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内容摘要:
11 11 1 2 20 15 300 3% 企业经 济效益 3 当年企业利润总额(万元) 3 1000 加分扣分 加分 =3 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情况 ≤3 扣分 =3 企业经营亏损 ≤3 注:加 *的指标为考虑行业系数的指标 12 行业系数 行业 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利润占企业产品利润总额的比重 航空 电子 轻工 I 轻工 II 船舶 化工 机械 医药 冶金 纺织 建材 有色 铁道 石化 其他 注:其他行业指烟草、煤炭、交通、建筑、石油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 比重和新产品利润占企业产品利润总额的比重两项指标按满分的 60%计算;轻工 I 为家电、轻工机械行业,轻工 II 为轻工的其他行业。 13 第二部分 年度评估要做的工作 一、企业需要做的工作 编写 2020 年度技术创新与技术中心建设总结报告 (认定企业 ) 编写近几年技术创新与技术中心建设的总结报告 (申报企业 ) 编写申请报告 (申报企业 ) 编制评价表,格式如下 (认定、申报企业 ) 相关的证据材料的组织 (认定、申报企业 ) 提交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报表” L107- 1 表、 L107- 2表、 L107- 3表。 表式见附件 (认定、 申报企业 ) 要求提 交 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统计调整表 (认定、申报企业 ) 要求提交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复印件 材料分开装订:总结报告 (申报书 )装订成一册,评价表、证明材料和其他材料装订成一册 14 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020 年度评估表 企业名称 通讯地址 邮政邮编 所在行业 主营业务 科技主管 联系电话 中心主管 联系电话 评估联系人 电话 /传真 企业网址 电子邮件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位 数据 1 当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 万元 2 当年企业利润总额 万元 3 当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万元 ( T1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万元 4 当年企业产品销售的利润总额 万元 5 当年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 % 6 当年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 万元 ( T1年)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 万元 7 当年企业全部技术开发项目经费总支出 万元 其中:周期大于等于 3年的项目经费支出额 万元 其 中: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支出额 万元 8 当年新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9 当年新产品利润额 万元 10 年末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万元 11 当年企业出口创汇额 万美元 12 当年技术贸易收入 万元 13 企业职工总数 人 14 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万 元 15 企业专职技术开发人员数 人 16 技术中心 职工数 人 17 技术中心 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万 元 18 技术中心 职工最高收入者的年收入 万 元 15 19 技术中心 高级职称人数 人 20 技术中心 中级职称人 数 人 21 技术中心 专家和博士人数 人 其中: 技术中心 博士人数(含在站博士后) 人 22 当年 技术中心 科技人才引进数(从企业外引入) 人 23 当年 技术中心 科技人才流出数(调出企业) 人 24 当年来 技术中心 从事开发工作的海内外专家数 人月 其中:海外专家数 人月 25 当年 技术中心 人员国内外培训费用 万元 26 当年 技术中心 科技人员海外技术交流人次 人次 27 技术中心 在海外建立开发设计机构数 个 28 技术中心 与高校和研究所合办开发机构数 个 其中 :合办开发机构当年完成并应用的开发项目数 个 29 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中心)数 个 其中:国际组织认证数 个 30 当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项目数 项 其中:国内领先水平以上项目数 项 31 当年授权专利数 项 其中:当年授权发明专利数 项 32 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 项 其中:主持制定的标准数 项 33 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项目数 项 其中:特等、一等奖项目数 项 34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支出(表 L107- 1中的 33) 千元 其中:基础研究支出(表 L107- 1中的 34) 千元 应用研究支出(表 L107- 1中的 35) 千元 试验发展支出(表 L107- 1中的 36) 千元 35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的内部支出(表 L107- 1中的 28) 千元 其中:劳务费(含工资)(表 L107- 1中的 29) 千元 36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的外部支出(表 L107- 1中的 38) 千元 37 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 L107- 1中的 67) 千元 38 享受各级政府对技术开发的减免税( L107- 1中的 68) 千元 39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表 L107- 1中的 1) 人 16 40 科技活动人员(表 L107- 1中的 14) 人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表 L107- 1中的 19) 人 41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表 L107- 1中的 20) 千元 来自政府部门资金(表 L107- 1中的 23) 千元 42 全部科技项目数(表 L107- 1中的 52) 项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表 L107- 1中的 54) 项 43 专利申请数(表 L107- 1中的 60) 件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表 L107- 1中的 61) 件 注:当年指统计年度(即 2020 年度), T1 年指统计年度之前一年(即 2020 年度) ,请注意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 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统计调整表 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统计调整表 金额单位 :万元 调 整 项 目 调整金额 调整原因说明 调整前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 技 对技术开发机构人工的调整 术 对开发仪器设备折旧的调整 开 对工艺规程制定费的调整 发 对技术交流费的调整 经 对开发机构支撑项目物料费的调整 费 对新品试制试验失败的材料损失的调整 支 对开发用的材料或半成品损耗的调整 出 对科研用无形资产摊销的调整 额 对技术培训费的调整 对关键设备仪器摊销额( 10 万下)的调整 对 …… 费用的调整 对 …… 费用的调整 调整后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 17 调整后企业技术开发经费 支出结构表 金额单位 :万元 费 用 项 目 金 额 调整后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 技 其中:技术开发机构人工 术 开发仪器设备折旧 开 工艺规程制定费 发 技术交流费 经 开发机构支撑开发项目物料费 费 新品试制试验失败的材料损失 支 开发用的材料或半成品损耗 出 科研用无形资产摊销 额 技术培训费 关键设备仪器摊销额( 10万下) …… 费用 …… 费用 关于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调整表的问题 为了减少科技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在统计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的难度,增进技术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我们设计了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调整表,企业可以参考调整表的内容进行统计。 但仍有部分企业不很清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调整表的使用,现我们将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调整表的使用方法用下面二个分表表示,其使用步骤如下: 调整前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就是财务部门原会计科目对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的核算结果,即技术开发费科目下核算的借方发生额。 对技术开发机构人工的调整金额就是调整原来对开发机构人工核算的差错金额。 如果原来少算,则少算的金额就是技术开发机构人工的调整金额,其大于 0(正数 );如果原来多核算,则多算的金额是技术开发机构人工的调整金额,其小于 0(负数 )。 其他费用的调整金额的计算方法与 2 相同。 如果原来某费用项目的核算是准确的,没有多算也没有少算,则调整金额为 0。 把调整前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与各费用项目的调整金额相加 (原来少算则相加,原来多算则要扣除、相减 ),则可以得出调整后的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 调整后企业 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结构表,是说明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的内部结构,从该表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的使用方向,也为成本费用的控制和内部支出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调整后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 = 技术开发机构人工 + 开发仪器设备折旧 +工艺规程制定费 +…… +( ……费用 ) 企业上报资料时,最好二张表都上报,有利于评估核查用。 18 第三部分 指标解释与说明 一、指标解释 1. 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当年企业利润总额 企业营业收入总额: 指包括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 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 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要求按合并报表原则进行填报。 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应该按照全企业的范围进行填报。 全企业是指包括企业母公司和其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 当年企业利润总额: 指报告期内(即 2020 年度)企业实现的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即税前利。 按合并报表原则进行填报。 上述指标主要是考核全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企业经济效益。 2. 当 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当年企业产品销售的利润总额、( T– 1)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指工业性企业销售自己生产产品所实现的总收入。 按照工业产品和为工业产品配套直接服务的(产品)销售收入填列。 统计范围包括整个企业全部工业产品所实现的销售收入,注意按合并报表原则进行填报。 当年企业产品销售的利润总额: 指工业性企业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的利润总额,是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即税前利。 注意按合并报表原则进行填报,统计范围要求与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统计范围相一致。 ( T— 1) 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指 2020 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上述指标主要考核企业中工业性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规模和企业经济效益。 3. 当年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 指报告期内( 2020 年)按照 责权发生制 原则核算, 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费用。 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可参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 财工字 [1996]41 号 文的规定范围核算。 下列技术开发活动的支出可以统计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中间试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 研究设备折旧,与新产品的试验、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 19 研试制的费用。 填报时要求按照 合并报表原则 进行填报。 注意其会计核算原则是责权发生制。 注意参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 财工字 [1996]41 号 文的规定核算时,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部分,可以扩大核算到“中间试验费”。 当年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指 2020 年度全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T1)年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指 2020 年全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 4. 当年企业全部技术开发项目经费总支出 指报告期 (2020 年 )内按 收 付实现制 的原则核算,企业发生的全部开发项目支出额的总和。 注意其会计核算原则是收付实现制,全部技术开发项目包括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开发、新材料的开发以及软科学项目发生的经费支出。 一般,对于非全成本核算项目经费的企业,当年企业全部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相关推荐
,触电保护装置和各部件是否良好,并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经试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始工作。 6.操作时将钢筋 需弯的一端头插在转盘定销子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的固定销子,并用手压紧。 必须注意机身销子确实安在挡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机器。 7.更换转盘上的固定销子或弯曲销子时,应先切断电源停止转动后,才能进行更换。 8.弯曲钢筋时,严禁超过机械制造厂所规定钢筋直径、根数及机械转速。
排,并积极与其协调、配合,确保施工接口的工期与质量。 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一、中标后,协助驻场监理、甲方代表,及时同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开工前的设计技术交底。 二、审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驻场监理汇报,并向设计人员征求意见,经设计人员同意,办理设计变更后进行施工。 严格按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未取得设计同意不随意更改设计。 三、积极邀请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关键部位的技术 方案讨论、审定会
工负责人报告,若情况紧急应立即停止作业,组织工人撤离作业险区,然后报告有关领导。 坚持“三工制度”(即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制度、工中安全检查制度、工后安全评议制度),作业前应会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各种机具、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确认有无问题,并将相关注意事项向工人交待清楚后,方准施工,要始终坚持工间检查和交接制度。 班(组)分散 作业时,一般不准单人作业,二人以上须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抓住车间倒班学习 俗话说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进厂期间,在厂领导的带 领下,我深入苯酚车间进行观察和了解。 我们一边观察一边听领导对各条工艺流程的介绍,并认真地作了记录。 后来深入车间倒班,我亲眼目睹了操作人员的辛勤与令人叹服的操作技术。 倒班,是我一段丰满的记忆,在岁月中酝酿,在回忆中沉醉。 倒班期间我能虚心向师傅请教,努力学习工艺技术,同时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种种困难的方法
” 原“ ( 2)”改 为 “ ( 3)”。 原 标题 “双体客船的破 舱稳 性”改 为 “双体客船的破 损稳 性”。 中的“破 舱稳 性”改成“破 损 稳 性” 新增 ( 2)如下: “( 2) 一个片体的艏尖 舱 浸水,或 艉 尖 舱 浸水;”。 原“ ( 2),( 3)”分 别 改 为 “ ( 3),( 4)”。 由下列文字替代: “ 货 船的分 舱 与 稳 性 油船的分 舱 与 稳 性
水作用。 3.地形的障景作用。 4.地形创造小气候环境条件的作用。 (即地形为植物创造不同生长环境条件) 5.地形为园林建筑小品和场地创造地基环境条件的作用。 绘制地形的等高线设计图。 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地形的陡缓坡的变化。 2.注意地形在设计过程的排水作用。 3.注意地形设计等高线在穿过道路、形成溪流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4.注意主次配峰的变化关系。 空间位置关系、高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