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小区利用太阳能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3。 m176。 C) a、 保温层厚度计算 δ =3. (式 —— 6) δ —— 保温层厚度( mm); dw—— 管道的外径( mm); λ —— 保温层的导热系数( KJ/h m 176。 C); 第 15页 t—— 未保温的管道的外表面的温度( 176。 C); q—— 保温后的允许热损失( KJ/m h)。 根据建设部 2020年颁布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中的规定,当管道中的流体的温度为 60176。 C时,允许的热损如下 内径公称尺寸( mm) 20 25 32 40 50 70 允许热损( KJ/m h) DN 50 的管道(钢)的外径分别为 、 48mm、 60mm,未保温的管道的外表面的温度 t:由于钢的导热系数很大,管道壁又薄,所以可以认为管道的外表面的温度和流体的温度相等(误差不超过 176。 C)。 计算的保温层厚度如下: b、结果验证 和实际热损 ( a) 模型的建立 由传热学公式可知,热水通过管道壁和保温层传热给空气的过程总热阻为 保温材料厚( mm) 公称管径( mm) 聚氨脂 聚苯乙烯 聚乙烯 岩棉 25 24 29 36 43 40 25 30 36 43 50 25 30 36 43 r 3r 1t 1t 2t 3t 4r 2t 5 如图所示是包裹着保温材料的管道的横截面。 设管道中的热水温度为 t1,管道内壁的温度是 t2,管道和保温材料接触处的温度为 t3,保温材 料外表面的温度为 t4,管道所处空间的温度为 t5;设管道的内径是 r1,外径是 r2,保温材料的外径是 r3。 设管道材料的导热系数为λ 1,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为λ 2,管内热水和管外空气与管壁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α α 2。 第 16页 R=1/(2α 1π r1)+(lnr2/r1)/2πλ 1+(lnr3/r2)/2πλ 2+1/2α 2π r3 = R1+R2+R3+R4 (式 —— 7) 式中: R1—— 管内对流换热热阻, R1=1/(2α 1π r1); R2—— 管壁导热热阻, R2=(lnr2/r1)/2πλ 1; R3—— 保温层导热热阻, R3=(lnr3/r2)/2πλ 2; R4—— 保温层外对流换热热阻, R4=1/2α 2π r3。 热水通过管道壁和保温层传递给空气的热量为: q=(t1t5)/(R1+R2+R3+R4) (式 —— 8) 由于所计算的管道材料为铸铁、钢或者铜,其导热系数都很大,而且管道壁的厚度很小,所以其热阻可以忽略,认为其外壁温度和其中热水的温度相等;同时,为了计算的简便可以将 R4忽略,这样得出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值偏大,但若在偏大的情况下任满足表 ——3的要求 ,则精确的结果肯定也能满足。 所以 q≈ (t1t5)/ R3=(t1t5)/(lnr3/r2)/2πλ 2 (式 —— 9) ( b)结果验证 在采用同一种保温材料并且厚度也相同的条件下,如果环境的温度不相同,管道的热损是不一样的。 为了验证所选用的保温层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现根据一月份(全年温度最低的月份)的平均气温的高低来分别进行验证。 公称管径( mm) 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 (KJ/hm176。 C) 保温层厚度 (mm) 不同温度下一月份实际热损( KJ/hm) ≥ 10 ≥ 0 ≥- 10 ≥- 20 ≥- 30 25 聚氨脂 24 聚苯乙烯 29 聚乙烯 36 岩棉 43 第 17页 40 聚氨脂 25 聚苯乙烯 30 聚乙烯 36 岩棉 43 50 聚氨脂 25 聚苯乙烯 30 聚乙烯 36 岩棉 43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所选用的保温材料质量合格(满足国标或相关的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上面计算出的最小厚度是满足使用要求(热损不超过规定值)的。 ( c)建议选用厚度 在实际工程中选用保温材料的时候,其厚度不得低于上面列出的最小厚度。 为了使管道保温达到好的效果,建议保温层厚度选用厚度值: 保温材料 聚氨脂 聚苯乙烯 聚乙烯 岩棉 保温层厚度 (mm) 30 35 40 50 系统管道的选择 a、系统管道的选择: 太阳能集热循环管道:全部采用 DN32不锈钢管和相应的管件。 热泵集热循环管道:全部采用 DN32不锈钢管和相应的管件。 热水取水管道:根据设计要求采用 DN70和 DN80的不锈钢管 或采用Φ 75和Φ 90 PPR管 b、管道热损失 (冬季温度为 5℃时 ): QS=2π L(T1T3)/[ (LnR2/ R1)/ λ a+(LnR3/ R2/ λ b)] =2**(555)*300/ [ ()/ 44+ ()/]= W =17073kJ/h 管道每小时温降 : Δ T= 17073 KJ/小时 /1200L/ = ℃ 第 18页 c、管道保温: 均 采用 30MM聚乙烯保温管,外包镀锌薄板。 系统用水泵的选择 a、 太阳能集热循环泵 六栋楼 (6 套 )热水系统各采用 2台(一备一用) PH101E德国 WILO; b、 热泵集热循环泵 六栋楼 (6 套 )热水系统各采用 2台(一备一用) PH251E德 国 WILO; C、 冷水补水泵 六栋楼 (6 套 )热水系统各采用 2台(一备一用) PH101E德国 WILO; 电子水处理器的选择: 六栋楼 (6 套 )热水系统各采用 1台高频电子水处理器。 1集热器支架确定 依支撑面角度安装。 1自动控制系统 该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如 下功能: ( 1)、 6栋太阳能系统的控制中心设在物业管理中心机房,通过电脑实现远距离控制。 ( 2)、水温、水位,电流、电压显示。 ( 3)、水温、时间可任意设定,实现任意恒温供水,保证用户 24小时连续热水供应。 ( 4)、自动温差循环,系统热效率高,并能充分利用阴天的低温热水。 ( 5)、水温、水位双路自控定温上水,系统初次供热水快。 ( 6)、供水管路实行自控恒温循环,保证用户随开 随 用热水。 ( 7)、系统热泵和太阳能制热自动切换,并充分利用太阳能。 ( 8)、系统智能自控防过热保护,储热水箱温度超过 85度自动停止制热。 第 19页 ( 9)、系统智能化运行,实现无人值守。 ( 9)、系统实现自动和手动切换。 1抗风压计算 太阳集热器最大受风面积为集热器集热面外形面积: S= A sin30176。 = 176。 = ㎡ 受力分析如下图: 3 0 176。 NGGF 拉F 风F 风yxN3 0 176。 福州地区 50 年一遇最大风压为 ㎡即 700N/㎡, 因无反射器及顶置式水箱,减小了迎风面积,提高了集热器抗风能力。 吹北风时受力最大为: F 风 =700N/㎡ ㎡ = 840N 由以上受力分析列出 F 风 x+Gx=Nx F 风 y+Ny= Gy 其中 G= 75kg = 735N F 风 x= F风 cos30176。 = 840N = F 风 y= F风 sin30176。 = 840N = 420N Gx= Gsin30176。 = 735N = N 第 20页 Gy= Gcos30176。 = 735N = 则 Nx= F 风 x+Gx= + N= Ny= F 风 y— Gy= 420N— N=- 说明 Ny方向相反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