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办公 (60~ 100)W/ m2;商业(会所) (100~ 150)W/ m2。 零散居民用户 零散居民用电容量按照每户不小于 8kW 确定。 低压电力用户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容量即为该户接装在电能计量装置内的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容量( kW)的总和,其中也包括已接线而未用电的设备。 设备的额定容量是指设备铭牌上标定的额定kW 数。 如果设备铭牌上标有分档使用,有不同容量时,应按其中最大容量计算;如果设备上标明的是输入额定电流值而无额定容量值时,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其 用电 容 量: 单相设备: Pe = Ue Ie cos∮ 式中: Ue —— 额定电压( kV); Ie —— 额定电流( A); cos∮ —— 功率因数。 三相设备: Pe = Ue Ie cos∮ 式中: Ue —— 额定电压( kV); Ie —— 额定电流( A); cos∮ —— 功率因数。 注 :如果设备铭牌上标出的额定容量是马力,应折算成 kW值。 高压用户用电容量的确定方法。 一般规定 用户办理申请用电手续时,应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该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规模、总体规划,依照本期、近期( 1~ 5 年)、远期( 5 年以上)等各期 的 用电容量确定该工程建设项目总用电容量,并依此确定该工程项目总体供电方案。 在总体供电方案的框架下,按照用户申请的本期和近期用电( 申请 )容量确定接入工程的供电方案。 供电方案中所确定供电电源点的建设和接入工程,应一次性建设。 并留有 远期用户用电发展的余地。 用户受电工程可按工程建设进度分期同步建设。 高压电力用户的用电容量即为该户接装在与高压供电系统直接联系的所有变压器、 高压电动机等用电设备 容量( kV A)的总和,包括一切冷、热备用和运行的设备。 居住区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居住区用电负荷配置系数的确定 居住区用电负荷配置系数是根据居住区内居民住宅总户数的多少来确定,户数越少则配 置系数选择越大,户数越多则配置系数选择相应递减,但最少不得小于 ,即配电变压器安装容量应按不小于 的配置系数进行配置。 居住区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居住区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在满足低压供电半径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居民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以利于今后增容。 配电变压器容量应 靠近负荷中心 , 宜采用容量为 315kV•A~500kV•A 的配电变压器。 油浸式变压器的容量选择最大不应超过 630kV•A,干式变压器的容量选择最大不应超过 1000kV•A。 电力用户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用电负荷密度法 供电方 应根据当地的用电水平,经过调查分析,确定当地的负荷密度指标。 不同用户负 10 荷密度指标参照本规范 的规定。 需用系数法 根据用户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负荷特性和行业特点在实际用电负荷下的需用系数求出计算负荷,并考虑用电设 备使用时的各种损耗等因 素 ,以及国家规定用户应达到的功率因数 值 和用户实际自然功率因数,来确定变压器的容量。 即 : S = Pj / COS∮ =Σ PeKd / COS∮ 式中: S —— 视在功率( kV•A) Pj —— 计算负荷( kW) Kd ———— 需用系数 cos∮ —— 用户的平均功率因数 Σ Pe —— 用户需用设备容量总和( kW) 常见的几种工业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见表 1。 表 1 工业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 用电设备名称 电炉 炼钢 转炉 炼钢 机床加工 机械制造 纺织机械 毛纺机械 面粉加工 榨油机 需用系数 ~ ~ ~ ~ ~ ~ 8 接入工程方案 一般规定 对用户供电电源点的选择,应根据用户的用电性质、用电容量、用电需求,结合各地电网规划、当地供电条件,按照安全、经济、就近、可靠四项原则综合确定。 当有多个可选的 电源点 时,应进行 技术经济比较 后 确定。 接入方案典型设计示例 见附录 A。 对用户电源的接入方式,应根 据区域 整体 规划 以及电力 通道因素,综合考虑架空线、电缆的选择。 杆(塔)的选型要与城市环境相协调;杆(塔)的设计应考虑到配电网发展的分支线和配电变压器的 T 接,并有利于带电作业。 架空线路接入的,其终端杆(塔)一般应设置在用户厂区(居住区)的围墙外。 电缆工程敷设方式,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且按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 并 应符合 GB50217 的 规定。 架空线 路 供电的双电源用户,其供电电源不宜取自同杆架设的两回线路。 对具有谐波 源 的用户,其在供电系统中的谐波电压和在供电电源点注入的谐波电 流允许限值应符合 GB/T14549 的规定 ; 对波动负荷用户所产生的电压变动和闪变在供电电 源点的限值应符合 GB/T12326 的规定 ; 110kV、 220kV 用户应符合本 规范 、 的规定; 35kV 及以下用户应符合 DGJ32/J14 的相关规定。 非线性负荷用户应委托有资质 的 专业机构出具非线性负荷设备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评估报告(其中大容量非线性用户,须提供省级及以上专业机构出具的电能质量评估报告)。 并应依据经评 审的电能质量评估报告,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同步达标”的原则,在供电方案中明确治理措施。 具有冲击负荷﹑波动负荷、非对称负荷的用户,宜采用由电力系统变电 站 新建线路 或提高电压等级供电的方式。 供电电源点的确定 供电电源点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源点应具备足够的供电能力,能提供合格的电能质量,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 11 确保电网和 用户变电所 的安全运行。 对多个可选的电源点选择,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应根据用户的负荷性质和用电需求,来确定电源点的回路数和种类,满足用户的需求,保证可靠供电。 应根据城市地形、地貌和城市道路规划要求就近选择电源点, 线路 路径应短捷顺直,减少 与 道路 的 交叉,避免近电远供、迂回供电。 一级负荷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重要 用户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二级 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 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 6kV 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 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 100%的二级负荷。 三级负荷的用户由单电源供电。 由两回及以上供配电线路供电的用户,宜采用同 等 级电压供电。 但根据各负荷等级的不同需要及地区供电条件,亦可采用不同电压等级供电。 同时供电的两回及以上供配电线路中 一回路中断供电时,其余线路应能承担 100%一 、 二级负荷 的供电。 低压用户电源点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就近 接入低压 配电网。 低压 用户选择电源点时, 宜采取下列措施,降低 电源 系统 负荷 的不对称度 : a) 由地区公共低压电网供电的 220V 照明负荷, 除单相变压器供电外, 线路电流 在 80A及以下 时,可采用 220V 单相供电; 在 80A 以上 时,宜 采用 220V/380V 三相四线制供电。 b) 220V 单相 或 380V 二 相用电设备接入 220V/380V 三相系统时,宜使三相平衡。 居住区电源点的选择应符合 DGJ32/J11 的规定。 110kV、 220kV 用户接入方式 110kV、 220kV 用户供电接入系统,需遵循 SD13 DL 755 等有关技术规范 的规定 , 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进行接入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并根据 我 省及各地市电网规划与项目前期管理办法、营销业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可行性研究 的 评审。 110kV、 220kV 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应根据用户的负荷性质和分级,用科学的负荷预 测方法,对用户的本期、近期和远期(规划)等各时期 的负荷进行合理、科学的预测分析确定。 110kV、 220kV 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应 满足安全、经济、合理、可靠的原则,根据 全省及各地 市 电网现状,与电力系统短期( 5 年以下)、中期( 5~ 15 年)和长期( 15~ 30年)规划相符合,其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应满足 GB l2325 的 规定 ,供电系统应满足系统安全 、稳定原则。 在各地区电力系统主力电源接入系统方案和主网架已经确定的基础上,对 110kV、220kV 用户接入系统 的 可行性研究,应进行多方案(两个及以上)设计比较。 在符合电网和各地发展规划的前提 下,对接入路径、线路采用方式进行分析和选择,计算系统潮流、调压及短路电流,论证接入系统合理的电压等级,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 110kV、 220kV 用户变电所的电源接入点 、 接入路径、方式、系统接线方案及需配置的无功补偿容量。 对有特殊负荷(如电气化铁路单相整流型负荷、轧钢冲击负荷等)用户,可能会引 12 起公共电网产生负序、谐波和电压波动、发电机组功率振荡,必须研究其对公共电网的电能质量影响,提出解决措施 和解决 方案,在满足 GB1232 GB/ T14549 标准的条件下,方可接入系统。 对有自备电厂的 110kV、 220kV 用户,其电厂接入系统方案还需根据相关规定 进 行 评审。 35kV 用户接入方式 35kV 用户接入系统可通过 35kV 杆(塔)、 35kV 电缆分支箱或电力系统变电站 35kV 开关间隔采用架空线、全电缆、架空线-电缆方式接入。 用户变电所毗邻厂区围墙的,如供电线路为架空线时,其进线段宜采用短捷、顺直 的架空线方式接入用户变电所的进线隔离装置;远离厂区围墙的通过终端杆(塔)采用进户电缆方式接入。 采用电缆线路接入的,可采用下列方式之 一。 直接接入进线隔离装置。 接入户内式变电所的穿墙套管的户外侧。 接入户内式变电所内的电缆小室。 采用架空线方式接入的,其用户变电所型式为户内式、半户内式、露天式时,不 宜将架空避雷线接至变电所的建筑物外墙或户外配电装置的构架上。 通过电力系统变电站 35kV 开关间隔接入的用户,其接入间隔的建设标准应符合该变 电站的建设要求。 单台变压器容量为 400kV•A 及以下的用户户外简易变电所,宜采用架空线方式 接 入。 10kV 用户接入方式 10kV 用户接入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通过配电所、环网柜、电缆分支箱接入时,宜采用全电缆方式接入。 b) 通过系统变电站 10kV 开关间隔接入的,应根据各地的城市规划和各地配电网的 规划,采用经济合理的方式接入。 c) 通过 10kV 杆(塔)的,采用架空线或架空线-电缆线路的方式接入。 市中心繁华街道、人口密集地区、高层建筑区、污秽严重地区及线路走廊狭窄,架 设裸导线线路与建筑物间的距离不能满足 DL/T5220 规定时, 10kV 用户接入的架空配电线路应采用 绝缘导线。 接入 工程项目在城区需要采用电缆线路供电的,应根据各地配电网规划要求,并结 合供电线路路径上负荷点的预测,在适当地点设置若干个配电所、环网柜。 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或用电负荷较大的用户及繁华地区、街道狭窄 、 架空线路走 廊难以解决的地区 应 采用电缆线路接入。 配电所、环网柜接线方式 配电所宜 由 两回路 及 以上电源接入。 配电所接入系统 有以下几种 方式 : a)双 T 接入主干网。 b)环入主干网。 c)二路环入主干网、一路由若干配电所共用一回备用电源线(二 供一备式)。 配电所一般可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该接线型式适用于 2进 6~ 8 回出线的中型配电所和 2 进 8~ 12 回出线的大型配电所;对于小型配电所采用单母线接线;对于采用二供一备接入系统的配电所应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接线。 环网柜不宜大于四个单元,一般采用单母线接线。 对于 10kV 电缆线路, 当 有多路小容量负荷 T 接时,可选择电缆分支箱。 分支箱馈出回路不宜超过 4 单元。 13 通过电力系统变电站 10kV 开关间隔接入的用户,其接入间隔的建设标准应符合本 变电站的建设要 求。 双电源用户可从开闭所、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取两回线路供电。 采用架空线路供电 时,应符合 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 对有自备发电机并网的用户,在确定接入系统方案时,应 根据 相关规定 进行评审。 居住区接入方式 10kV 接入 居住区电源接入的回路数应符合 DGJ32/J11 的规定。 居住区电源,宜经前置环网装置接入,并预留一个以上的环网间隔。 前置环网装置包括配电所、环网柜等。 前置环网装置位置,应设在居住区附近或毗邻居住区围 墙。 居住区电源接入方式,应根据居住区的面积、用电负荷。江苏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
相关推荐
E、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与垛的水平间距不得小于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的方面,描述正确的是: ABCDE。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D、班组长; E、岗位工人 《脚手架工程》 DGJ32/J37—2020 规定:脚手架应按以下规定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AC。 A
节,以减少管路水头损失,节能降耗; b、保持集水池的高水位,可降低提升扬程; c、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 d、各台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 E、 控制阀门应进行月检,主检开启顺滑度 、密封胶圈是否有破损、注意启闭方式、开前通路检查; f、泵前应设置止回阀; ( 2)注意各种仪表指针的变化 例如,真空表、压力表、电流表、轴承温度表、油位表的变化。 若指针发生偏位或跳动,应查明原因
槽每 20延米应有 l点; 其它项随意抽查 6 注浆地基 原材料检验, 注浆体强度, 地基承载力 , 各种注浆 材 料称量误差, 注浆孔位, 注浆孔深, 注浆压力 (与设 计参数比 ) 方法 :见证取样: l、 2 实测: 7 数量 : 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 3点; 1000 m2以上工程,每 l00 m2至少应有 l 点; 3000 m2以上工程,每 300 m2至少 有一点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 流量单位 m3/s △ t=1h P(%) 1 2 5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表 邻近工程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对照表 工程名称 及所在地 石城 杉子坑 石城 磜 下 石城 九 磜 石城 嶂背 石城 江头 备注 集水面积 (km2) 设计暴雨 (mm)
结合修理 厂实际, 6 月 5 日,由修理厂书记讲解了“汽车维修车间安全教 育”专题知识。 活动期间,宣讲安全口号 30 条, 22 人受到了教 育。 二是突出了安全常识与技能的培训,打牢了安全生产基础。 修理厂组织了全员进行了收看媒体上的安全生产节目、警示片 等,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教育 ,广泛开展以“学标准、讲规范、反 三违”为主题的岗位大练兵活动。 期间,修理厂组织各类安全、 岗位技能培训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