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内容摘要:
三、总结课文。 三亚的落日是那么美丽,作者描绘的语言是这样美好,你们想不想来赞美它呢。 板书设计: 三亚落日 像孩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教学后记: 11 烟台的海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是本 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题: 1 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 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 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 (烟台) 3 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 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 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 读课文,了解内容: 1 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 2 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 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 检查自学: ( 1)读生字及词语。 独特景观深褐色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巨浪拍岸蔚为壮观壮丽嬉笑害羞崇山峻岭过滤宛如如痴如醉呢喃细语体验湛蓝凝重轻盈浪漫忙碌 ( 2) 指名读课文 ,评议纠正 12 ( 3) 理解词语。 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4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主要写了什么。 5 分 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 齐读 2 读懂了什么。 (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 四、写字指导 1 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 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 抄词。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 季特点的呢。 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 2 自然段,感受“独特” 1 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 (海,人) 2 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 (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3 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 读第二层。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 ,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4 通过读 ,你 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 ?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 5 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 ?愿意记住它吗 ?先自己读读 ,再在小组内试背 ,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 . 6 小结第 2 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 —— 分层朗读、理解、体会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 学生自学(读、说、背) 2 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13 3 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 (第 3 自然段:抓 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 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 (第 4 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 四、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 2 背诵第 1— 4 自然段。 3 造句。 第三课 时 一、复习 1 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 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 24 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 自渎第 5 自然段,整体感知。 2 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 “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 指 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 把 2— 5 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 (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 齐读第 6 自然段。 2 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 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 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1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 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绍。 比谁介绍得 14 好。 2 你游览过什么地方。 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 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 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2 写一个片段,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活泼 勤劳播种 夏 宁静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 ————————— “画”“背景”“舞台”〈 ———— 〉“活剧” 教学后记: 记金华的 双龙洞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5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结合课文特点,培养 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理清游览顺序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解题:“记”是什么意思。 较“记”的是什么。 (记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浏览胜地,固而是一篇游记。 并告诉学生,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生 1957 年游览金华双龙后写的。 ) 教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相关推荐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踢 )足球 ( )字 ( )资料 ( )故事 ( )庄稼 ( )图画 ( )手工 ( )西瓜 五、连一连 雪白的 春天 消防车 不知义 粉红的 梨花 玉不琢 灭火 彩色的 外衣 洒水车 不成器 浅褐色的 桃花 人不学 清洁马路 六、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别忘记加标点哦 1. 你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2. ________在池塘里
3 《石榴》这篇课文按照“春天 — — ”的时间顺序,描写了石榴“长叶 — — ”的生长过程。 在写果实的时候,写了石榴的 和 ,以及石榴子儿的 和 (填特点词) 3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 ,叫 ;这是波浪留下的 ,叫 ;还有那些 ,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 这些 都是石头书上的。 ” 3石头书上的字是指 、 和。 画是指 、 和 的化石。
英感动得 ,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 ;第二次的掌声 , 小 英 向 大家。 “注视”的近义词是 ,再写出几个 表 示 “ 看 ” 的 意 思 的 词 或 成语:。 “聚然间”的近义词有 、。 你认为大家对小英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些什么呢。 如果你是小英,你会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课内】 15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
有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 (yǒu):有用 有 人 有力 有时 例句: 教室里 有人上 课不认真听讲。 广 (ɡuǎnɡ):广大 广 告 广 播 广场 例句: 电视里经常会播放广告。 电 (di224。 n):电子 电力 电车 来电 电话 例句: 我家新装了一部电话。 头 (t239。 u): 木头 山头 村头 鱼头 头发 例句: 我的头发剪得太短了。 了 (le):走了 来了 去了 好了
三十里铺联校 1鸟语( 2) 课外阅读 画眉和啄木鸟 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黄莺、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的王国。 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了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我们来比赛唱歌吧,好吗。 ”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悦耳、动听。 “对不起,我还要工作。 再说,我也唱不好。 ”啄木鸟说。 “唱吧,友谊比赛嘛。 ”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
,标准只有一个: 是人才而不是亲与仇。 第十课 这个独幕剧中共有 个人物,分别是。 故事发生在 (时间) (地点),主要讲。 最能表现公仪休聪明机智的语句是: 最能表现他清正廉洁语句是: 正因为我 ,所以才不能。 你想,如果我 ,就要 ,这样就难免要。 如果我 , ,还能。 现在想吃鱼就 ,不是 吃吗。 这篇课文是个 独幕剧 ,讲的 是 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鲤鱼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