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海水鱼网箱养殖技术-福建大昌内容摘要:

2~ 米即可,建筑时应该多用三角形结构,使之坚固紧凑,增强稳定性及抗风浪能力。 操作平台的面积根据需要而定,要考虑到饵料加工、饵料及鱼的进出与磅秤、网衣清洗与修补等作业的需要以及生活方便等因素,合理安排。 重要的一点是房子和平台的浮力要足,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饵料加工设备包括绞碎机和软颗粒饵料机。 绞碎机在一般电机商店即可买到。 软颗粒饵料机可利用莆田市一带制作兴化粉的米粉机改制,当 地工场将米粉机压米粉条的模板孔径根据饵料的需要进行更改,可以压制不同粒径的饵料,配上适合的电机,生产能力根据需要每小时数十或数百千克不等。 其他如交通船、备用电机,日常管理和操作需要的各种工具、用具,如大小抄网、药浴用的大方桶、帆布袋等,都要考虑周全。 3) 网箱的设置 与固定 A. 网箱的设置 网箱的类型多种多样,设置方法也各有不同,应因地制宜。 许多养殖区网箱的设置是 9 个或 16 个 1 组,然后 一 组 一 组地成片密集排列。 这样设置极易造成中间网箱 水 流不畅,水质恶化。 比较科学的设置方法是顺潮流方向,2~ 3 个网箱 1 列纵向向排列,每列之间隔 2 米左右留一条纵行水道,以使水流通畅。 一般原则 6 米 6 米 6 米的网箱 2 个 1 列, 4 米 4 米 4 米的网箱 3 个 1 列, 3 米 3 米3 米的网箱 4 个 1 列。 在海流较急的海区,顶流的第一排网箱外数十厘米处应该垂挂一块网目较小( 1厘米左右)的网片(并垂以砂袋),让附着生物孳生以挡缓海流。 否则当大潮流急时,网衣会漂浮起来而使网片相贴;由于鱼群在网箱中有沿网边游动的习惯,这时就会不顾一切地在网片间穿行 ,造成身体 两侧的鳞片因摩擦脱落,最终感病死亡。 B. 网箱的固定 在泥质或泥沙底质的近海养殖区, 打桩或用铁锚固定。 在海底的桩或锚以缆绳(直径 1 厘米以上的钢索,或直径 3 厘米以上的聚乙烯绳,或直径 4 厘米以上的白棕绳) 福建大昌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第 9 页 连接着水面上 2 根平等的浮绠,将网箱固定于两条浮绠之间。 缆绳长为水深 3 倍以上,每两根绠绳内连接 45 个 4 米 4 米或 5 米 5 米或 10 米 10 米的网箱为一行,网箱间距 5 米,行距为 25 米左右。 在不宜打桩或抛锚的海区,可以用水泥坨子代替桩和锚。 内湾型组合式网箱可采用四角抛锚或打桩固定,近海型网框也可采用这种装置方式。 也可多个组合式网箱连接成养鱼排,上设小木屋,以作为看守、管理网箱的操作室。 浮动式网箱以抛 锚或打桩来固定。 适于网箱养殖的鱼类 1) 选择网箱养殖鱼类的几个原则 A. 由于网箱抗浪能力较差,容易破损,因而在选择养殖种类时,应优先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鱼类,短期养成即可达到商品规格,便于安排短期的单季性生产,以减少由于网箱破损造成的损失。 B. 由于网箱中放养鱼的密度大,容易发生自相残杀,因而要尽量避免选择能自相残杀的种类。 C. 由于网箱的制造成本与管理费用较高,应选取市场价格较高的种类,以确保养殖效益。 D. 由于养殖密度大,鱼的发病率也高,所以要优先挑选抗病力强,能在密集的条件下正常生活和生长的种类。 E. 由于网箱养鱼主要靠投饵,要选择适于摄食人工投喂饵料的种类。 2) 鱼的种类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适于网箱养殖的鱼种有:真鲷、黑鲷、胡椒鲷、黄鳍鲷、六线鱼、鲈鱼、尖吻鲈、石斑鱼、虹鳟、银鲑、罗非鱼、牙鲆、大菱鲆、六指马鲅、黄姑鱼、大黄鱼、眼斑拟石首鱼、欧洲鳗 、金鲳、美国红鱼 等。 养殖海区的选择 海区无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一类水质标准,既要考虑其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养殖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需要,又要符合养殖方式的特殊要求,应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地势平坦、水质无污染的内湾或岛礁环 抱,避风较好的浅海 ,在台风、暴雨季节能避免大风大浪的袭击并无大量淡水流入 ; 交通、通讯、供电便利 ,且苗种饵料来源广,社会治安条件好等。 要特别考虑如下几点: 福建大昌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第 10 页 1) 底质:以砂砾、岩礁底质为佳,泥砂底质次之,泥质的不好 ,因为 泥沙底质易于下锚不牢,易使网箱移动位置。 应尽量避开常年进行牡蛎、珍珠贝养殖的海区,其底质多数 易被污染。 2) 水深:为避免网底被海底碎石磨破或蟹类咬破,并减少海底鱼的排泄物和残饵污染,必须使网底和海底的距离一般在最低潮时不小于 2 米,而总水深应是网箱高度的 2 倍以上。 3) 水流和波浪:由于网箱在水中 阻力大,在水流急、风浪大的海区,浮动式网箱的网衣不能保持完整的形状,严重影响鱼类生长。 最适流 速 以 ~ 1 米每秒为宜。 流速大于1 米每秒则不宜养鱼。 应采取阻流措施 , 最好在西北方位有高地作屏障,箱内流速在0.3米~0 .5米/秒。 4) 水温:养殖海区的水温对养殖种类一定要有足够的适温期,使其在养殖阶段长成商品规格。 必须选择可越冬或渡夏的海区,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以克服自然海区温度不适合的缺陷,使鱼类得以正常生长。 海区周年温差最好在 15- 29℃ 间。 大多石斑鱼能够忍耐的水温为 15- 38℃ ,但生长最好的水温是 23- 28℃。 真鲷 最适水温 20- 28℃ , 18℃以上食欲旺盛, 14℃ 时食欲减退, ℃ 时停止摄食, 4℃ 以下死亡 ,鲈鱼 最适水温 15- 20℃ ,可耐受 2- 4℃ 的低温和 30- 31℃ 的高温。 5) 盐度:应选择在养殖对象适盐范围内的海区布设网箱,最好不要设在河口或受河流影响大的海区。 6) 溶解氧:溶解氧 应保持 在5毫克/升以上。 当海水中溶解氧低于 3 毫升 /升时,一些鱼类就会出现摄食量下降、生产停滞的现象,溶解氧降至 2 毫克 /升以下时,则会产生停食、浮头乃至死亡。 网湾中设置网箱,网箱的总面积一般不应大于内湾水面面积的 10%。 7) 重 金属离子含量:应严格控制在渔业水质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苗种选择与放养 1) 鱼苗的选择 购进苗种时体型最好大小一致, 如果 是兼具残食性和领域性的 海水鱼类, 要求鱼体完整、体色鲜艳、无外伤、摄食情况良好,鱼苗的胸鳍及背鳍完全张开,健康有活力。 2) 鱼苗的放养 通常用活水将鱼种放入预先装配好的网箱放养地点,再将鱼种按预先定好的放养计划,直接放鱼入网。 放入箱网的鱼种必须是体格健壮、规格均匀的优良鱼种。 3) 鱼苗的消毒 鱼种在放养前应进行鱼体消毒,消毒鱼种在苗种到达场地4小时后方可进行。 福建大昌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第 11 页 养殖密度 苗种小时放养密度可以高些,随着鱼的生长应按个体大小分苗并降低放养密度。 密度以预计在养成时,网箱鱼容量保持 8~ 15 千克 /米 3 为佳。 每口 6 米 6 米 5 米规格的网箱,放养全长工 15~ 20 厘米的苗种 1500—1600 尾,中途会因各种原因淘汰一部分,余下的可以一直养至收成。 全长 4~ 5 厘米的苗种,则可放养 5000~ 8000 尾,以后待个体长大至 15~ 20 厘米时,再选别分苗。 网箱饲养管理 1) 巡视检查 每天应对各个网箱进行巡视检查,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 如果 发现鱼 无力地游于网边,受惊动也反应迟钝,或 狂游、跳跃 等 ,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应该捞起或拉网检查,判明情况,采取对策。 对网箱的框架、网衣、系绳、网盖丢也应经常巡视,以免产生网破鱼逃、海鸟袭击或偷盗等意外损失。 2) 观察记录 每天对天气、水温、比重、透明度、风浪等情况进行观察、测定和记录。 尤其是在海区情况有重大改变,如暴雨、海水突然变混或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更应特别注重。 对投饵时间、投饵量、鱼的摄食活动情况、死鱼的数量、病鱼的症状及药物治疗的措施和效果等,也都应作好记录。 为了及时掌握鱼的生长情况,小苗应该每隔 15~ 20 天,成鱼应该每隔 1 个月捞取 20~ 30 尾测定一次重量,以便为下一步的 投 饵、分苗等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3) 饵料与投喂 网箱养殖海水鱼类大都为肉食性鱼类,新鲜的小杂鱼是其生长发育的理想饵料,并且来源方便数量大。 鱼种投放后第 2 天起开始投喂饵料,具体操作方法为:投喂初期应以量少慢投,以引诱鱼类上来摄食;待大部分鱼类上来抢食时,则应以量多快投;当绝大多数鱼类沉下箱底时,又恢复量少慢投,以关照弱小鱼类也能吃饱。 正常情况下,上午 6时~ 7 时,下午 5 时~ 6 时各投喂一次,饵料日投量为鱼体重的 8%~ 10%左右。 具体投饵量根据天气、水质、摄食情况、残饵量多少等 情况予以调整,一般通过设置的饵料框检 福建大昌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第 12 页 查摄食情况,掌握在 2 个小时内摄食完为原则。 投喂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由于休渔期间新鲜小杂鱼供应不足,在网箱海水鱼养殖过程中经常采用人工配合饵料和冰冻小杂鱼配合使用投喂。 4) 换网和清洗网衣 在夏季,当海中有机物增加时,网箱上附着大量 的附着 生物如牡蛎、海鞘、藤壶、贻贝、海苔、麦杠虫及其他脏物,网衣应每 20~ 30 天更换一次。 培养 5~ 10 厘米的苗种、由于网衣网目小更易被脏物及附着生物堵塞,造成水流不畅,应该每 15~ 20 天更换一次网衣。 而在冬天( 12 月至 翌年 2 月),由于海水中附着生物繁殖较慢,鱼体不大活动,大多时间不摄食,受了机械损伤不易痊愈,容易感染死亡,不宜搬动,非特别需要不必经常更换网衣。 更换下来的确良网衣,经日晒、拍打后,用高压水泵清洗。 由于有些附着物附着较牢,较难清洗,可用 %~ %的漂白粉溶液浸泡 1~ 2 天,既可很容易将其清洗干净,又可对网箱进行消毒。 现将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归结成以下几点: A. 筛选分养 不论鱼苗或成鱼的养殖,必须定期进行筛选分池饲养,避免互相残杀或是强者饱食、弱者受饿而使成长不佳的情况发生 ,减少无谓的损失。 B. 注意溶解氧 缺氧是导致养殖期间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养殖场的海水水深应较深,并配备增氧措施。 C. 定期消毒管理 放养之前必须让网衣曝晒,鱼苗必须消毒,高温期每半个月每千克鱼体重定期添加 克大蒜素或 克大蒜头,连续6次,同时加入适量食盐。 D. 准确投饵 要减少自身污染,在平时的投饵中,应注意计算投饵量和观察石斑鱼摄食情况,尽量减少饵料的浪费。 E. 清除海藻 必须定期清除网上海藻,保证水流畅通,可混养蓝子鱼等杂鱼清除网上海藻。 F. 避免惊动 尽量不要干扰鱼池,以免池鱼 发生惊慌而产生休克现象。 福建大昌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第 13 页 网箱养鱼的 病害 防 治 方法 网箱养鱼是高密度精养,鱼病防治也应遵 循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的原则,只有做好鱼病预防工作,才能达到最满意的经济效果,对网箱内鱼类 病害 通常采用以下几种预防方法。 1) 全箱连续泼药法 此法是将药物先按一定浓度进行全箱泼洒。 由于网箱的水体在流动,所以,这种防病方法,必须隔数分钟后追加 1 次药物,连续进行数次。 全箱泼洒由于用药量大,而且不了解箱内鱼群的动态,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故很少使用。 2) 药浴浸洗法 此法是将网箱内的鱼群拉起放到另外的密眼网箱 中,并将密眼网箱放置在原网箱中,然后根据鱼病流行情况中对症下药,进行药浴浸洗。 由于密眼网箱仍会因浸洗时间延长而使药物浓度下降,故仍需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追加药物。 浸洗法因网箱容积小、网目密,追加药物的次数少,所以药物的使用量大大减少。 而浸洗的网箱又放在原网箱中,一旦发现鱼群因药物浓度而影响生存,可将鱼群倒回原网箱中,这样风险小,效果好。 如果实际操作时嫌麻烦,也可将网箱四角提起,让鱼群集中在网箱底部,然后进行药物浸洗,由于网箱底部铺垫密眼网布,所以消毒效果与使用密眼小网箱相仿,但其劳动强度可大大减轻。 3) 箱内挂 篓、挂袋消毒法 当网箱中的鱼群遭遇赤潮,或发现患有细菌、原生动物和甲壳类寄生所引起的疾病时,可用漂白粉挂篓或硫酸铜挂袋消毒,如果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可用漂白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