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诵读篇目中学生组内容摘要:

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 ,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 吞长江 , 浩浩汤汤 , 横无际涯 ; 朝晖夕阴 , 气象万千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 南极潇湘 , 迁客骚人 , 多会 于 此 , 览物之情 ,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 连月不开 , 阴风怒号 , 浊浪排空 ; 日星隐 曜, 山岳潜形 ; 商旅不行 , 樯倾楫摧 ; 薄暮冥冥 , 虎啸猿啼 ; 登斯楼也 , 则有去国怀乡 , 忧谗畏讥 , 满目萧然 ,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 波澜不惊 , 上下天光 , 一碧万顷 ; 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 , 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 皓月千里 , 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 渔歌互答 ,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 则有心旷神怡 , 宠辱偕 忘 , 把酒临风 ,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或异二者之为 , 何哉。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 则忧其民 ; 处江湖之远 ,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 退亦忧 ,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矣。 ” 噫。 微斯人 , 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 “ 异哉 !”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 触 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 , 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 “ 此 何声也。 汝出视之。 ” 童子曰: “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予曰: “ 噫嘻,悲哉。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盖夫秋之为 状 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廖;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 用 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 夷,戮也 ;物过盛而当杀。 ” “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 忧 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 乎 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 与 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 予 之叹息。 (刘禹锡)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