检查核算;排泥量亦 可在 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核算。 当进入污水量发生变化或水质突变时,应随时采取控制对策,或重新进行运行调度。 异常问题对策 由于工艺控制不当,进水水质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变化等原因会导致污泥膨胀、生物相异常 、污泥上浮、生物泡沫等生物异常现象,各厂站 运行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遇到以上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情况。 污泥膨胀问题: a、发生污泥膨胀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污泥膨胀的种类及形成原因,分析膨胀的存在条件及成因。 着重分析进水氮、磷营养物质是否足够,生化池内 F/M、 PH、溶解氧是否正常,进水水 质、水量是否波动太大等因素。 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B、由于临时原因造成的 污泥膨胀问题,采取污泥助沉法或灭菌法解决; c、 由于工艺运行控制不当原因造成的 污泥膨胀问题,根据不同因素采取相应工艺调整措施解决; 生、化 泡沫问题 a、发生 泡沫 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 泡沫 的种类及形成原因,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B、化学 泡沫,采取水冲或加消泡剂解决。 C、 生物 泡沫,增大排泥,降低污泥 泥 龄, 随时检测水温 预防为主。 污泥上浮问题 a、 污泥上浮广义上指污泥在 沉 淀池内上浮,在运行管理中,专指 污 泥在二沉池内发生酸化或反硝化导致的污泥上浮。 B、 酸化污泥上浮,采取及时排泥的控制措施。 C、硝化污泥上浮,采取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降低污泥 泥 龄, 对底泥的应急时排出, 控制硝化的控制措施。 污泥压滤 机的运行管理 a、经常检测 压滤 机的脱水效果,若 发现分离液(或滤液)浑浊,固体运营 /维护方案 地铁五号线宋家庄停车场污 水站 23 沉淀 率下降,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措施予以解决。 B 经常观测污泥脱水效果,若泥饼含固量下降,应分析情况采用针对措施解决。 C 经常观察污泥脱水装置的运行状况,针对不正常现象,采取纠偏措施,保证正常运行。 D 每次压泥 应保证 污泥压滤 机的足 够冲洗时间,当 压滤机停 机时,机器内部及周身冲洗干净彻底, 滤布 保证清洁,降低恶臭。 否则积泥干后冲洗非常困难。 E 按照 压滤 机的要求,经常做好观察和机器的检查维护 ,着重保养油泵和传动系。 F 经常注意检查 压滤 机易磨损情况,必要时予以更换。 G 及时发现 压滤 机进泥中泥 砂 粒对滤 布 的磨损 情况,损坏严重时应及时更换。 H 作好分析测量记录。 第六章 车辆段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 车辆段污水处理 设备管理概述: 一、 设备管理内容 污水处理站 的所有设备都有它的运行、操作、保养、维修规律,只有按照规定的工况和运转规律,正确 地操作和维修保养,才能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同时,机械设备在长时期运行过程中,因摩擦、高温、潮湿和各种化学效应的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零部件的磨损、配合失调、技术状态逐渐恶化、作业效果逐渐下降,因此还必须准确、及时、快速、高 质量地拆修,以使设备恢复性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之,对污水处理站 来说,设备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使用好设备 各种设备都要有操作规程,规定操作步骤。 设备操作规程主要根据设备制造厂的说明书和现场情况相结合而制定。 工人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宋)
相关推荐
槽每 20延米应有 l点; 其它项随意抽查 6 注浆地基 原材料检验, 注浆体强度, 地基承载力 , 各种注浆 材 料称量误差, 注浆孔位, 注浆孔深, 注浆压力 (与设 计参数比 ) 方法 :见证取样: l、 2 实测: 7 数量 : 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 3点; 1000 m2以上工程,每 l00 m2至少应有 l 点; 3000 m2以上工程,每 300 m2至少 有一点
中任职; 岗位资格证书,其证书应能通过互联网查询真伪,或提供由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证书真实性证明。 省外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地(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施工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无在建工程证明 ; ; ; 13. 外省企业须具备有效入湘施工登记证及先导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入湘施工登记证核查登记表; 准。 类似工程经验证明资料提供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及由建设方
5mm以内。 引桩的测投 由于龙门板需用较多木料,而且占用场 地,使用机械挖槽时龙门板更不易保存。 因此可以采用在基槽外各轴线的处长线上测设引桩的办法,作为开槽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轴线位置的依据。 即使采用龙门板,为了防止被碰动,也应测设引桩。 在施工中,引桩是向上层找测轴线的依据。 引桩一般钉在基坑开挖边线 4m 以外的地方,在施工中,为便于向上投点,应在较远的地方测定,如附近有固定建筑物
E、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与垛的水平间距不得小于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的方面,描述正确的是: ABCDE。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D、班组长; E、岗位工人 《脚手架工程》 DGJ32/J37—2020 规定:脚手架应按以下规定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AC。 A
:办公 (60~ 100)W/ m2;商业(会所) (100~ 150)W/ m2。 零散居民用户 零散居民用电容量按照每户不小于 8kW 确定。 低压电力用户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容量即为该户接装在电能计量装置内的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容量( kW)的总和,其中也包括已接线而未用电的设备。 设备的额定容量是指设备铭牌上标定的额定kW 数。 如果设备铭牌上标有分档使用,有不同容量时,应按其中最大容量计算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 流量单位 m3/s △ t=1h P(%) 1 2 5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表 邻近工程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对照表 工程名称 及所在地 石城 杉子坑 石城 磜 下 石城 九 磜 石城 嶂背 石城 江头 备注 集水面积 (km2) 设计暴雨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