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教案--第三章民事法律制度内容摘要:
人成立的实体条件: A、须有相 应的法律依据; B、须有相应的法人财产; C、须有依法制定的法人组织内部活动规章; D、须有相应的经营活动范围; E、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③法人的变更: 指法人在其存续期间和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组织机构、活动宗旨以及业务范围等方面的变化。 ④法人终止: 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丧失,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不再存在,主要原因:A.依法被撤销;B.法人自行解散;C.依法被宣告破产;D.其他原因。 (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 法律基础 》 教案 22 的。 法人属社会组织体,其人 格是比照自然人的人格由法律拟定的。 但它们的民事权利能力却因一个是自然人体,一个是社会组织,而各不相同。 主要表现如下: ①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不同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 产或因其他原因终止时消灭;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②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除包括的一般民事活动范围外,只限于批准、登记、章程规定以及法律准许的特定业务范围。 在这些范围之外,它没有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广泛享有的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继承权以及婚姻家庭方面 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法人不能享有。 反之,法人专门享有的某些权利,如法人组织机构权,一定范围内的名称专用权,自然人则不得享有。 ③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各有不同。 法人因其设立的目的、业务范围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民事权利能力。 如企业法人与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就各不相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除因公职而受有限制外,则不分差异,而一律平等。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1)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以自己的行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 2)法人的民事 行为能力的特点 《 法律基础 》 教案 23 与公民相比,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主要有: ①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灭。 法人一经设立,在获得民事权利能力的同时,就具有了民事行为能力,就得以自己的民事行为能力进行各种事宜和生产经营活动,这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必须有所划分的情况截然不同。 ②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范围上一致。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不能超出的其民事权利能力所限定的范围。 不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因民事权利能力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余有所划分之外,没有这种“一致”和“差 异”。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一、民事法律行为 (一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有效条件和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注意: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落脚于“合法行为”,不能将所有民事行为都看作是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法律基础 》 教案 24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资格。 法律不仅要求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必须具有行为能力, 而且要求民事行为能力与行为人的“相应”。 对公民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单独实施法律行为,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当的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不能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而言,其民事行为能力是和民事权利能力相一致的,法人的行为能力不能超出法律或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 所以法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必须要在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之内。 除此而外,法人只有权从事为维持其存在所必需的法律行为。 (2)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 意思表示真实,即要求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为行为人 自觉自愿而产生的,同时与其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通常情况下,表示意思与内心效果意思是一致的,但也可能出现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不一致的情形,此即意思表示有瑕疵。 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行为,如属于法律规定的应被宣告无效或者撤销的情况,则不应产生法律效力。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所谓不违反法律,指的是意思表示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也不得滥用法律的授权或任意性规定以规避法律,还应该包括不违反国家政策;所谓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社会经济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风尚等皆应包括在内。 《 法律基础 》 教案 25 这里所说的法律,既包括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级政权机关发布的决议、命令、条例等行为规范,还包括国家现行政策。 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必须符合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得有损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等。 任何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能有效,也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 此外,民事法律行为还应符合法定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是指行为人做出意思表示的方式。 包括: (1)口头形式 口头形式 是指行为人采用当面交谈、电话协商等谈话的方式进行的意思 表示。 除法律明确规定不能 使用口头形式的外,一般的民事法律行为均可采取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 是指行为人采用合同书、信函、电报、传真等书面文字进行的意思表示。 书面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书面形式 和特殊书面形式。 一般书面形式必须有当事人签名、盖章才具有法律效力;特殊书面形式还须经过公证、鉴证、审批核准或登记后才生效。 (3)推定形式 推定形式 是指行为人通过有目的、有意义的积极行为,使他人可以推断出其内心的意思。 《 法律基础 》 教案 26 如房屋租期届满后,出租人继续接受承租人交纳的房租,即可推断出双方已作出延长租期的意思表示。 (4)默示形式 默示形式 是指行为人 没有进行任何积极行为,而从他的沉默中认定他已作了某种意思表示。 如继承开始后,继承 人放弃继承的,应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道题: 1、下列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ACD) A.合同行为 B.甲约乙赴宴的行为 C.遗嘱行为 D.拾得遗失物归还失主的行为 (二 )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 ( 1)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从而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 2)无效民事行为的类型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③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④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的; ⑤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⑥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 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 法律基础 》 教案 27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违反自愿原 则,而使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没有体现其真实意愿的行为。 (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种类 ①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即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②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即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行为; 对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处理 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从行为开始时起 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凡未履行的民事行为不得再履行;正在履行的 应停止履行;已经全部或 部分履行的,当事人已经取得的财产,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 返还财产 即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一方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 ② 赔偿损失 即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 追缴财产 即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 家、《 法律基础 》 教案 28 集体或者第三者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者。 下面我们来看三道习题: 1、木工王某因妻子生病急需一笔费用向章某借钱,章某提出王某必须 在其妻病治好五天之内为其加工一套家具。 王某无奈答应。 后王某妻子病愈,但王某根本无法在五天之内加工整套家具。 王某与章某之间的口头协议属何民事行为( C ) A.显失公平 B.胁近 C.乘人之危 D.重大误解 2、甲常为乙 制作手工艺品,历来由乙按数量支付预付款。 这次由于数量大,乙提出签定书面合同。 乙给甲讲合同内容与以前做法完全一样,实际上将价格降低了 10%。 由于甲是文盲,甲遂在合同上签字。 乙行为( C ) A.可撤消,甲 有重大误解 B.无效,甲受欺诈 C.无效,甲意思表示虚假 D.无效,乙乘人之危 甲在乙家喝酒,酩酊大醉,席间甲将其价值 800元的打火机送给乙,乙欣然收下。 第二天甲酒醒后后悔,向乙索回,遭乙拒绝。 甲、乙的赠与属何种行为。 ( B ) A.有效 B.无效 C.乘人之危 D.可撤销 二、代理 (一 )代理 《 法律基础 》 教案 29 代理的概念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由此产生 的民事权利义务直接归属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代理的特征 代理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即代理人的活动能够为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引起一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的确立、变更或者终止。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独立进行的意思表示。 代理行为产生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 (三 )代理的适用范围 按照民法通则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代理主要适用于以下范围: (1)一般的民事法律行为。 (2)诉讼活动。 (3)非诉讼事件的行为。 (4)某些行政、财政等其他具有法律 意义的行为。 (四 )代理的种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分为: 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 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进行的代理。 委托代理以委托授权为基础,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只需要被代理人一方的 意思表示,就能发生授《 法律基础 》 教案 30 权的效力。 法定代理 法定代理 是指代理人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 的代理。 它主要适用于被代理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况。 指定代理 指定代理 是指代理人根据人民法院或者有关机关的指定行为而产生的代理。 (五 )代理的终止 委托代理的终止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 (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3)代理人死亡; (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5)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代理的终止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终止: (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2)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 (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5)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 法律基础 》 教案 31 系消灭。 下面我们来 看两道题: 1、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代理适用于( C ) A.公民。法律基础教案--第三章民事法律制度
相关推荐
温施工 16 拉线 3 保温施工 17 弹线墨盒 3 保温施工 18 靠尺 3 保温施工 19 19 塞尺 3 保温施工 20 钢尺 3 保温施工 屋面岩棉板保温系统的施工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管根堵孔、固定→弹线找坡度→铺设保温层 →拍(刮)平→填补板缝→检查验收→抹找平层 准备工作 :根据进场时间要求 ,按约定的材料品牌、型号进行订购,按工程进度分批进场 ,并向甲方、监理方提供材料的合 格证
题 2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 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前的表格内 )。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A C B A B C D 当温度升高时,油液的粘度( )。 A、下降 B、增加 C、没有变化 变量轴向柱塞泵排量的改变是通过调整斜盘( A )的大小来实现的。 A、角度 B、方向 C、 A 和 B 都不是 减压阀控制的是 ( B ) 处的压力
√ 213. 矩阵电路中行母线和列母线可以相互交叉。 ( ) 答案 : 179。 214. 测量水和水蒸气压力的水平引压管应朝工艺管道方向倾斜。 ( ) 答案 : 179。 215. 以 8051为核心的智能仪表的工作原理同普通测量仪表相似,在其内部处理过程中仍然采用模拟量。 ( ) 答案 : 179。 216. PLC编程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可并联输出。 ( ) 答案 : √ 217.
其 荣 纪 其 导 誉 务 体 誉 念 类 类 活 活 他 品 品 他 动 动 类 类 类 01 02 03 办 宿 附 公 属 楼 舍 设 施 A 文书档案 B 科技档案 C 专门档案 D 特殊载体档案 E 其他档案 10 市 XX 局档案分类体系表 (文书档案按机构分类)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01 02 01 02 03 04 05 06 01 02
也为 他们提供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 符合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 ,项目建设 对构建和谐社会 将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将彻底改变原有的敬老院设备陈旧、环境较差等这一现状,将扩大 服务 规模,完善服务功能,亮化美化生活环境,切实XX 县水唇镇敬老院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解决 水唇镇“三无”老人的实际困难
X( 15 天 +5天) +5 支 =25 支,所以每次订货参考基数量为 25 支; A、 B、 C分类法: 要考虑当地特殊情况 ,如促销、假期和每时段进货的天气、交通情况等。 六.门面形象管理: 良好的店铺形象是吸引客人进店的第一步,保持商业环境与气氛的调整和新鲜感是客人能经常光顾的一大诱因,所以我们除了保证各店整体形象风格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门面的基本张贴:品牌语“一点一点改变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