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文件的制作标准和排版内容摘要:

(不含) 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 1 行。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 3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两字之间空 1 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 3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秘密等级各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紧急程度 如需标识紧 急程度,用 3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两字之间空 1 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2 行。 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 25mm。 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 80mm。 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 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是最大不能等 于或大于 22mm 15mm。 联合行文时应使用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发文机关标识下空 2 行,用 3 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 1 不编为 001),不加“第”字。 发文字号之下 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 签发人 上报的公 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 1 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 1 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 2 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 1 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 2 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反线与之的距离为 4mm。 主体 公文标题 红色反线下空 2 行,用 2 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主送机关 标题下空 1 行,左侧顶格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公文正文 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 2 字,回行顶格。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 1 行左空 2 字用 3 号仿宋 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 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 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就在附件左上角第 1 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成文时间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 O”;成文时间的标识位置见。 公文生效标识 单一发文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的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 成文时间右空 4 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 4mm,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 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联合行文印章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 7 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 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 超过 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 3 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