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习题精选汇总内容摘要:
三、根据要求写词。 1.例:风:和风、狂风、冷风、清风、疾风„„ 2.笑: 、 、 、 、 、„„ 3.兴: 、 、 、 、 、„„ 20 / 48 四、填字成词。 ( )云( )雾 ( )变( )化 火( )金( ) 明察( )( ) 大显( )( ) 除( )务尽 大( )天宫 来去无( ) 齐天( )( ) 不避( )( ) 西天( )( ) 天下太( ) 五、漫话“三国英雄”。 1.《三国演义》塑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如 的关羽神机少算的 , 的曹操„„ 2.《三国演义》中还有你心中最仰慕的英雄吧,就请你仿照上面的分析方法,把它们写下来吧(至少 2个)。 《螳螂捕蝉》习题精选 一、辨字组词 捕( ) 虚( ) 供( ) 涡( ) 铺( ) 虎( ) 拱( ) 祸( ) 辅( ) 虑( ) 洪( ) 锅( ) 待( ) 侯( ) 仔( ) 啄( ) 侍( ) 候( ) 籽( ) 琢( ) 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①失去 生命 ②不顾性命 ③表示坚决裂 ④不活动,不灵活 21 / 48 吴王已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 ) 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 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 ) 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 ) 转:①旋动、改换方向 ②不直接地 ③围绕中心旋动 ④量词、绕圈 这件衣物我不敢当面给她,请你帮我转达 给好好吗。 ( ) 瞧,这辆车的轮子转得可真快,我猜有时速 120公里吧。 ( ) 只见小张转身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真的生气了。 ( ) 是谁让你把这条绳子转那么多圈的。 都快解不开了。 ( ) 三、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事情吗。 举例谈谈你对此有何看法 四、阅读短文 ,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 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 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盂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 这里经常有人送葬( z224。 ng)、筑坟、祭( j236。 )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 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器,咿咿( yī)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 ,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 于是,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 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 mǐn)□鱼□肉□各种东西都有。 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 他母亲见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 于是,决定再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 每天看 到学生很早就来上 22 / 48 学,见了老师还鞠躬( jū gōng)。 有时,教师领着学生演习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 学生学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 bīn)彬有礼的儿童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解释下列词语。 ①情不自禁: ②彬彬有礼: 填空。 ①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 ,名叫;“孟”指的是 ,名叫。 ②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第三次住在。 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①改成“把”字句 : ②改成“被”字句: 给第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句子中的“„„”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是,否)表示的是 在“口”处补充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孟母( )一再搬家,( )怕孟子受外界影响,学坏了。 (填关联词) “孟子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新 23 / 48 鲜事他都看到了。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根据句式特点,仿写一句话: 从“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 10《读书要有选择》习题精选 一、联系上下文填空。 ( 1)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 掌握了,就能帮助自己用去 ,去。 ( 2)“无声的老师”是指。 二、造句。 ( 1)教诲 —— ( 2)因人而异 —— ( 3)日新月异 —— 三、回答下列问题。 ( 1)为什么要有选择地读书。 ( 2)怎样选择读物。 24 / 48 ( 3)说说你如何理解“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这句话的。 四、比一比,再组词。 幻( ) 导( ) 诲( ) 袖( ) 幼( ) 异( ) 侮( ) 柚( ) 躁( ) 矛( ) 悔( ) 铃( ) 燥( ) 茅( ) 海( ) 聆( ) 五、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读书语气,填写在括号里。 ( 1)“胡说。 哪有那么多妖精。 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 ) ( 2)吴王大声喝道:“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 ) ( 3)“这梨洗干净了,吃吧。 ”聂将军对美穗子说。 ( ) ( 4)白 骨精自言自语道:“都说呼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 ) A、惊喜 B、兴奋 C、赞叹 D、生气 E、亲切 F、固执、坚定 G、沉着 H、果断 六、按要求写句子。 (改成“把”字句,“被”字句) ( 1) ( 2) :“这妖精三番二次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 ”(改成反问句) 25 / 48 ,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 (缩句)。 我们给它惩罚性的打击。 (用关 联词连成一句话) 七、把这段时间你阅读的书籍归类分别填写在以下表格中。 类别 书名 作者 选择读它的原因 文学作品 名人传记 科普读物 《夜晚的实验》习题精选 一、区别形近字,组词练习。 坚( )荧( )配( )摹( )塞( ) 竖( )萤( )醒( )幕( )赛(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斯帕拉捷 时,常常看到 现象,产生了好奇:。 三、 选择正确的读音。 26 / 48 揭( jie xi )开 矿藏( cang zang) 漆( qi xi )黑 捕 (pu bu) 捉 2、组词。 堵( ) 蝇( ) 判( ) 漆( ) 赌( ) 绳( ) 叛( ) 膝( ) 3、写出近义词。 好奇( ) 灵巧( ) 恩惠( ) 奥妙( ) 猜想( ) 迅速( )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后来人们继续( ),终于弄清了其中的( )。 原来,蝙蝠( )发出人耳听不到的( ),这种声音( )传播,一碰到物体就( )回来。 蝙蝠用( )接收到这种( ),就能迅速( ),( )地自由( ),捕捉食物。 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 这是一个( )句,把( )比作( ),这样的比喻好在( )。 《 海洋 —— 21 世纪的希望》习题精选 一、填字成词 波涛( )( ) 无( )无( ) 喜怒( )( ) 望洋( )( ) 大显( )( ) 一( )( ) 二、测一测 27 / 48 读下列句子,并在“□”处填上标点,并写出其作用。 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习题精选汇总
相关推荐
四、学习第5 节 去呢。 你从哪个词语里知道的。 (转念)这个词什么意思。 (就是换了个想法)他怎 么想的。 2.看来苏轼是想通了,同学们想通了没有。 现在老师就是埋怨着月亮的苏轼,请你来劝解我。 (苏轼啊: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即时理解悲、离) (1)你来劝慰我,你知道我的悲伤吗。
四季,季节更替, 转眼,又到了秋天。 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道 照耀 珍藏
方括号里主要交代 人物活动情况。 剧本主体是 人物对话 ,也叫 台词。 括号内交代的是 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 等。 幕起就是幕布拉开 ,幕落就是 幕布闭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17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 第一单元一.填空: 1. 本学期要求我们掌握的学习习惯: ① 坚持写日记、 ②爱护图书。 2. 《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全诗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
的方式向 请罪的故事,现在这个成语表示。 其中我喜欢的人物是 ,因为他。 国作家 ,为我们塑造了一位 、 的船长形象,船长为了 而。 课文最后,作者把 船 长 比 作 了 一 尊 “ ”, 这 样 写 的 好 处是。 《我不期望回报》是诗人汪国真的作品,在心里背诵一遍,写出诗中出现的三对反义词 : ( ) —— ( ) ( ) —— ( ) ( ) ——( ) 七、阅读答题。 ( 7+ 18=
诲( huǐ hu236。 ) 烙( l224。 o lu242。 )印 炽( zh236。 ch236。 )热 细 心是良好的品质,请认真辨析,根据字的音、形、义组词。 ( 4 分) tiě( ) 澜( ) 嘶( ) ①脚( ) 帖 足 ti226。 ( ) 斓( ) 撕( ) ②值得( ) 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入句中,体会它们的意思。 3 分 (1)当春风( )绿了大地的时候
,请收下吧。 ”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 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 去。 (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 疾 . 驰: ( ) A、根 B、快 C、病 ②弥 漫 . :( ) A、水溢出来 B、满,遍 C、没有限制 ( 2)这段话写了三个场景,分别是:咏唱送别曲→ →。 ( 3)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