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子政务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统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要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主流技术手段,采用国际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成熟的应用软件产品,以保证整个系统具有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安全性能。 在设计中我们将按照 “组件化设计、标准化系统接口、统一的 B/S 应用结构、统一的安全管理、统一的数据管理 ”的方法构建系统框架。 同时为信息加强安全保密,将建立多层次的安全保密体系和机制。 统一组织、分工负责 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涉及范围广、业务量大,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独立完成,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分工协作和相互配合,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 实施中要加 强统一领导、责任分工和制度建设,由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自治区计委统一组织,各部门按业务分管范围进行分工,做好本部门的系统建设、日常维护和信息采集工作。 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 系统主要功能 信息共享功能 通过创建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共享信息资源体系,开发和组织数据服务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宏观经济领域部门间信息共享提供支撑环境。 BR p 决策支持功能 提供对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工具,建立各种经济预测模型及政策模拟系统,为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政策的 制定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环境。 业务协同功能 通过完善和新建与宏观经济管理密切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业务信息的及时沟通与共享,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将原来各业务系统不连通的业务工作流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接,使得各类综合业务流程能够实现跨部门的连续流转,逐步形成宏观经济管理业务协同和政策协商的环境。 民意调查及公共服务功能 通过与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交流,及时发布国家有关宏观经济政策信息以及政策导向、现状评估、未来规划设想等方面的信息,并为社会用户提供 “一站式 ”服务功能。 通过门户网站收集的民情民意及 问题建议要及时反馈到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功能 提供独立于应用程序的授权管理和访问控制机制,保证只有经过授权和通过认证的用户才能进入系统,才能执行特定的操作,确保共享信息和业务处理信息的传输、存储和使用的安全和保密。 维护扩充功能 提供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管理和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备份与恢复、应用系统管理、信息内容管理、用户权限管理、代码维护等。 并能够随着业务需求的扩大而进行升级和扩充。 系统性能要求 网络性能 要求数据传输网络畅通、快捷、安全、稳定 、可扩展。 信息交换平台性能 要求应用支撑平台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灵活的可扩充性和高度的可配置管理性。 并要求能够运行数据仓库等大型数据库系统,对数据库记录数的增长没有限制,并且保证大容量数据库的可操作性。 应用系统性能 要求应用系统安全、稳定,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要求用户界面友好、输出、输入方便;图表生成灵活美观;检索、查询简单快捷。 数据性能 要求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要具有全面、准确、及时的特性。 支持文本、数值、图形图像以及多媒体等多种类型信息。 还要求数据汇总、统计计算、制表制 图等功能必须精确,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便真正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 BR p 系统数据运算及处理能力 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需要进行特大型数据库中超常规数据量的查询、索引和数据分类与归并等一般操作,还需要对基于网络环境中海量数据的高速查询、检索定位等运算;尤其是经常处理超大规模的数学模型(如各类投入产出表的计算、各种政策模拟数学模型的运算、非线性规划的求解等),因此,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由计算环境能力的同时,必须适当增加具有较强处理能 力的计算机系统。 安全性能 要求根据信息密级,划定信息安全域,实施安全等级保护;对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通过身份认证和授权访问,实现按权限共享;整个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要能够实现数据备份与损坏恢复。 系统方案设计 硬件系统建设方案 建设目的 本系统硬件系统主要是通过整合和完善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应用集成环境,目的是实现部门间的互通互联,形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与政策协调的基础环境。 系统结构与功能 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依托自治区统一电子政务网 络平台作为互联互通的网络环境,在搭建系统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创建自治区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主信息交换中心,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设施进行完善配套,建立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分数据中心。 主中心负责共享平台的维护以及信息共享标准、安全标准、通用的数据仓库、决策支持工具等共性任务的建设,分中心负责本部门共享数据库、业务应用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 实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间分布建设的异构信息资源库的存取访问、查询检索、互操作等功能,提供按照需求和权限控制的信息通用服务。 主要建设任务 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将依托统一的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供的传输环境和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各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因而除少量局域网和接入点配套设施之外,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本身将不包含网络建设任务。 ⑴ 新建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共享信息平台 在内蒙古经济信息中心组建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平台作为本系统运行的系统环境核心。 该系统平台将联入自治区统一建设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具有向下可以实现基于广域网的异构数据库存取的功能,向上支持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开发的功能,形成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网络中心及数据交换心,用以支撑 本领域信息共享平台和应用集成环境的建设 ,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信息共享平台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支持大信息量的存储和处理能力;采用基于组件的体系结构;支持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对于共享信息,能及时到达需要者面前;对于检索信息,能智能化的根据匹配程度展示给用户等。 BR p ⑵ 通过整合完善构建部门应用集成环境 依托系统共享平台,在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新增部分设备,通过配置系统集成工具和应用中间件,构建系统应用支撑与集成环境,为各部门应用系统建设及其协同提供协同与集成支撑。 支持各部门共享数据库的建设, 逐步形成宏观经济领域信息共享环境。 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方案 建设目的 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是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业务需求和各部门信息资源现状,建立健全自治区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信息采集的范围、重点及职责分工,依据自治区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要求,合理规划建设宏观经济管理信息资源数据库体系,确保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稳定的信息来源。 系统结构与功能 自治区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体系采用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方式建设和部署,以发挥和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 各部门已有资源,节约投资。 按各种数据库的特点和功能,宏观经济信息资源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部门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三部分。 其中基础数据库在自治区宏观经济管理信息交换中心集中建设和管理,建成基础数据库群;部门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由分布在各个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异构信息库群组成,由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和业务特点自行建设和信息维护,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和共享目录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主要建设任务 ⑴ 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库 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库是自治区电子政务工程战略性、基础性的信息资源库,是宏观经济管理 信息系统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重点。 主要包括: l 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库 利用多途径信息采集手段,收集全区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全区产业经济统计资料,建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 数据库所收数据按经济动态分析周期要求纵向上分为年度经济指标,在横向上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块,数据内容涵盖全区国民收入、产值、人口、劳动力、消费支出、投资、财政、金融、就业等基础数据和 IT、通讯、能源、建材、冶金、机械、运输、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纺织、轻工、日用产品等众多国内主要热点行业,数据类型包括实际值、累计值、增长率、指数、统计分析报告、经济监测报告、图表等多种形式等。 l 地区经济数据库 通过将全区地区级经济数据进行汇总,以县为基本统计小单元、地级市为大单元,建立区域经济数据库,时间上以年度为周期,分别建立全区各县、各地区经济数据库。 县级数据库主要指标包括金融、财政、投资、工业、物价、运输邮电、劳动工资、商业和进出口,地区库主要指标包括综合经济、金融、财政、投资、工业、物价、运输邮电、劳动工资、国内外贸易和对外经济等几个大类和所辖各县数据。 有助于决策人员及时、方便地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县市的 总体发展情况、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趋势。 l 政策法规数据库 通过全面收录全区各级行政职能部门各个时期出台的文件、政策、法规、司法解释、案例、合同范本、国际条约、公约和惯例,包括已对外发布和已废止的宏观经济决策、法规等,建立全区政策法规管理数据库。 数据库依照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时期分类存储,并提供强大的查询功能,为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政策法规服务。 l 投融资项目数据库 建设全区建设项目数据库,该数据库汇集全区所有大中型建设项目信息,包括项目概况 、投资总额、建设周期、主要建设内容、关键设备、项目负责人简介及联系方式、咨询设计单位联系方式等。 为产业机构调整、投资规划、经济监测、景气分析提供基础信息,为加强项目管理创造条件,为制定自治区投融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盲目重复建设等。 BR p ⑵ 部门行业信息数据库 部门行业信息数据库是为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各部门依据自有资源分别在本部门建设的信息资源库,这些资源与各部委业务密切相关、可以快速更新,能够通过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所共享。 具体 数据库建设清单由各部门提供。 ⑶ 专题应用数据库 专题应用数据库是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根据职能和业务需求,基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和各种相关的外部数据源,按照特定的应用主题,重新筛选、组建的专题应用数据库。 近期重点建设经济研究成果库,以后根据需要逐步建设不同的专题应用数据库。 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建设目的 通过建设重点宏观经济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提高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业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实现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创造条件。 同时利用业务应用 系统运行产生的大量信息流,为信息共享提供稳定、及时的信息来源,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创造条件,为宏观经济调控服务。 系统结构与功能 宏观经济领域涉及众多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本系统不可能全部涵盖所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各部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应用系统将主要依靠各部门自行建设。 因而在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一是有选择地支持一些与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直接密切相关的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二是支持在统一平台的支撑下,开发各业务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接口,做好与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集成和聚 合,使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效能。 依据宏观经济管理业务的特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应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主要应用于支持各种经济政策、计划、规划的制订,应该具备信息收集、运行监测、辅助决策、效果评估等功能;一类主要应用于各项业务的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整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同时,也应该具备信息整理、监测分析、辅助决策功能。 主要建设任务 BR p 根据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任务要求,。内蒙古电子政务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可研报告
相关推荐
综合评价:企业在自治区投标行为评价得分和履约行为评价得分计算公式(倒权重计分法)为:投标行为评价得分:(i为企业在不同合同段投标行为信用评价得分名次,i=…n,i为施工企业在某合同段投标行为信用评价得分,且1≥2≥…≥n)算例:企业6次投标行为评价分为90、90、98999,则:企业投标行为分=(1*99+2*98+3*95+4*90+5*90+6*85)/(1+2+3+4+5+6)=。
课前准备工作; 作业检查 提问: 旋耕机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圆盘耙的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圆盘耙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12主犁体的装配及犁的技术状态检查 一、 z 主犁体的装配 技术标准 主犁体是铧式犁最重要的工作部件,它由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柱和犁后踵等组成。 功用:切开、破碎、翻转土壤,以达到覆盖杂草和残根、疏松土壤的目的。 ( 1)犁铧 ( 2)犁壁 ( 3)犁柱和犁托 (
施,尽量避免冬雨季对施工进度及质量的影响。 ( 五 ) 、强有力的资源供应保障 公司各职能部门将积极配合、服务于该工程项目部,做好资源的配套、及时供应工作。 项目部进场后,项目经理将根据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牵头组织编制材料和设备的加工、订货、购买、进场计划和劳动力的进场计划,并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负责组织协调工作,保证各类资源的按时进场。 项目部拿到图纸后两 周内,将提出结构施工所用全部材料计划
斤顶同时顶 升一个物件时要 ( )。 A.统一指挥 D.使重物保持水平 8.环链手拉葫芦的优点是 ( )。 A.自重较轻,便于携带 B.机械效率高 C.手链拉力小 D.保养方便 9.滑轮根据其作用可分为 ( )。 A。 动滑轮 B.定滑轮 C.方向滑轮 D.滑轮组 10.捆绑重物吊索与构件的水平夹角一般保持 ( )。 A. 30 B. 45 C. 60 绑有棱角的物体时一般以什么物质加以衬垫 (
用。 在 70 年代至 80 年代,上述充填几乎被细砂胶结充填完全 取代。 细砂胶结充填于 70 年代开始在凡口铅锌矿、招远金矿和焦家金矿等矿山获得应用。 细砂胶结充填以尾矿、天然砂和棒磨砂等材料作为充填集料,胶结剂主要为水泥。 集料与胶结剂通过搅拌制备成料浆后,以两相流管输方式输入采场进行充填。 因细砂胶结充填兼有胶结强度和适于管道水力输送的特点,因而于 80 年代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