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二期信息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内容摘要:

该缠绕紧密。 在线槽桥架内布放电缆时,首先应检查所要布放电缆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绝缘测试。 电缆布放时,在转弯或接线盒处应有专人把守,电缆的弯曲半径严禁小于其外径的 6倍,并应留有适当余量(光缆施工例外)。 敷设于槽内的电缆和导线不得有接头,槽内线缆应顺直尽量不交 共 48 页 — 第 20 页 叉,绑扎线缆应整齐、间距均匀、松紧适度,槽内线缆的 占槽面积不大于线槽净截面的 50%。 线缆穿放完毕后,上设备前应用兆欧表对线路进行测试,检查所放线有无断线、混线、绝缘不好的情况,并做好测试记录。 当测试后发现线缆绝缘不良时,必须拉出换线或修复后重新布放。 、 线缆敷设  施工工艺 线槽配线前消除槽内的污物和积水。 线缆布放前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 等 分离布放。  技术要求 所有线缆都应进行根据其系统要求统一编号,并在电缆上可靠标注。 线缆在布放时,按类别在规定长度进行绑扎。 所 有接线、接头都应采用焊接或接插件连接并紧固。 所有线缆都应敷设在线槽或线管内保护,与土建方密切配合,做好管线的预埋。 线槽及线管接口处应进行技术处理,确保线缆敷设时安全。 各线缆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同一线槽内的导线 ( 包括绝缘在内 ) 截面积总和 不 应超过 槽内 截面积的 50%。 共 48 页 — 第 21 页 线缆的布放应平直 , 不得产生扭绞 、 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线缆布放时应有冗余 , 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1 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 1 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 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1 电缆桥架内线缆垂直敷设时,在线缆的上端和每间隔 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 , 直接部份间隔距施 3~5m 处设固定点。 在线缆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 300~500mm 处设置固定点。 1 槽内线缆应顺直 ,尽量不交叉、线缆不应溢出线槽、在线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垂直线槽 布放线缆应每间隔 处固定在线缆支架上,以防线缆下坠。 1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缆时,应对线缆进行绑扎。 应根据线缆的类型、缆径、线缆芯数为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 ,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1 在竖井内采用明配、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线缆,并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 共 48 页 — 第 22 页 各子系统施工工艺 、 综合布线 系统 1)施工前环境检查 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 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房屋预留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应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安全、防火要求:消防器材、危险物的堆放、预留孔洞防火措施。 器材检验要求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所用缆线器材规格、程式、数量 、质 共 48 页 — 第 23 页 量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者或与设计不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缆线的检验要求 工程 使用的对 绞电缆和 光缆规格 、程式、形 式应符 合GB/T5031012020设计要求和 GB503122020施工规范规定。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 电缆的电气性能应从本批量电缆的任意三盘中截出 100m长度进行抽样测试。 剥开电缆线头,有 A、 B端要求的要识别端别,在缆线外端应标出类别和序号。 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 50/ 125μ 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和单模光纤光缆时,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 接插件的检验要求 接线排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插接件的塑料材料应具有阻燃性。 保安接线排的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各项指标应符合邮电部有 共 48 页 — 第 24 页 关规定。 光纤插座的连接器使用型号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光纤插座面板应有发射( TX)和接收( RX)明显标志。 配线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交接设备的型 号、规格应符合方案设计要求。 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2)设备安装 设备机架:规格、程式、外观;安装垂直、水平度;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各种螺丝必须紧固;防震加固措施;接地措施。 信息插座:规格、位置、质量;各种螺丝必须紧固;标志完整齐全;安装符合工艺要求;屏蔽层可靠连接。 电、光缆布放(楼内) 缆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 和损伤。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共 48 页 — 第 25 页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缆线布放时应有余量。 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 3~ 6m,工作区为 ~ ,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 5~10m。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非屏蔽 4 对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4 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 8倍。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10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 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 15 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 20倍。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 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过长的光缆要接力牵引。 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 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布放电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 共 48 页 — 第 26 页 般为 15 米 /分。 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 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3)缆线的终端 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 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缆线终端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对绞电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终端时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 13mm。 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对绞线在与信息插座( 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 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规定。 对绞电缆与 RJ45 信息插座的卡接端子连接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卡接。 对绞电缆与接线模块( IDC、 RJ45)卡接时,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行操作。 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 共 48 页 — 第 27 页 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 360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 10mm。 光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 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 、 有线电视系统 管线路、箱、盒的敷设 1) 箱、盒支架埋件测位:根据施工图纸,按已弹好的水平线、墙厚度线等测定位置,并弹线划出标记。 2) 剔槽、打洞、钢板钻孔:按已划好的标记剔槽、打洞或钻孔:预制圆孔板及预制板打灯位洞时,应由下往上打,然后在上面扩孔;需固定在钢筋上的箱、盒安装好卡铁。 3) 断管、套丝:断管时应将管用压力压牢,用钢锯或砂轮锯锯管:套丝时使用合格的配套板牙,并加润滑油;厚壁钢管套丝分二板以上套成,保证不乱丝;断管、套丝后应将管口用扁锉锉平,圆锉锉光滑。 4) 管路连接:线管必须套丝,用管箍连接;明配管吊顶内及轻钢龙骨墙内配管,管 入箱盒处应用铜杯梳锁紧。 5) 管路固定:暗敷设管路在距箱、盒 1m左右用 共 48 页 — 第 28 页 铁丝与钢筋或结构绑扎固定;明敷设管路用卡或卡具按规定距离与支架或结构固定。 6) 地线连接:使用专用接地线卡应压接牢固。 7) 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及设计要求;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平齐,光滑;明配管及其支架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皱褶,暗配管保护层大于 15mm。 8) 箱盒位置正确,固定可靠,严禁用电气焊开孔,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排列整齐。 穿过变形缝处做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有保护层。 9) 管路:箱、盒 支架接地(接零线)连接紧密牢固,载面选用正确。 10)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加装接线盒。 1) 分支器的工程安装有明装和暗装两种。 2) 在室内墙壁上安装的系统输出盒要做到接线牢靠、美观,接收机户盒的连接应采用阻抗为 75Ω、屏蔽系数高的同轴电缆,长度不超过 3m。 3) 系统输出口有的带串接单元,有的即是终端盒,使用时注意分清,对于只有一墙之隔的相邻两户的穿线管和接线盒,常常采 共 48 页 — 第 29 页 用带串接单元的输出口。 、 安防 监控系统 本工程中安防监控系统主要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两部分。 1) 准备安装前应检查 设备外形完 整,摄像机镜头干净完好;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摄像机支架:规格、程式、外观;安装垂直、水平度;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各种螺丝必须紧固;防震加固措施;接地措施。 云台:规格、位置、质量;各种螺丝必须紧固;标志完整齐全;安装符合工艺要求;连接初必须用焊锡焊牢。 2) 设备安装 安装前每个摄像机均应加电进行检测和调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摄像机方可安装。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应留有 1m 的余量,以不影响摄像机的转动。 不得利用电缆插头和电源插头来承受电缆的重量。 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宜受到外 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附近现场人员的工作和正常活动。 室内安装高度应大于 共 48 页 — 第 30 页 m,室外安装高度应大于。 摄像机镜头要避免强光直射,应避免逆光安装,若必须逆光安装时,应选择将监视区的光对比度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围内。 当摄像机在其视野内明暗反差较大时,应对摄像机的位置,摄像机方向及照明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和改善。 摄像机在搬动、安装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 摄像机安装应牢靠、稳固。 摄像机安装完后,应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定准转动起点方向,检查摄像机防护套的雨刷动作、摄像机在防护套 内紧固情况、机座与支架或云台的安装尺寸。 终端设备安装在监控室内,可与摄像机的安装同期进行; 机柜和控制台应在监控室装修完成且电源线、接地线、各视频电缆、控制电缆敷设完毕后运入监控室; 机架的底座与地面固定,机架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超过1‰;几个机柜并排时,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 3mm;两个机柜中间缝隙不大于 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