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内容摘要:

出版物管理 1)加强对图书、电子、音像、报刊等出版物以及印刷 、复制企业的管理; 2)加强对无证照经营的管理; 3)形成“扫黄打非”的长效机制; 4)未发生过非法出版、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的恶性事件。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 4)或标准 1)、 3)、 4)为 B;仅符合标准 1)、 4)为 C;其余情形为 C。 1) 2)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3) 4)材料审核 III45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1)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 2)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3)集中开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整治活动,开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有效净化网络环境。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材料审核 注:① III44 出版物管理的标准 1)指:正规图书、电子、音像、报刊等出版单位无违法、违规出版行为;正规印刷、复制企业无印刷、复制侵权盗版出版物和非法出版物行为;正规图书、音像、报刊等出版物经营场所无销售侵权盗版物和非法出版物行为;标准 2)指:无非法印刷、复制企业;无非法经营出版物的门店;无出售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标准 3)指:具有“扫黄打非”专门机构、人员、经费;建立“扫黄打非”案件举报、奖励制度;建立“扫黄打非”重大案件协 调督办机制。 17 I4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II14 文化管理 III46 文化遗产保护 1)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有效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规定; 2)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代表性传承人; 3)文化遗产定期维护,保存完好率≥ 95%。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材料审核 3)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II15 科学普及 III47 科普设施、科普队伍 1)市辖区域内有综合性科技活动场所或科普场馆; 2)≥ 80%的街道、乡镇有科普 活动场所,经常开展活动; 3)定期开展全市性科普志愿者活动。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实地考察 3)材料审核 III48 科普宣传、科普活动 1)主要新闻媒体设有科普宣传栏目、节目; 2)市政府网站设有科普网页; 3)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举办全市性科普教育活动≥ 3 次 /年,确保科普活动经费。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材料审核、网络调查 2)网络调查 3)材料审核 II16 市民文明行为 III49 公共场所道德 1)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 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秩序良好,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现象。 随机抽查 3 处。 3 处均符合标准为 A; 2 处符合标准为 B; 1 处符合标准为 C; 3 处均不符合标准为 C。 实地考察 III50 市民交通行为 1)交通遵章率达标; 2)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 3)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2) 3)实地考察 注: ① III46 文化遗产保护标准 1)中的“五纳入”指: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② III48 科普宣传、科普活动的标准 3)中的确保科普活动经费指:科普专项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并明显高于同等地区的平均水平,老少边穷地区最低不能低于人均 元(年科普工作经费不得少于 8 万元);全国科 普日、科技活动周等重大主题科普活动另有专项财政经费保障。 ③ III50 市民交通行为的标准 1)指:( 1)主干道机动车遵章率> 96%,( 2)主干道非机动车遵章率> 85%,( 3)主干道行人遵章率> 80%,( 4)主干道违章停车率≤ 2 辆 /5 公里。 以上四项测评数据由各城市公安局提供,测评组根据测评要求抽查验证。 18 I4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II16 市民文明行为 III51 公共设施维护 1)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窨井等公共设施得到精心保护,无人为弄脏、损坏现象; 2)公共设 施功能完好,能正常使用。 随机抽查 3 处。 3 处均符合标准为 A; 2 处符合标准为 B; 1 处符合标准为C; 3 处均不符合标准为 C。 实地考察 III52 人际互助 1)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2)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3)孤、老、残、弱者得到志愿服务。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实地考察 II17 社会道德风尚 III53 见义勇为 1)鼓励市民见义勇为,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利益; 2)宣传表彰见义勇为的 先进个人与集体; 3)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赞同与支持率≥ 90%; 4)无造成恶劣影响的见死不救事件。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 4)为 B;标准 3)≤ 50%为 C;其余情形为 C。 1) 2) 4)材料审核 3)问卷调查 III54 慈善捐助 1)有专门的慈善捐助机构(包括慈善超市和接收捐助站点),专款专用; 2)有经常性的社会捐赠活动,特殊困难人群普遍得到救助; 3)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慈善捐助活动,形成机制。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实地考察 2) 3)材料审核 III55 志愿者组织与活动 1)建立由文明办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志愿者活动领导机构; 2)建立市民广泛参与的各类志愿者组织; 3)建立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 8%; 4)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市民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3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 3)材料审核4)实地考察 19 I4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II17 社会道德风尚 III56 公益活动 1)党政机关带头参加帮扶活动; 2)市民种绿、护绿活动参与率≥ 70%; 3)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等行为的认同率≥ 50%。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材料审核 2) 3)问卷调查 III57 人际关系 1)社区人际关系融洽; 2)单位劳动关系和谐; 3)家庭关系和睦。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3)问卷调查 2)材料审核、问卷调查 III58 道德模范 1)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制定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办法,形成长效机制; 3)运用新闻媒体、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在工厂、农村、社区、校园等城乡基层,形成学习、崇尚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4)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5)社会各界对评选表彰结果的认同率≥ 80%。 符合上述 5 项标准为 A;符合 4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 3) 4)材料审核5)问卷调查 注:① III57 人际关系的标准 2)中的材料审核,要求劳动合同签约率为 100%。 20 测评项目 指标名称 测评 内容 测评标准 测评方法 权数 I5安居乐业的 生活环境 II18 经济发展质量 III59 人均 GDP 水平 高于同等级城市的平均水平 等于同等级城市的平均水平 低于同等级城市的平均水平 材料审核 III60 单位 GDP 能耗 低于省年度控制目标 等于省年度控制目标 高于省年度控制目标 材料审核 III61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增长率大于GDP 增长率 第三产业增长率等于GDP 增长率 第三产业增长率小于GDP 增长率 材料审核 III62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高于同等级城市的平均水平 等于同等级城市的平均水平 低于同等级城市的平均水平 材料审核 III63 每十万人拥有专利授权数 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等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低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材料审核 注:① III5 III62 中的同等级城市分别指副省级城市与地级省会城市两类不同等级的城市。 同等级城市的平均水平,根据同等级城市类型中(如全国 15 个副省级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处于中间水平的 5 个城市的平均值而获得。 地级省会城市平均水平的计算方法类似副省 级城市。 ② III59 人均 GDP 水平,该项测评内容所涉及的数据,从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获取。 ③ III61 第三产业贡献率,该项测评内容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来反映。 所涉及的数据,从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获取。 ④ III6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该项测评内容所涉及的数据,从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获取。 ⑤ III63 每十万人拥有专利授权数的计算方法:专利授权量 /人数 100000。 21 I5安居乐业的 生活环境 II18 经济发展质量 III64 研发( Ramp。 D)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 % > % ≤ % 材料审核 III65 国际互联网用户普及率 > 32% > 30% ≤ 30% 材料审核 II19 公共设施与公共交通 III66 无障碍设施 1)城市主要道路设有无障碍设施; 2)各类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设 有 无障碍设施; 3)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随机抽查 3 处。 3 处均符合标准为 A; 2 处符合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实地考察 III67 道路名称与主干道设施 1)道路名称、公共图形标志规范,设置合理,符合国家标 准; 2)机动车道无被侵占、毁坏现象,路面无明显坑洼积水; 3)人行道平整畅通,道板、护拦等设施完好,无损坏占用现象。 随机抽查 3 处。 3 处均符合标准为 A; 2 处符合标准为 B; 1 处符合标准为 C; 3 处均不符合标准为 C。 实地考察 III68 街巷基础设施 1)街巷路面硬化,无明显坑洼积水;排水设施完善; 2)路灯无破损,功能完好; 3)各项基础设施功能完好,确保人身安全。 随机抽查 3 处。 3 处均符合标准为 A; 2 处符合标准为 B; 1 处符合标准为 C; 3 处均不符合标准为 C。 实地考察 注: ① III64 研发经费统计范围主要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该项测评内容所涉及的数据,从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获取。 ② III65 国际互联网用户普及率的计算方法: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万户) /总户数(万户) 100%(以户籍人口计算),该项测评内容所涉及的数据,从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获取。 ③ III66 无障碍设施的标准 1)指:主干道、市区商业街、人行道口、公交站点等地的步行道设有无障碍设施;标准 2)指:办公 建筑、商业建筑、文化体育建筑、医疗与交通建筑、学校与园林建筑、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服务的福利院所、室外公共厕所等各类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设有无障碍设施。 22 I5 安 居 乐 业 的 生 活 环 境 II19 公共设施与公共交通 III69 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量及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 > 12(台) > 9(台) ≤ 9(台) 材料审核 > 20% > 15% ≤ 15% III70 公交站点布局 1)公交站点分布合理,方便乘客换乘; 2)斑马线、隔离栅栏设置科学,方便乘客上下车、 过马路; 3)市民对公交站点布局与交通便捷的满意度≥ 60%。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3)或标准 2)、 3)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实地考察 3)问卷调查 II20 公共场所秩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