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重点笔记内容摘要:
隔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不能采用其他分隔方式替代。 甲、乙类物品着火后蔓延快、火势猛烈,甚至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甲乙类仓库应采用单层结构,对于丙丁戊类仓库,在实际使用中确因物流等用途需要开口的部位,采用与防火墙等效的措施。 统,除冷库的防火分区外,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表规定增加 1 倍。 名称 耐火等级 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 备注 高层民用建筑 一二级 1500 对于体院馆、剧场的观众厅,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以适当的增加 单多层民用建筑 一二级 2500 三级 1200 四级 600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 一级 500 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1000㎡。 ,防 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表的规定增加 1倍;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的 1 倍计算。 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装修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具体规定为:①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 4000 ㎡ [由 1500 增加至 4000];②设置在单层建筑内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 10000[由 2500 增加至 10000]㎡;③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 2020[由 500 增加至 2020]㎡。 20200 ㎡的地下、半地下商业厅,应采用无门窗洞口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的楼板分隔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 20200 ㎡的区域,相邻区域的确实需要布局水平或竖向联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等方式进行连通。 18 米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 24 米的办公建筑或丁戊类厂房 (仓库)的房间隔墙和非承重墙可采用木骨架组合墙体。 ,丁戊类厂房 (仓库)可采用木结构建筑或木结构组合建筑,非承重墙和房间隔墙应采用难燃性材料,耐火等级分别为 小时和 小时。 ,发电机间,配电间、锅炉间等火灾危险性较大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 小时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1h 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分分隔,不宜开设与室内相通的门窗洞口。 60 ㎡。 、管廊、专业疏散通道、通风机房以及其他辅助用房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型 隧道分隔。 隧道内敷设的地下设备用房,占地面积大,人员较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1500 ㎡。 第二节防火分隔。 当其布置在地下或四层以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200 ㎡,即使设置自动喷火灭火系统,面积也不能增加,以便将火灾现在该房间内。 厅、室之间以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小时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 1 小时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约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单元之间或其他场所之间的 分隔构件上无任何门窗洞口。 、会议厅等人员密集的厅室布置在四层以及以上楼层时,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400㎡,且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幕布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 级。 、电影院、礼堂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时,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割。 设置在四层以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400 ㎡,设 [与观众会议厅等的面积一致 ]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以及以上楼层;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 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以及下楼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1000 ㎡。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该面积也不得增加。 2小时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应符合以下规定:①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小时的不燃性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完全分隔;当为高层建筑时,应 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小时的不燃性楼板和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完全分隔,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相接处设置高度不小于 米的防火挑檐,或相接触上下开口之间的墙体高度不应小于 4 米。 ②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小时的不燃性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 ③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 、灭 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 小时的楼板于其他部分分隔,设置在丁戊类厂房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 小时的楼板与其他部分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物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变压器室等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 小时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必须开设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 火门窗。 ,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 1m179。 ,且总储存量不应大于 1m179。 ,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锅炉间分隔,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变压器间与配电室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的防火隔墙; 、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2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 小时的楼板于其他部分分隔,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 1m179。 ,储油间应 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分隔,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 小时,采用防火玻璃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 小时,采用防火玻璃时,防火玻璃与其固定部件整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 小时,但采用 C 类防火玻璃时,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3 小时,并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 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中庭应设 置排烟设施。 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1 小时,高度不低于 米的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该部分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 米。 、隔墙之间的洞隙蔓延火灾,幕墙与每层楼板交界处的水平缝隙和隔墙处的垂直缝隙应该用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填实。 、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以阻止火灾通过幕墙与墙体之间的空隙蔓延。 ,当玻璃幕墙遇到防火墙时,应遵循防火 墙的设置要求,防火墙不应于玻璃直接连接,而应与其框架连接。 ,进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井无关的电缆与电线。 2 小时的不燃性墙体。 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 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 、管道井应该单独布置,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 1 小时的不燃性墙体。 墙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高度不超过 100 米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进应每隔 3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性墙体做防火分隔 ;建筑高度超过 100米的建筑物,应该每层作防火分隔。 、管道井与房间、吊顶、走道灯相连通的孔洞,应用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填实。 ,电线、电缆、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穿过建筑内的变形缝时,应在穿过处加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变形措施,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三节防火分隔设施与措施 ,防火墙应截断可燃性墙体或难燃性墙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不燃性墙体屋面不小于 40cm,高出可燃性墙体或难燃性墙体屋面不小于 50cm。 4 米,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焰蔓延的措施。 ,防火墙应突出墙的外表面 40cm,或防火墙带的宽度,从防火墙中心线起每侧不应小于 2 米。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其他管道如必须穿过时,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将缝隙紧密填塞。 设在转角处。 如设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上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 米,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米。 ,应考虑防火墙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塌。 (厚度 ),重型适用于防火墙和防火隔墙(厚度),楼梯间或电动扶梯的隔墙型(厚度为 )。 ,上卷的宽度可达 10 米,耐火极限 4 小时,侧卷的宽度为 80100米,转 弯大于等于 90℃,耐火极限 小时。 小时、 2 小时;复合型钢质中间加隔热材料的防火卷帘耐火极限可以达到 、 3 小时, 4 小时。 ,或在其两侧设冷却水幕,计算水量时,其火灾延续时间按不小于 3 小时考虑。 在卷帘两侧设置启动装置,并应能电动和手动控制。 ,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两侧压差为 20Pa 时,漏烟量小于 179。 /(㎡ *min)。 ,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 30 米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 10 米,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 30 米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大于该防火分隔部位宽度的 1/3,且不应大于 20cm。 ,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 小时, 1 小时和 小时,对应的分别应用于防火墙,疏散楼梯门和竖井检查门。 ,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一侧手动 开启。 、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能自动关闭;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设置顺序闭门器。 ,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防止烟火通过变形缝蔓延。 ,固定窗扇防火窗不能开启,平时可以采光,遮挡风雨。 发生火灾时可以阻止火势蔓延;活动窗扇防火窗能够开启和关闭,起火时可以自动关闭,阻止火势蔓延,开启后可以排除烟气,平时还可以采光和通 风。 ,在某些需要设置防火墙或其他防火分隔物无法设置的情况下,可采用防火水幕进行分隔。 宜采用雨淋式水幕喷头,水幕喷头的排列不少于 3排,水幕宽度不宜小于 6 米,供水强度不应小于 2L/( S*M)。 :穿越防火分区处。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穿越防火分隔出的变形缝两侧。 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但当建筑物内的每个防火分区通风、空调系统独立设置时,可以不设置。 公共建筑的浴室、卫 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公称温度为 70℃的防火阀,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 150℃的防火阀。 2 米范围内的风管以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第四节防烟分区 2020 ㎡,长边不应大于 60 米,当室内高度超过 6 米,且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不应大于 75 米。 :防烟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结构梁等划分。 每个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 筑面积不宜超过规范要求。 采用隔墙等形成封闭的分隔空间时,该空间宜作为一个防烟分区。 储烟仓高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 10%,且不应小于500mm,同时应保证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最小清晰高度应由计算确定。 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垂直安装在建筑顶棚,横梁或吊顶下,能在火灾时形成一定的蓄烟空间的挡烟分隔设施。 其从顶棚下垂的高度一般应距离顶棚面 50cm 以上。 50cm 时,此横梁何以当挡烟垂壁使用。 第六章安全疏散 第一节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 1 人 /㎡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 人 /㎡计算。 207.,其中 N 为疏散人数(即 100 人); t 为允许疏散的时间( min); A 为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 43 人 /min,阶梯地面为 37 人 /min)。 b 为单股人流宽度,取。 米,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米,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米。 ,走道和楼梯的各自宽度,应按 1 米 /百人计 算确定,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米。 、礼堂、剧场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不小于 米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 1 米,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米。 、礼堂、剧场在布置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 20 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 22 个,体育馆不宜超过 26 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 米,可增加一倍,但不得超过 50 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减少一半。 [注意 209210211 三项的对比记忆 ] ,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 100 人 1 米计算。 1 米,高度不应小于 米。 ,其安全出口的宽度经计算数值又很小时,为便于人员疏。一级消防工程师重点笔记
相关推荐
……………………………………… 304 第十六章 锅炉动力车 间管理制度……………………………………………… 304 第十七章 机修车间管理制度…………………………………………………… 306 第十八章 粗提车间管理制度…………………………………………………… 307 第十九章 精提车间管理制度…………………………………………………… 309 第二十章 发酵车间管理制度…………………………………
为 A A. 可用性的攻击 B. 保密性的攻击 C. 完整性的攻击 D. 真实性的攻击 : 正确答案为 A Ⅰ .假冒 Ⅱ .特洛伊木马 Ⅲ .旁路控制 Ⅳ .陷门 Ⅴ .授权侵犯 在这些威胁中,属于渗入威胁的为 A. Ⅰ、Ⅲ和Ⅴ B. Ⅲ和Ⅳ C. Ⅱ和Ⅳ D. Ⅰ、Ⅱ、Ⅲ和Ⅳ “ attack”进行加密,如果密钥为 3,那么生成的密文为 正确答案为 A A. DWWDFN B. EXXEGO
下降幅度。 22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一、采购 生产所用的所有劳动保护用品,一律由公司采购部门集中统一采 购。 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必须是符合正规的采购渠道,在专门从事劳保用品生产经营的厂家或经销商处采购。 并办理正规合法的供购手续。 所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在采购前必须确认产品质量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采购人员不得采购品质不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 严禁有采购人员伙同经销商徇私舞弊、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
能预知需要请车的情况下,因工作因素急需出车的,但南北厂均无驾驶员可调度的情况下。 法定节假日全公司员工都休息的,因工作因素急需出车的情况下。 ( 五 ) 驾驶员细则 每天检查车辆仪表、机油、胎压、制动、水箱等各项性能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补给、修复后才能使用。 每周对公司车辆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个别车辆需每天做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外无泥、内无尘。 用车做好相关登记,详细记录出车时间、事由、车辆名称
B、绝缘材料的种类 C、环境湿度 D、敷设方式 E、环境 温度 2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主要作用是( ACE )。 A、减轻一相接地的危险性 B、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C、稳定系统电位 D、改善架空线的防雷性能 E、防止高压窜入低压所造成的危险 2重复接地的作用有( ABCD )。 A、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B、减轻零线断线的危险性 C、缩短故障时间 D、改善架空线的防雷性能 E
收、储存等单元 ; 含凝析油处理厂还包括脱烃、轻烃回收、 水合物抑制剂 回收、储运等单元; 天然气处理厂生产运行数据采集监控要求详见 “ 附录 ” ; 丙烷制冷低温分离脱油脱水单元应实现超压紧急切断 和 远程放空, 生产运行数据采集监控要求参照 “ 附录 ” ; 高压凝析油气田处理厂 生产运行数据采集监控要求详见 “ 附录 ” ; 采出水处理及回注系统生产运行数据采集监控要求参照 “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