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内容摘要:
伤害 中毒 窒息 容器 爆炸 深基坑施工 3 1 0 钻孔灌注桩 0 0 0 水上机械钻孔灌注桩 1 0 1 1 0 墩 柱台 模板施工 0 0 0 0 模板、支架安拆 0 0 3 钢筋工程作业 1 0 0 0 满堂脚手架现浇法作业 4 0 2 1 0 支架现浇箱梁施工 2 0 1 1 挂篮悬灌施工 0 0 1 5 架桥机安装作业 2 0 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等)拆除 2 0 0 防护栏、施工 0 0 0 桥面防水施工 0 0 桥面与人行道铺装 0 0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普査清单。 桥梁施工专项风险评估公式 LEC 评价法 LEC 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 安全评价 方法。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 3 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 17 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这 3 种方面分别是: L 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 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即根据施工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 3 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具体如下表 3: 表 3 L E C 取值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C)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 完全可以预料 10 连续暴露 100 10 人以上死亡 6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40 3~ 9 人死亡 3 可能,但不经常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15 1~ 2 人死亡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 每月一次暴露 7 严重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 每年几次暴露 3 重大,伤残 极不可能 非常罕见暴露 1 引人注意 实际不可能 其中风险分值 D=LEC。 总分的大小决定其危险程度,具体如下表 4: 表 4 专项工程风险等级 D 值判断表 D值 危险程度 级别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A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B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C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D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E 风险矩阵法 18 采用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对事故可能性、事故严重程度及专项风险等要素的等级划分标准采用以下公式: ( 1)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 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 P=Rγ,按四舍五入计算取整。 其中 R 为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分值;可以理解为桥梁分项工程所处环境位置导致的事故风险大小的评分。 具体参照《指南》中相应 R 值评分表取值。 γ为折扣系数,与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 M 相关联, M 值评分可以理解为对施工企业能力、风险控制水平评分。 由 M确定相应的系数γ。 M值评分表见表 5: 表 5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M 值评分表 评估指标 分类 M 分值 说明 总包企业资质 A 三级 3 二级 2 一级 1 特级 0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 B 无资质 1 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 有资质 0 历史事故情况 C 发生过重大事故 3 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 发生过较大事故 2 发生过一般事故 1 未发生过事故 0 作业人员经验 D 无经验 2 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 经验不足 1 经验丰富 0 19 安全管理人员 配备 E 不足 2 从 三类人 的持证、在岗情况考虑。 基本符合规定 1 符合规定 0 安全投入 F 不足 2 基本符合规定 1 符合规定 0 机械设备配置 及管理 G 不符合合同要求 2 基本符合合同要求 1 符合合同要求 0 专项施工方案 H 可操作性较差 2 可操作性一般 1 可操作性强 0 其中 M=A+B+C+D+E+F+G+H,各评估指标具体取值如表 6所示。 依据上表 M 值确定下表折减系数 γ 表 6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 计算分值 M 折减系数 γ M> 12 9≤ M≤ 12 6≤ M≤ 8 1 3≤ M≤ 5 0≤ M≤ 2 则依据 P=R*γ公式计算得出 P 值,对应表 7 确认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 表 7 桥梁重大风险 20 ( 2) 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划分标准 事故严重程度的等级分成四级,主要考虑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当多种后果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事故严重程度等级。 1)人员伤亡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表 8 所示。 表 8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等级 1 2 3 4 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人员伤亡 人员死亡(含失 踪)人数< 3或重伤人数< 10 3≤员死亡(含失踪) 人数< 10 或 10≤伤人数<50 10≤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 30 或 50≤伤人数< 100 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 30 或重伤人数≥ 100 2)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 表 9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等级 1 2 3 4 定性描述 — 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经济损失(万元) Z< 10 10≤ Z< 50 50≤ Z< 500 Z≥ 500 3)专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 I 级)、中度〔 II 级)、高度(Ⅲ级)、极高(Ⅳ级),如表 10 所示。 表 10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21 三、风险源辨识 根据施工工法,对照风险评估报告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过评估小组调查讨论, XXX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如表 11 所示。 表 11 XXX 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 序号 风险源 判断依据 1 登高作业、临边作业、 孔口临边作业 在混凝土施工作业、墩身施工、预应力砼连续 T 梁施工、钻孔桩、架桥机安装作业、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等)安装拆除、基坑施工、墩身翻模法施工、钢桁架劲梁施工、主墩施工、托架安装、桥面等上部施工过程可能导致高处坠落 2 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雨水、破碎地层结构、塔吊、模板、挂篮、违章作业、架桥机、架桥方案、管理缺位、设备构件、安拆方案、桥面吊机、翻模、挂篮、 挂篮设计方案 在基坑施工、钻孔灌注桩、墩身翻模法施工、架桥机安装作业、塔吊、龙门吊、架桥机、钢栈桥等大临设施的安装拆除、墩身施工、预制梁施工、主墩施工施工过程可能导致坍塌 3 钢筋材料、机械零件、作业工具、飞溅的渣石、 在钢筋作业、预应力施工临时设施(钢栈桥、钢围堰、塔吊、龙门架等)安装严重程度等级 可能性等级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1 2 3 4 很可能 4 高度Ⅲ 高度Ⅲ 极高Ⅳ 极高Ⅳ 可能 3 高度Ⅲ 高度Ⅲ 极高Ⅳ 偶然 2 高度Ⅲ 高度Ⅲ 不太可能 1 低度 I 高度Ⅲ 22 序号 风险源 判断依据 渣土、砼输送管、吊物及起吊设备、作业区放置的施工余料或小型工具、振捣器、设备零部件、小型安拆工具 拆除、基坑施工、混凝土施工作业、墩身施工、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钻孔灌注桩、墩身翻模法施工、桥面施工过程可能导致物体打击 4 气焊、电焊、切割机、挖机、卷扬机、钢筋加工机械 在钢筋工程作业、墩身施工、基坑施工、预制梁制作与安装过程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5 起重设备、起重作业 在墩身翻模法施工、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钢板桩围堰施工、大型临时设施的安拆施工过程可能导致起重伤害 6 砂石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泵车、过往车辆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道路交通施工过程可能导致车辆伤害 7 漏电 在焊接等用电作业、过程可能导致触电 8 氧气乙炔瓶 在钢筋工程作业、高墩施工、钢栈桥、平台施工过程可能导致容器爆炸 9 明火作业、易燃材料、 违规动火 在栈桥、平台、高墩施工过程可能导致火灾 10 水上作业 在水上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跌落溺水,过往船只撞击钢围堰、钢管桩、防汛、防撞、防风等 四、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运用风险评估报告 介绍的 LEC 评价法 ,对 XXX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逐一评价,具体评价结果见表 12。 表 12 XXX 主要分项工程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评价表 23 风险源 风险估测 单位作业内容 潜在的事故类型 不安全状态(行为) L E C D=LEC 钻孔 灌注桩 坍塌 钻机放置不稳定; 3 2 3 18 护壁泥浆技术指标不满足; 1 3 3 9 护筒变形或高度不足; 1 2 3 6 成孔后长时间放置,未浇筑砼; 3 3 3 27 触电 供电系统无漏电保护措施; 1 1 7 7 电缆线受挤压破损; 3 2 7 42 电气设备遇水受潮导电; 3 1 3 9 潮湿环境未使用安全电压 1 1 7 7 非电工私自搭接电源。 3 6 7 126 物体打击、起重伤害 吊索磨损严重; 3 3 7 63 起吊设备基础不牢固; 1 2 3 6 导管或钢筋笼散落; 1 3 3 9 导管或料斗内砼散落; 1 2 3 6 (旋挖)钻机行走过程失稳; 1 1 3 3 机械 事故 砼运输车倾倒; 1 1 3 3 钻机操作杆伤人; 1 1 3 3 钻机防护装置失缺; 6 3 7 126 无关人员进入(旋挖)钻机作业区域。 3 2 1 6 基坑 施工 坍塌 基坑边堆放渣土; 1 2 3 6 基坑排水 10 1 7 70 24 风险源 风险估测 单位作业内容 潜在的事故类型 不安全状态(行为) L E C D=LEC 地下水丰富,封底不完全; 1 1 3 3 方案针对性不强; 1 1 7 7 基坑支撑强度不够,施工质量不满足; 3 3 15 135 在不明的危险区域开挖; 1 1 3 3 土层中有水但未进行排降水。 1 1 3 3 机械事故、起重事故 作业范围狭小; 6 2 7 84 起重作业无专人指挥; 3 2 7 42 起重设备未检验许可; 1 7 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1 2 7 14 起吊过程违反“十不吊”; 6 3 7 126 现场安全监管不力。 3 3 3 27 高处 坠落 基坑临边未设置护栏或护栏不合要求; 3 3 15 135 场地材料、工具、机械混乱; 1 6 2 12 夜间照明不够; 1 2 7 14 基坑内未设置安全梯或土坡道; 1 2 7 14 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 3 2 3 18 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 3 3 3 27 立柱盖梁施工 坍塌 塔吊基础不牢固或附着设置不合理; 1 1 15 15 25 风险源 风险估测 单位作业内容 潜在的事故类型 不安全状态(行为) L E C D=LEC 模板安装、拆除时,配合失误或违规作业; 3 6 15 270 模板对拉螺杆存在质量缺陷; 3 1 3 9 超负荷起吊; 1 2 7 14 墩身强度不足; 1 2 15 30 物体打击、起重伤害 临边未设置踢脚板; 1 2 3 6 作业面工具材料堆放不规范; 3 6 3 54 钢丝绳损坏; 6 3 7 126 吊物捆扎不牢固; 2 2 7 28 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 3 2 3 18 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 3 3 3 27 违规上下抛接工具。 3 3 3 27 高处 坠落 作业平台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够; 1 3 3 9 作业面未设置安全护栏或护栏设置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相关推荐
试验资料,提出各种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土方施工最佳含水量等试验数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报批准执行。 负责工程项目的计量测试工作,并负责工程项目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核定、校准及使用管理工作。 (十三)测量班:负责根据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等数据测设本标段工程的施工控制网,负责工程各阶段的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 (十四)综合办公室:主要处理项目经理部一切生活、后勤工作
用外贴式防水层。 防水层铺设利用轨行式作业平台施作。 监控量测表明支护变形已基本趋于稳定且净空满足二次衬砌厚度,支护表面平整,经地质雷达检测初期支护及背后密实,满足质量要求后方可铺设防水板。 防水层铺设作业区不得进行爆破,防止因爆破产生的飞石而损坏防水层结构。 在衬砌台车就位前,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铺设过程中对接缝进行充气检查。 防水层施工与二次衬砌混凝土灌筑之间相距 20m 左右,不宜过长。
的安全距离 17 箱梁焊接 乙炔气泄漏 火灾、爆炸 作业人员、相关人 员 一般 危险因素评估 预制场内移梁时,移梁作业和预制作业在同一作业区内施工,相互之间干扰因素较多,现场施工人员较集中,汽车吊起吊过程是重大危险源,要重点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安全目标 (1)杜绝因工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2)严防重大爆炸、火灾、坍塌和交通事故; (3)年重伤率
将地下水引向排水系统。 路堑路床当路堑开挖至零填时,应尽快进行施工。 如不能连续进行,应在路床底面以上预留 30 cm 厚的保护层,在路床基底压实前迅速挖除。 路床的厚度按设计规定施工,并按《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JTG F102020)的压实度标准执行。 路床施工前应先开挖排水边沟,防止边坡雨水漫延到路床部分。 当路床顶部以下为含水层时,先按设计要求施工排水渗沟将地下 水引出路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