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内容摘要:

正确的是 ( ) m+n Wg,此原子的质量为 (m+n)Wg 解析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不是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等于该原子的质量数;任何 原子的质量不可能是碳原子质量与此原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的乘积;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的相对多少是不一定的关系。 答案 A 点拨 由相对原子质量的引入入手,明确原子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注意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例 2 推断下列微粒的名称,并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1)离子化合物 AB,阳离子比阴离子多一个电子层, 1mol AB 中含 12mol 电子,则化合物的名称为 __________,形成过程为 ___________。 (2)由第三周期元素的半径最大的阳离子和半 径最小的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_,名称为 ___________,形成过程为 ___________。 解析 (1)AB 为离子化合物,则 A 为金属元素, B 为非金属元素,且 A、 B、的原子序数小于 12。 A 可能为 Li、 Be、 Na, B 可能为 H、 O、 F,又因阳离子与阴离子中,半径最大的阳离子为 Na ,半径最小的阴离子为 Cl。 答案 (1)氢化钠, (2)NaCl 氯化钠, 点拨 根据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条件和离子化合物中的电子数去确定可能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特别注意氢元素也能形成阴离子。 掌握规律,应用结构,综合判断。 例 3 氢化钠 (NaH)是一种白色的由离子构成的晶体,其中钠是 +1 价, NaH 与水反应出氢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在水中显酸性 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 2H 解析 因 NaH 是离子化合物,其中的钠为 +1 价 , 因 此 氢 为 1 价。  22 HN a O HOHN a H 溶液应显碱性, NaH 中 H 元素化合价升离被氧化; H 与 Li电子层结构与 He 相同, Li 的核电荷数,所以 H 半径大于 Li 半径。 答案 B、 C 点拨 思维的关键就是由 NaH 中分析出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后所作出的相应变化,注意 H 与 H 这两种离子在性质和结构上的不同。 例 4 A、 B、 C、 D 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 B 可以分别和 A、C、 D 化合成甲、乙、丙。 C 和 D 化合生成化合物丁。 已知甲、乙、丙每个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并且甲、乙、丙、丁有如下关系:   乙丁甲乙丙一定条件常温CA ( 1)单质 B 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单质 D 的结构式 ______________。 ( 2)单质 A 和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单质 C 和化合物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 A、 B、 C、 D 为常见气体单质,有DCAB丙乙甲化合物,且电子数均相同,大胆确定甲、乙、丙中均含有氢元素,它们的分子中都有 10 个电子,且 B 为 2H。 又根据甲、乙、丙、丁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出 A 为氟气、 C 为氧气、 D 为氮气。 答案 (1) 2H , NN (2) 222 422 OHFOHF  ,   OHNOONH223 6454 催化剂 点拨 A、 B、 C、 D 为常见的气体单质, A、 B、 C、 D 一定为非金属单质,根据甲、乙、丙所含电子数相同,且为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大胆推测甲、乙、丙中均含有氢元素。 又根据 CA   甲乙 常温 反应进行逻辑推理可知 A、 C 为何物。 例 5 能够说明 3BF 分子的 4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 ) 120176。 — F 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个 B— F 键的强弱相同 个 B— F 键的键长相等 解析 3BF 分子的空间结构由两个键之间的夹角决定,若 4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则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176。 ,若 4 个原子构成三角形,则键之间的夹角小于 120176。 点拨 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的思路一般是:键之间的夹角→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极性;或由分子极性→分子空间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