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内容摘要:
渴望 ← 飞越万水千山 传递信息 快慰 ← 欢呼 望着 喃喃说 道 轻轻捧起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总第 课时 投放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花瓣飘香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 不知所措 惶恐 红艳艳 等词语。 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教 具 准 备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 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词。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红艳艳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阳台 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小屋 清晨 惶恐 红艳艳 阳台 花丛 懂事 舍不得 ⑵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 舍不得。 ⑶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 联系上下文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各自轻声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谁会读这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熟读课文。 描红。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设 计 意 图 二、精读课文第 2- 11 自然段 自由读第 2- 11 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 (板书:小女孩、 我 ) 我 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 (齐读第二自然段 ) ⑴、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 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 (教师引导学生在 俯在花前 小心地摘 双手捧着 下面加上着重号) ⑵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⑶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过渡:课文中的 我 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 我 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 (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 我。 我 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 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 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摘花瓣做什么。 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 (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 (懂事的好孩子) 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打动了 我。 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⑴齐读第 11 自然段。 ⑵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 我 为什么要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亲的阳台上。 (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 动了 我 ,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 (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 ⑶有感情地朗读第 11 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 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 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 四、作业 朗读全文。 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花瓣飘香 小女孩、 我 不解 买花 送花 让妈妈高兴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总第 课时 投放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习作二 我的好友武建设 课 型 练习 教 学 目 标 通过习作将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的特点表现出来。 教 具 准 备 教 学 过 程 一、 范文引路,掌握要领 图上的小朋友可爱吗。 谁来说说这个小朋友长什么样。 赵建设小朋友不仅把自己的好朋友画的很生动,而且抓住了好友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得很生动, 读一读。 赵建设是抓住是什么来写 的 ? 外貌 兴趣 爱好 图文对照,你看看武建设的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呀。 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我们为别人画像,用习作介绍别人,要注意什么。 集体交流。 ( 1) 介绍人物要写人物的外貌、兴趣、爱好 ( 2) 介绍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点――与别不同的特点 ( 3) 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 4) 图文尽量保持一致 二、 各自画像,尝试表达 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长什么样。 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及时提供一些描写人物外貌和兴趣爱好的语句。 画出好友的样子,可以给他穿上各种衣服,手上拿着他最喜欢的东西。 小组交流,说说这个人的兴趣爱好。 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 四、评价交流、 写作。 设 计 意 图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总第 课时 投放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练习 2 课 型 练习 教 学 目 标 按笔顺规则,把“施”、“剩”、“缘” 3 个字写正确 、 端正。 学会用数比画查字法查字典。 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照样子改写句子。 照样子修改病句。 熟记 8 个成语。 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 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修改病句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审题 指导 ( 1)出示卡片,齐读“施”、“剩”、“缘” 3 个字。 ( 2)从笔顺规则来看,它们的规则是什么。 ( 3)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 4)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 练习 ( 1)按笔顺规则,书空这三个字的笔顺。 ( 2)每个字练写两遍。 反馈 ( 1)指名板演。 ( 2)展示好字,表扬。 ( 3)指出存在问题。 二、教学第二题 审题 指导 (。 )出示卡片:专 指名读。 ( 2)从字形结构上看,“专”是什么结构的字。 你能说出这个字的部首吗。 ( 3)师生按笔顺数笔画。 ( 4)学生把字典翻到“难检字笔画索引”,按笔画找到该字。 再按后面所标注的页码,翻到字典正文部分,找到该字。 练习 设 计 意 图 学生根据以上方法,自行完成书上的填空。 反馈 学生口头汇报。 三、教学第三题 审题 指导 ( 1)学生自行填写。 ( 2)学 生汇报所填。 ( 3)集体讨论,确定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练习 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填写,其他同学修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审题 指导 ( 1)齐读例句。 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吗。 ( 2)有什么不同呢。 ( 3)教师小结:在文章中,有些句子如果改变词序,则意思会随之改变,而有些句子即使改变词序,基本意思也不会改变。 练习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其余同学在书上填写。 反馈 及时纠正黑板上的错误。 二、教学第五题 审题 指导 ( 1)齐读例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 ( 2)指名读第一句, 讨论:李明是我们学习的什么。 ( 3)指名读第二句,讨论:谁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 ( 4)指名读第三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 练习 请三个同学到黑板上修改病句,其余同学自行在书上修改。 反馈 教师巡视,有错误及时纠正。 全班同学反复练读修改好的句子。 三、教学第六题 审题 指导 ( 1)学生自由读 8 条成语。 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 2)教师范读。 ( 3)学生自由读。 ( 4)理解 8 条成语的意思。 练习。 ( 1)学生自由练读。 ( 2)同座位练习背诵。 ‘ 反馈 ( 1)集体 齐背。 (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 ( 1)把教室桌椅如书上插图拼成八个小组,学生按小组围坐。 (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写有:这次春游去哪儿。 可以安排哪些活动。 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审题 (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指导 ( 1)启发谈话:这个星期六,我们班将组织一次春游,大家高不高兴。 你们想去哪儿。 可以安排哪些活动。 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2)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参与。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课后,每人写 一份《关于春游的建议》。 练习。 ( 1)每人在小组里练讲。 ( 2)代表发言。 二、教学第八题 写毛笔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总第 课时 投放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7 菩 萨 兵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 具 准 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 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 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 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 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生字词。 (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 检查自学效果。 ( 1) 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 2) 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 3) 齐读词语。 ( 4)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 3. 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 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读讲第 1 自然段 1. 自由读 2. 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 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 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 1. 熟读课文。 设 计 意 图 2. 用钢笔描红。 3. 完成课文后第三题。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读讲第 2~ 5 自然段 1. 自由读第 2~ 5 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 2. 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 再指名读、齐读, 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 5 自然段。 教师范读。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相关推荐
而归 2.似的 螃蟹 抓痒 喧闹 恢复 沙滩 寻找 究竟 衣裳 赶紧 瀑布 翠柳 大腹便便 二、按要求写词。 1.集中反映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词:精妙绝伦 炉火纯 青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梦笔生花 浑然天成 斗酒百篇 鬼斧神工 鬼哭神惊 2. ABCC 式成语有:大腹便便 烈日炎炎 生机勃勃 白发苍苍 波光粼粼 大名鼎鼎 得意洋洋 风尘仆仆 风度翩翩 含情脉脉 泪眼汪汪 两手空空 怒气冲冲
消失 ( ) 冷静 ( ) 四、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 6 分)。 千( )百态 喜出( )外 ( )苗助长 出类( )萃 谈笑风( ) 七嘴八( ) 精妙绝( ) ( )假虎威 ( )耳盗铃 风华正( ) ( )天喜地 五( )六色 表示心情高兴的:。 苏 教版国标本三年级语文 下 册期末试题 (陈宏哲设计)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55 分) 一、 我能拼,我能写。
)。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 有时像( );有时像( );稍不留神,它又变成了(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5 分 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 ),( ),似( ),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远看像( );有的槐花近看如维吾族姑娘( )。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 ),酿出了( )。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强语文实践活动 ,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注重语言的感悟、积 累和运用,注重基本 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 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面向全体
. 默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梅花》 : ,。 ,。 ① ,千里共婵娟。 ②不识庐山 ,只缘。 ③ 杏花雨, 杨柳风。 ④劝君 ,西出。 ⑤ 声自远, 藉秋风。 ⑥虚心使人 ,骄傲使人。 四、根据要求写成语。 1.与“根”有关的成语: ( 4 个) 2.描写建筑物的高大 (4 个 ): 2 描写 风景秀丽的成语 ( 4 个) : 3.含有“动物”的成语 ( 8 个) : 4.
七、修改下列病句。 ( 8 分) 乌云和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我们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少年儿童担负着建设祖国。 车子开到一个南京市宾馆门口停了下来。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 12 分) 风过了,我。 静静地。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小鱼再脚下游过,告诉我 ……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19 分) 2 秋天,香山公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遍布山坡的红叶。 这些红叶的外形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