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普查报告内容摘要:

x,北翼产状为 xx,东段整为一单斜构造,地层产状较缓,总体产状为 xxx。 岩浆岩 普查区内未见有岩浆岩出露,区域内的岩浆侵入活动对普查区内地层影响不明显。 7 第 4 章 矿层(体)地质 矿体特征 矿层特征 由于本次普查的目的之一是圈定普查区内可用作开采建筑用块石、毛石的岩矿体。 根据区内地层岩性及构造特征,普查区内中 — 厚层白云质灰岩 均可视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体,根据野外勘查,矿区内共圈定两个矿体,其特征描述如下: Ⅰ矿体:位于矿区西段, 岩性为深灰色白云质灰岩, 呈层状产出,分布于背斜核部及两翼,平均厚度 ,东西向长约 300米,南北宽约 330米, 产状较稳定, 南翼产状为 xx176。 ,北 翼产状为 xx176。 ,估算资源量为 xx万立方米。 Ⅱ矿体:位于矿区东段, 岩性为深灰色白云质灰岩, 呈层状产出,平均厚度 xxxxm,东西向长约 xxx米,南北宽约 xxx米,呈单斜产出, 产状较稳定,估算资源量为 xxx万立方米。 矿体构造特征 作为矿体的 白云质灰岩 以中厚层状为主,薄层状次之,局部见厚层(不小于 1米)状。 受区域上变质作用的影响,矿体局部片理化特征明显,节理裂隙不发育。 矿石特征 该矿床的开发利用方向为生产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块石、毛 8 石(俗称片石)。 根据地质特点并结合 建筑用块石、毛石(俗称片石)的有关要求。 据野外现场鉴别,矿石特征描述如下:矿石为细粒灰岩,灰色,局部夹浅灰色、深灰色条带,细晶结构为主,局部见粉晶结构,钙质胶结为主,细层理清晰,普遍有弱大理石化,局部见硅化白色条带,局部见明显的板理化, 见照片 2 照片 1 照片 2 矿石质量 可供开采矿层 为 灰色中 — 厚层深灰色白云质灰岩 , 主要由方解石矿石矿物组成,化学成分 CaCO3,含 少量白云石,极少量其它碳酸盐矿物。 岩石坚硬、抗压、抗磨等物理性能良好,为建筑用 石料 优质原料。 根据建筑用块石、 毛石(俗称片石)产品的一般要求及矿石特征,该矿床矿石可满足建筑用块石、毛石(俗称片石)的质量要求,矿石质量主要以矿石强度、荒料率两个指标控制。 矿石强度:据野外现场鉴定及规范查表法,作为矿石的石灰岩为较坚硬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 9 矿石荒料率:由于矿床暂无试采条件,根据现场文字描述综合分析,矿石理论荒料率 90。 考虑到开采中松动爆破影响,结合经验数据(相邻已建矿山 “xx 建筑用石灰岩矿 ”开采情况类比),矿石荒料率取 85。 综上所述,根据市场需求,除矿体表层强风化带需剥离外,本矿可用于开采建筑用毛石、块石(俗称建筑用片石),经分析结合经验值,矿石荒料率(成块率)为 85%。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矿石荒料率(成块率)是按生产粒径 10~ 40 厘米的建筑用毛石、块石(俗称建筑用片石)考虑确定。 矿石类型 由于建筑用石材(砌筑石材)尚无可参照的国家标准,根据矿石的质量特征评述,结合现有开采技术条件,按建筑用毛石、块石的常规设计指标要求,本矿床矿石分为一个工业类型 ——建筑用灰岩毛石、块石(俗称片石 )。 建筑用毛石、块石的一般要求:粒径一般 20~ 30 厘米,根据砌体情况、使用部位及用途要求加工使用 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体赋存在 白云质灰岩中 ,矿体顶 底 板 均为为薄厚 —中层灰岩,矿体围岩均 为坚硬岩石,完整性好,强度高,稳定性好。 矿体内夹石少,主要 表现为矿体局部含泥质较多导致层理数 10 量增加出现灰岩碎块或泥质粉块, 可以在露天开采 及后期加工 时进行处理。 矿区内未见岩溶发育,微观岩溶现象亦不发育,故普查区属岩溶。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本矿区 未 进行专门的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测试,但 对 临近 “恒丰 矿 山”(见照片 3)进行了调查 , 临近矿山与本矿区 地质情况、矿石类型相同,矿体厚度、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相当, 调查结果表明 , 该类矿石硬度大,适宜 切削、 打磨 成各种形态,不易碎裂 ,加工性能良好;由于 方解石 颗粒细、致密、均匀 ,加工后石料性能较好。 照片 3 11 照片 4 第 5 章 开采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根据 矿区 出露的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特性及地下水动力条件 ,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 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两大类型。 分述如下 : 碳酸盐岩岩溶水 地下水赋存于 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 T1yn)碳酸盐岩岩溶裂隙中,含水性较强。 12 松散岩类孔隙水 赋存于厚度较小、 分布零星、 结构松散的第四系积土 层 中,含 水贫乏。 (二) 地下水动态变化 矿区位于云贵高原腹地,为低中山岩溶地貌,地形坡度较小,部分地段形成陡岩。 沟谷较发育,矿区及周边地区最高海拔 +1648m,最低海拔 +,相对高差。 矿区内 含 矿地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的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下水以泉或分散流形式排泄。 矿区 地表水主 要源于大气降雨,由于矿区地表高差相对较大,开采后会形成坑状,地表水无法排泄,需要靠抽水机进行排泄, 地表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其流量、水质变化均与降水的季节和强度相对应。 雨季流量大,枯季则相反 ,雨季时需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 ( 三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系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沟谷汇流;在碳酸盐岩分布区,大气降水通过岩溶裂隙渗入地下,并径流于岩溶裂隙中,与地表洪沟和地形低洼处以泉的形式排泄。 区内 开采后形成坑状, 自然排泄条件受影响 , 雨季时需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 矿区内矿层出露地形相对较高,矿体顶底板均为石灰岩,且 13 为露天开采,地下水对矿体开采影响小,故 矿区内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四)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矿区内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层裸露于地表,将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后,通过节理、裂隙渗入地下,向含水层补给。 矿区开采标高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地下水已自然疏干,地下水对矿床无充水影响。 矿区内无地表水体存在,地表水与矿床充水无关。 综合上述,普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工程地质条件 区内地层按岩体性质、结构特征及力学强度可划分为硬质岩类工 程地质岩组和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区内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 T1yn),岩性为 深灰色中厚层白云质灰岩、 泥晶灰岩 ,其力学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为硬质岩组。 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为第四系松散积土层、残坡积亚粘土、及块石等,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 矿区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矿区根据地表调查,普查区未见岩溶发育,微观岩溶现象亦不发育,故普查区属岩溶不发育区,矿山现状条件下场地稳定。 14 综上:岩体结构致密,层状、块状构造,稳定性好,力学强度高。 拟建矿床开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环境 地质条件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20 年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 矿区 地震基本烈度小于 Ⅵ 度,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 无活动断裂通过,故区域稳定性良好。 矿区内未见塌陷、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 生产对环境地质影响评价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