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党校考试试题库内容摘要:

政治和组织 C.思想和组织 D. 军事和 思想 19. 1935 年 10 月 19 日,红一方面军抵达 ( ) ,与红军第十五军团会师。 至此,行程 25000 里,纵横 11 个省的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 A. 甘肃会宁 B. 腊子口 C.陕北吴起镇 D . 甘肃 西宁 20. 1936 年 10 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 ( ) 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A. 陕北吴起镇 B.腊子口 C.甘肃会宁 D. 甘肃 西宁 D. 21.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 ( ) ,长征是 ( ) ,长征是 ( )。 A.宣言书 胜利队 发动机 B.宣言书 武装队 发动机 C.宣言书 宣传队 播种机 D. 宣言书 武装队 播 种机 22. ( ) ,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A. 1930 年 9 月 18 日 B. 1931 年 9 月 18 日 C. 1932 年 9 月 18 日 D. 1933 年 9 月 18 日 23. ( ) ,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 蒋光鼐、蔡廷锴指挥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了日军沉重打击。 A. 1931 年 1 月 28 日 B. 1932 年 1 月 28 日 C. 1933 年 1 月 28 日 D. 1934 年 1 月 28 日 24.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要求 ( )。 一二九运动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起点。 A.“团结合作,一致抗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聚集国力,一致抗日” D. “ 国共 合作,一致抗日” 25. ( )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全面分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标志着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的形成。 A. 1935 年 11 月 B. 1935 年 12 月 C. 1936 年 1 月 年 12月 15 26.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扣留蒋介石,要求改组南京政府, ( ) 的西安事变。 A.团结合作,共同抗日 B.团结抗日,国共合作,实行民主 C.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民主政治 D. “逼蒋抗日” , 国共合作 , 实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7. 1937 年 2 月,国民党 ( ) 通过了实际上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的决议,表明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已逐渐转向抗日,标 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五届三中全会 B.五届四中全会 C.五届五中全会 D.五届 六 中全会 28.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中国 ( )。 A.全民族抗战的发端 B.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D.全民族抗战 的暴发 29. ( ) ,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勇抵抗, 史称淞沪抗战。 A. 1937 年 7 月 7 B. 1937 年 7 月 13 日 C. 1937 年 8 月 13 日 D. 1937年 9 月 13 日 30. ( ) ,日军攻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A. 1937 年 10 月 13 日 B. 1937 年 11 月 13 日 C. 1937 年 12 月 13 日 D. 1938 年 12 月 13 日 31. 193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 )。 A.初步形成 B.正式形成 C.初步建立 真正形成 32.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如何抗战和如何争取抗战 胜利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的 ( )。 A.消极抗战路线 B.片面抗战路线 C.妥协抗战路线 D. 包办抗战路线 33.抗战期间,国民党在各地制造了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先后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 ) ,对抗战事业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A.陕北事变 B.皖南事变 C.山西事变 D. 南京事变 3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 )。 A.发展进步势力,团结中间势力, 打击顽固势力 B.发展进步势力,孤立中间势力,痛击顽固势力 16 C.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D. 发展进步势力,团结 中间势力, 孤立 顽固势力 35.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是: ( )。 A.有礼 有理 有节 B.有礼 有理 有结 C.有理 有利 有节 D. 有理 有利 有序 3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 ( )。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革命 C.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 D.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37.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B.土地革命、党的建设和人民战争 C.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和根据地建设 D.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和党的建设 38.延安整风运动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加强了全党在 ( ) 的团结。 A.理论上的提高和政治上 B.思想上的统一和组织上 C.政治上的提高和相互间 D. 学习上的提高和同志们关系上 39.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分别在 ( ) 两个方面为克服困难、巩固和发展敌后根据地,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A.政治和物质 B.组织和物质 C.精神和物质 D. 思想和物质 40.中国共产党“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 )。 A.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B.打败国民党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C.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各民主党派参加的联合 政府 D. 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 ( )。 A. 1945 年 2 月 9 日至 6 月 5 日 延安 B. 1945 年 2 月 13 日至 6 月 9 日 延安 C. 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 延安 D. 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5 月 11 日 延安 17 42.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次大会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 ( ) 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A.政治、思想和组织上 B.政治、组织和制度上 C.政治、理论和组织上 D. 政治 、 理论 和思想上 43. 1945 年 5 月 8 日, ( ) 无条件投降。 A.意大利 B.德国 C.日本 D. 日本天皇 44. 1945 年 7 月 26 日, ( ) 三国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A.中、美、英 B.中、美、法 C.中、美、苏 D. 中 、美、 俄 45. ( ) ,日本天皇发出“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A. 1945 年 5 月 8 日, B. 1945 年 8 月 14 日 C. 1945 年 8 月 15 日 D. 1945年 9 月 2 日 46. ( ) ,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国民党政府代表签署了投降书。 A. 1945 年 8 月 15 日 B. 1945 年 9 月 2 日 C. 1945 年 9 月 9 日 D. C. 1945 年 9 月 15 日 47.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建立一个 ( ) 的新中国。 但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企图在全中国重新恢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统治。 A.和平、独立、自由、民主 B.和平、自由、独立、幸 福 C.和平、民主、独立、富强 D.和平、独立、民主 昌盛 48.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面临着 ( ) 的大决战。 A.两种前途 B.两种命运 C.两种前途两种命运 D. 成败关键 49. 1945 年 8 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10 月,双方签订了 ( )。 A.《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 B.《国共双方重庆谈判纪要》 C.《国共双方和平谈判纪要》 D.《国共双方 代表 谈判纪要》 18 50. 1946 年 1 月,政治协商会 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 ( )。 A.四项协议 B.五项协议 C.六项协议 D. C. 七 项协议 51. 1946 年 6 月 26 日,蒋介石按照其既定方针,彻底撕毁 ( ) ,以 22万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挑起了空前规模的内战。 A.和平协定和政协决议 B.重庆协定和政协决议 C.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 D. 《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 52.针对国民党的进攻,中共中央制定了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是:在政治上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建立 ( ) , 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派。 A.最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 B.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最广泛的 和平 统一战线 53.针对国民党的进攻,中共中央制定了打败蒋介石的军事原则是:在军事上采取 ( ) 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以游击战为辅。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集中相对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C.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D. “三军配合,两翼牵制” 54.“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毛泽东与 ( ) 谈话中提出的。 A.埃德加斯诺 B.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C.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D. 艾格尼丝斯特朗 55. ( ) ,在中央的正确指挥下,解放区军民英勇作战,各战区互相协作,密切配合,仅用 8 个月的时间,人民解放军就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A.从 1946 年 6 月至从 1947 年 3 月 B.从 1946 年 7 月至从 1947 年 2 月 C.从 1946 年 8 月至从 1947 年 1 月 D. 1947 年 3 月到 1947 年 11 月 56.从 1947 年 3 月到 1947 年 6 月,人民解放军又粉碎了敌人 对 ( ) 的重点进攻,为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 A.山西和山东 B.河北和陕北 C.陕北和山东 D. 陕西 和山东 19 57. 1947 年 6 月 30 日, ( ) 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A.晋冀鲁豫 B.山东 C.太岳兵团 省 D. 晋鲁 58. 1947 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相继转入外线作战或反攻,构成了战略进攻的总态势。 国民党军队则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二十多年国民党反 动统治由 ( ) 的转折点。 A.进攻到防御 B.发展到消灭 C.防御到崩溃 D. 发展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