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内容摘要:
路基边脚 ~ ,两侧端以片石护砌;砂垫层厚度及其上铺设的反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反压护道:填筑材料、护道高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不低于 90%。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的规格、质量、砂袋织物质量和塑料排水板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袋和塑料排水板下沉时不得出现扭结、断裂等现象;井(板)底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顶端必须按规范要求伸入砂垫层。 碎石桩:碎石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应严格按试桩结果控制水压、电流和振冲器的 留振时间;分批加入碎石,切实注意振密挤实效果,防止发生“断桩”或“颈缩桩”。 砂桩:砂料应符合规定要求;砂的含水量应根据成桩方法合理确定;桩体应确保连续、密实。 粉喷桩:水泥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成桩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喷粉时间、停粉时间和水泥喷入量,确保粉喷桩长度;桩身上部( 1/3 桩身)范围内必须进行二次搅拌,确保桩身质量;发现喷粉量不足时,应整桩复打;喷粉中断时,复打重叠孔段应大于 1m。 实测项目 见表 至。 表 砂垫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砂垫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 200m 测 4处 40 2 砂垫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 200m 测 4处 30 3 反滤层设置 符合设计 每 200m 测 4处 30 表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扳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井 板 1 井(板)间距( mm) 177。 150 抽查 2% 20 40 2 井(板)长度( m)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记录 30 40 3 竖直度 % 查施工记录 20 20 4 砂井直径( mm) +10,0 挖验 2% 10 5 灌砂量 5% 查施工记录 20 表 碎石桩(砂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桩距( mm) 177。 150 抽查 2% 15 2 桩径( mm) 不小于设计 抽查 2% 20 3 桩长( mm)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记录 25 4 竖直度( %) 查施工记录 20 5 灌石(砂)量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记录 20 表 粉喷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桩距( mm) 177。 100 抽查 2% 15 2 桩径( mm) 不小于设计 抽查 2% 15 3 桩长( mm)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记录 20 4 竖直度 ( %) 查施工记录 10 5 单桩喷粉量 符合设计 查施工记录 20 6 强度( kPa) 不小于设计 抽查5% 20 外观鉴定 砂垫层表面坑洼不平时,每处减 1~ 2分。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间距均匀。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 1~ 2 分。 碎石桩(砂桩)、粉喷桩间距均匀。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 1~ 2 分。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基本要求 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破损、无老化、无污染现象。 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铺设、固定,上工合成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张拉,紧贴下承层,锚固端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 粉喷桩实测项目 接缝搭接粘接强度符合要求,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实测项目 见表 至表。 表 加筋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次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 200m检查 4 处 20 2 搭接宽度( mm) 177。 50, 0 抽查 2% 25 3 错开距离搭接缝( 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抽查2% 25 4 锚固长度( 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抽查 2% 30 表 隔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 200m检查 4 处 20 2 搭接宽度( mm) 177。 50, 0 抽查 2% 25 3 错开距离搭接缝( 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抽查 2% 25 4 搭接处透水点 不多于 1个点 每条缝 30 表 过滤排水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200m 检查 4处 20 2 搭接宽度( mm) 177。 50, 0 抽查 2% 40 3 错开距离搭接缝( 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抽查 2% 40 表 防裂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200m 检查 4处 20 2 搭接宽度( mm) ≥ 50(横向) ≥ 150(纵向) 抽查 2% 40 3 粘结力( N) ≥ 20 抽 40 查 2% 外观鉴定 土工合成材料重叠、皱折不平顺,每处扣 1~ 2 分。 土工合成材料固定处松动,每处扣 1~ 2 分。 在土工合成材料中央向两侧填土,每次扣 1~ 2 分。 3 排水工程 一般规定 排水工程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依照实际地形,选择合适的位置,将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出路基以外。 本章 节和 节均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 跌水、急流槽、水簸箕等其他排水工程可按照本章 节的标准进行评定。 沟槽回填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排水泵站明开挖基础可按照 节或 节的标准进行评定。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基本要求 管材必须逐节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 5MPa 以上时,才可进行管节铺设。 管节铺设应平顺、稳固,管底坡度不得出现反坡,管节接头处流水面高差不得大于 5mm。 管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等杂物。 管道内的管口缝,当管径大于 1000mm 时,应在管内作整圈勾缝。 管口内缝砂浆平整密实,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 抹带前,管口必须洗刷干净,管口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裂缝现象。 抹带后应及时覆盖养生。 设计中要求防渗漏的排水管须做渗 漏试验,渗漏量应符合要求。 实测项目 见表。 表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混凝土抗压强度或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D、 F检查 30 2 管轴线偏差( mm) 50 经纬仪或拉线: 每两井间测 3处 15 3 管内底高程( mm) 177。 20 水准仪: 每两井间测 2处 15 4 基础厚度( 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 每两井间测 3处 10 5 管座宽度( 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拉边线: 每两井间测 2 10 处 6 抹带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 按 10%抽查 10 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7 相邻管内底错口( mm) 5(下游低于上游) 按 10%抽查 10 外观鉴定 管道基础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侧面蜂窝不得超过该表面积的: 1%,深度不超过 10mm。 不符合要求时,减 1~ 3分。 管节铺设直顺,管口缝带圈平整密实,无开裂脱 皮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 2分。 检查(雨水)井砌筑 基本要求 井基混凝土强度达到 5MPa 时,方可砌筑井体。 砌筑砂浆配合比准确,井壁砂浆饱满,灰缝平整。 圆形检查井内壁应圆顺,抹面光实,踏步安装牢固。 井框、井盖安装必须平稳,井口周围不得有积水。 实测项目 见表。 表 检查(雨水)井砌筑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F检查 30 2 轴线偏位( mm) 50 经纬仪:每个井检查 20 3 圆井直径或方井长、宽( mm) 177。 20 尺量:每个井检查 20 4 井盖与相邻路面高差( mm) 雨水井 0~ 4 水准仪、水平尺: 每个井检查 30 检查井 0~ +4 外观鉴定 井内砂浆抹面无裂缝。 不符合要求时,减 1~ 2 分。 井内平整圆滑,收分均匀。 不符合要求时,减: 1~ 2分。 土沟 基本要求 土沟边坡必须平整、稳定、严禁贴坡。 沟底应平顺整齐,不得有松散土和其他杂物,排水畅通。 实测项目 见表。 表 土沟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规定值或允许偏 检查方法和频 规定分 项 目 差 率 1 沟底纵坡( %) 符合设计 水准仪:每 200m 测 4点 30 2 断面尺寸( 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 200m 测 2点 30 3 边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值 每 200m 检查 2处 20 4 边棱直顺度( mm) 50 尺量: 20m 拉线 每 200m 检查 2处 20 外观鉴定 沟底无阻水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 1~ 2分。 浆砌排水沟 基本要求 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 浆砌片(块)石、混凝土预制块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中缩缝应与墙身缩缝对齐。 砌体抹面应平整、压 光、直顺,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 实测项目 见表。 表 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F 检查 30 2 轴线偏位( mm) 50 经纬仪:每 200m 测 5点 10 3 沟底高程( mm) 177。 50 水准仪:每 200m 测 5点 15 4 墙面直顺度( mm)或坡度 30 或不陡于设计 20m 拉线、坡度尺: 每 200m 查 2 点 10 5 断面尺寸( mm) 177。 30 尺量:每 200m 查 2点 15 6 铺砌厚度( 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 200m 查 2点 10 7 基础垫层宽、厚( 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 200m 查 2点 10 外观鉴定 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 不符合要求时,减 1~ 2分。 沟底不得有杂物。 不符合要求时,减 1~ 2分。 盲 沟 基本要求 盲沟的设置及材料规格、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
相关推荐
将地下水引向排水系统。 路堑路床当路堑开挖至零填时,应尽快进行施工。 如不能连续进行,应在路床底面以上预留 30 cm 厚的保护层,在路床基底压实前迅速挖除。 路床的厚度按设计规定施工,并按《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JTG F102020)的压实度标准执行。 路床施工前应先开挖排水边沟,防止边坡雨水漫延到路床部分。 当路床顶部以下为含水层时,先按设计要求施工排水渗沟将地下 水引出路基外
的安全距离 17 箱梁焊接 乙炔气泄漏 火灾、爆炸 作业人员、相关人 员 一般 危险因素评估 预制场内移梁时,移梁作业和预制作业在同一作业区内施工,相互之间干扰因素较多,现场施工人员较集中,汽车吊起吊过程是重大危险源,要重点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安全目标 (1)杜绝因工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2)严防重大爆炸、火灾、坍塌和交通事故; (3)年重伤率
坡碎落平台上做好临时排水沟,将水引出路基外。 4) 混合挖掘法:对特长、深的路堑,可采用先用纵向通道,再横向两侧挖出若干条辅助通道,可集中机械设备沿纵横通道平行作业。 这种挖掘方法必须注意作业进度、运土路线、临时排水、机械调度配套等周密组织管理,一般组织统一由指挥长协调。 土质 路堑开挖,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挖掘、装运、平整机械,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效能,杜绝窝工、停工状况。
,人工刷坡。 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 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 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 高挡墙砌筑、边坡防护应注意: 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用来砌筑护面墙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缝的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