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_图文内容摘要: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 流量单位 m3/s △ t=1h P(%) 1 2 5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表 邻近工程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对照表 工程名称 及所在地 石城 杉子坑 石城 磜 下 石城 九 磜 石城 嶂背 石城 江头 备注 集水面积 (km2) 设计暴雨 (mm) 均值 110 110 110 137 110 Cv Cs/Cv 洪峰流量(m3/s) 及模 系 数 200 年一遇 116 M Q=Q/F2/3 洪峰模数 38 20 年一遇 洪峰模数 一次洪量(万 m3) 及模数 200 年一遇 127 Mw=W/F 洪量模数 20 20 年一遇 洪量模数 河道 加权平均坡降 坝址施工设计洪水 (1)施工导流标准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每年 4~ 9月为汛期, 10~ 2月为枯水季节,因此施工期选择 10月至次年 2月。 施工导流标准选择相应时段 5年一遇洪水。 分析了枯水期( 10月~次年 2月)相应时段 3年一遇洪水与 5年一遇洪水成果各一个, 本工程 选用 枯水期( 10 月~次年 2 月) 5年一遇洪水成果。 ( 2)计算方法与成果 因水库流域内无实测流量资料, 根据工程 邻近的、位于宁都县会同乡的桥下垄站( F=,有 1982~ 2020 年的实测流量资料), 采用其实测洪水系列,按不跨期的原则独立选样,统计相应枯水期( 10月~次年 2 月)最大流量,按流域面积比的 2/3 次方转换到坝址,用频率法计算分期设计洪峰流量 ,经计算, 江头 水库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见表 ,采用相应时段( 10~ 2月)分期设计洪水成果。 19 表 江头 水库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 P( %) Q(m3/s) 时 段 10 20 50 11 月 ~次年 2月 分期设计洪水过程线据坝址相应频率设计洪水过程线 采用同倍比缩放,见表 表 坝址分期( 10~ 2月)设计洪水过程线 T △ t=(h) P(%) 20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由于工程坝址下游无实测水位流量资料,本阶段根据坝址下游溢洪道出口段实测纵、横断面及河床比降等资料,采用水力学计算方法求得坝址水位流量关系。 水面比降,根据本次实测确定,河床糙率则根据 河床组成,岸壁特性、水流流态等因素综合选定在 ~。 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表 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表 Z(m) Q(m3/s) 0 水 雨情动态监测系统 江头 水库位于 琴江 支流 罗陂 河 上 ,控制集水面积 ,水库总库容 万 m3。 为实现小( 2)型水库的雨情、水情、 水位和视频采集规范化,自动化,为决策和灾害评价等提供准确的、科学的依据,根据有关规定,建立 江头 水雨情动态监测 21 3 工程地质与工程质量 绪言 江头水库位于石城县南部屏山镇境内,距县城约 26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总库容 万 m3,正常蓄水位 ,设计灌溉面积 1200 亩。 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坝下涵管组成。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等综合效益的小( 2)型水库。 水库原施工质量及历次加固情况 工程于 1974 年 10 月动工兴建, 1975 年 5月基本建成投入使 用。 由于工程修建时采用人工填土夯实,坝体土料及施工质量较差。 工程运行 30 余年来,据水库管理人员反映及现场查勘,工程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如斜卧管及坝下涵管浆砌石砂浆老化、破损、漏水严重;坝脚长年有水渗出;溢洪道右边墙浆砌石裂缝严重, 出口无消能防冲设施,下泄水流迂回直冲坝脚。 地质勘察工作已有成果、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为查明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满足本工程初步设计的要求,受石城县水利局的委托,我们于 2020 年 5 月对枢纽建筑物进行地质勘测工作,对水库地质资料进行了复核,分析了枢纽建筑物存在的问题 与隐患,并对天然建筑材料进行了调查、取样等试验工作,完成勘测项目及工作量见下表。 表 完 成 项 目 及 工 作 量 统 计 表 工 作 项 目 单 位 工 作 量 备 注(比例) 枢纽区地形图测量 km2 1 : 500 地质平面测绘 km2 1 : 500 地质剖面测绘 m/条 285/3 1 :250 坑探 m/个 6/4 坝体原状土取样及试验 组 4 坝体扰动土取样及击实试验 组 1 天然建筑材料调查 处 2 22 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依据、技术标准及参考资料如下: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SL299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28799);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L5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 DL/T 50502020);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L31— 2020)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程》( GB50026— 93)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 50218—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赣州幅); 《江西省重点小( 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及审批导则》。 库坝区区域地质概况 库坝区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 库区属丘陵侵蚀剥蚀地貌,周边山体山顶海拔高度一般为 500~600m,库区较开阔,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山坡自然坡度 20~ 40176。 ,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库区主河床延伸较平直,总体流向由南西往北东,河谷多呈 “ v”型。 库区内植被发育较好,崩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 坝址区两岸地形较对称,山顶海拔高度一般为 300~ 320m,山坡自然坡度 30~ 35176。 ,河流总体由南西往北东流经坝址,至下游约 100m处河流近似拐向北方向,河道较弯曲,原始河床宽约 5m左右。 地层岩性 库坝区出露地层岩性主要有震旦系变质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震旦系( Z):岩性为变质砂岩夹砂质板岩,薄层状,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分布于整个库坝区。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Q):主要有冲积层和坡残积层,冲积层主要由砂壤土夹砾石组成,结构较松散,厚度较薄,不连续分布于库坝区河床两岸阶地及河床内;坡残积层主要由含砂粘土、碎石土组成,可塑或稍密状,厚度变化较大,不连续分布于库坝区的两 岸山体缓坡及 23 沟谷处。 其中坝区出露地层岩性有震旦系( Z)变质岩、第四系冲积层( Q4al)、坡残积层( Qeldl)。 震旦系变质岩:岩性为变质砂岩夹砂质板岩,黄褐色,变余结构,薄层状,岩层产状 NE5176。 /SE∠ 20176。 ,单斜构造,为硬质岩,分布于整个枢纽区;第四系冲积层主要为含泥砂砾石层,厚度 1~ 2m 左右,主要分布于原始河床内;坡残积层主要由含砂粘土、碎石土组成,厚度 1~ ,主要分布于两岸山坡沟谷及缓坡处。 地质构造与地震 据区域地质资料,库坝区内大的地质构造不发育,无活动性及区域裂通过,区域构造 较稳定。 坝区地质构造不很发育,主要表现为节理裂隙,据地表测绘主要发育以下两组节理裂隙:①剪性裂隙,产状为 NE25176。 ~ 30176。 /NW∠ 70176。 ~ 75176。 ,面较平直,延伸较长,多呈闭合状, 3~ 5条 /m,左、右两岸均有发育;②剪性裂隙,产状为 NW288176。 /SW∠ 75176。 ~ 80176。 ,裂面较平直,微张,无充填, 3~ 4条 /m,局部较密集,在左右岸均有发育。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查得,库坝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 ,相应地震烈度等于 6度,工程可不进行抗震设防。 水文地质条件 库坝区基底 岩性为震旦系变质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类型有裂隙潜水和孔隙潜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松散堆积层中,含水量随季节和库水位等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向地势低洼的沟谷及库内排泄。 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裂隙中,含水量较贫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或孔隙水补给,沿裂隙面或断层破碎带向沟谷及河床排泄。 据同地区类似工程水质简项分析成果表明:库水一般对砼具有一般酸性型弱腐蚀性和重碳酸型中等腐蚀性;库水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库水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岩体风化情况 24 风化带的划分是根据岩石的颜色、结构变化情 况、构造发育程度和锤击声音等来判别。 据地表测绘,库坝区岩体普遍存在风化现象,其风化程度主要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以面状风化为主。 据坝区平面地质测绘,坝区岩体存在风化现象,大部分山坡上覆盖有薄层残坡积层,局部全~强风化基岩裸露。 左、右两岸山坡上部岩体呈强风化状,下部呈弱风化状;河床段岩体上部以强风化状为主,风化厚度变化不大。 岩体全风化层已完全风化成砂土状,浅黄色,原岩难辨,呈稍密状,性状差;强风化层岩石呈黄褐色,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性状较差,强度较低。 弱风化层岩石呈黄褐色或青灰色,裂隙较发育,多 呈闭合状,性状较好,强度较高。 坝区岩(石)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坝区岩性主要为变质砂岩夹砂质板岩,属硬质岩类,现据坝基岩体特征,综合评定坝区坝区强风化岩体为 V~ IV 类,弱风化岩体为IV~Ⅲ类。 该工程兴建时未经正规设计,无勘测资料和坝基岩体(石)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建议值。 本次勘测坝区岩石未取岩样作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现据坝区岩体的实际情况,参照本地区同类岩体工程经验类比分析,综合提出本工程坝区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如下表 ,供设计选用。 表 坝基岩(石)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 岩石名称 项 目 名 称 变质砂岩夹板岩 全 风化 强风化 弱风化 容重( KN/m3) 湿抗压强度 (MPa) 20 40 弹性模量 (Gpa) 3 9 岩体抗剪 (断)强度 ƒ ƒ′ 0..50 C ′(MPa) 砼 /岩抗剪 (断)强度 ƒ ƒ′ C ′(MPa) 承载力标准值 fk(KPa) 350 1600 5000 25 水库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水库渗漏 库区内地质构造较发育,岩性为 震旦系变质岩 ,库区周边山体较雄厚,现状无低矮垭口和深切邻谷,地下分水岭与地形分水岭相近,最低分水岭高程远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且库内无区域性或活动性断裂通过,因此水库无大的渗漏之忧。 库岸稳定 库区两岸山坡坡度 30176。 ~ 35176。 ,植被发育较好,未发现有大的不利结构面组成不稳定岸坡,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建库运行已多年,库岸总体较稳定。 近坝库岸两岸自然坡度 30~ 35176。 ,库岸植被发育较好, 岸坡岩体中未发现有大的不利构造面及其组合,未发现有明显的崩塌及滑坡现象,近坝库岸总体稳定。 水库浸(淹)没 库区内无重要工矿企业、城镇、居民点、公路、输变电线路及通讯线路受到浸没影响,仅有少量农田耕地受淹,建库时已作处理,水库正常蓄水后无新增浸淹没损失。 水库淤积 库区内为山体植被发育较好,但库内离大坝 150m 处有大型采石场,固体迳流来源增加,库区淤积加重。 枢纽建筑物工程质量与地质条件评价 大坝工程质量评价 据本次勘测现场检查及实测:大坝 为粘土心墙土坝,坝顶高程为~ ,坝顶长约 左右,坝顶宽约 ~ ,上游坝坡不平整,坝坡坡比为 1: ,块石护坡,护坡块石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厚约 20~ 30cm 左右,块径 20~ 30cm,冲刷较严重,局部无护坡块石,块石堆砌不紧密,护坡块石与坝。江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_图文
相关推荐
:办公 (60~ 100)W/ m2;商业(会所) (100~ 150)W/ m2。 零散居民用户 零散居民用电容量按照每户不小于 8kW 确定。 低压电力用户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容量即为该户接装在电能计量装置内的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容量( kW)的总和,其中也包括已接线而未用电的设备。 设备的额定容量是指设备铭牌上标定的额定kW 数。 如果设备铭牌上标有分档使用,有不同容量时,应按其中最大容量计算
E、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与垛的水平间距不得小于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的方面,描述正确的是: ABCDE。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D、班组长; E、岗位工人 《脚手架工程》 DGJ32/J37—2020 规定:脚手架应按以下规定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AC。 A
节,以减少管路水头损失,节能降耗; b、保持集水池的高水位,可降低提升扬程; c、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 d、各台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 E、 控制阀门应进行月检,主检开启顺滑度 、密封胶圈是否有破损、注意启闭方式、开前通路检查; f、泵前应设置止回阀; ( 2)注意各种仪表指针的变化 例如,真空表、压力表、电流表、轴承温度表、油位表的变化。 若指针发生偏位或跳动,应查明原因
结合修理 厂实际, 6 月 5 日,由修理厂书记讲解了“汽车维修车间安全教 育”专题知识。 活动期间,宣讲安全口号 30 条, 22 人受到了教 育。 二是突出了安全常识与技能的培训,打牢了安全生产基础。 修理厂组织了全员进行了收看媒体上的安全生产节目、警示片 等,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教育 ,广泛开展以“学标准、讲规范、反 三违”为主题的岗位大练兵活动。 期间,修理厂组织各类安全、 岗位技能培训共计
护简单 ,电耗低 ,除尘效率高等优点 ,在合适条件下使用 ,其除尘效率可达 99%以上 . (8)均化库工作原理 : 该库直径较大 ,生料先送至顶生料分配器 ,再经放射状布置的空气输送斜槽入库 ,库顶还设有收尘器 ,仓满指示器等装置 ,在大库的下部中心建有一圈锥型混合室 ,当轮流向大库的环型库底冲气时生料呈流态化并经混合室周围的 8— 12 个进料孔流入混合库中 ,同时大库内的生料呈旋涡状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