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制度 (3)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狭义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学习制度、门诊制度 三、问答题 生理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1)年龄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性别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仪表风度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什么是舒兹的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 (1)包容的需要:希望与别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 (2)控制的需要:控制、支配、领导他人的需要 (3)情感的需要: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关系的需要 什么是魏斯的社会关系律 ? 1974 年提出了人际关系的六种基本需要即社会关系律 (1)依附需要 (2)社会整合需要 (3)价值保证需要 (4)可靠同盟需要 (5)需求指导的需要 (6)关心他人的需要 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 ? (1)气质 (2)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力、使活动得以顺利完 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3)性格:通过你叫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 ? (1)人的需要 (2)人的动机 (3)需要、动机与交往行为 (4)兴趣 (5)理想和信念 (6)价值观和世界观 自我概念的含义、构成、特征 ? 5 含义:是指自己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 它是由人们关于自己本质的一切信念和态度构成的,包括人们关于自己力量强弱的设想、成长的可能性,以及关于自己行为和体验的习惯方式的明确措施等 构成: (1)反映评价 (2)社会比较 (3)自我感觉 特征: (1)其基础是其所处环境的文化和团体的价值观 (2)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具有自行增强的能力 (4)具有缓慢的变化 社会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1)社会地位 A、其制约或影响人们的交往对象和人际关系状况 B、其制约或影响着关系主体的交往热情和交往需要 C、其制约或影响着人的交往动机和诸多的交往心理 (2)职业类别 A、其影响和制约着人际交往 对象 B、其影响和制约着人际关系的类型 C、其影响和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广度、深度或亲密度 (3)知识层次 A、科学文化相近、知识层次相同的人相互交往较多 B、知识层次不同的人,相互交往较少 第七章 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名词解释 原则:一般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定的行为准则 礼貌原则:指交往双方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谦虚、恭敬、相互尊重的原则 互利原则:指交往双方通过对物质、精神 的交换而使各自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原则 人道原则:指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原则 择善原则:指人际交往的选择性原则,即择善而交,择善而从的原则 适度原则:指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适当,把握分寸,恰到好处的原则 相容原则:指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的原则 积极原则:指交往中以主动,热情的态度与对方交往,以获得对方反映的原则 理解原则:指交往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换位思考,替对方着 想、相互体谅的原则 自律原则:指在人与人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约束自己的原则 三、问答题 人际关系的原则有何意义 ? (1)解除困惑 (2)有据可依 (3)增强自信 (4)缓解抑郁 (5)改善关系 如何树立正确的平等观 ? (1)平等时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2)平等时现实的 第八章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技法 6 一、名词解释 羞怯心理:是在人际交往中感觉难为情,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 自私心理:是指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利益,以我为中心的心理。 报复心理: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的方式发泄对他人的不满和怨恨的一种情感体验。 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