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分解表内容摘要:

1) 牢牢把握公益广告宣传主题,制定年度公益广告宣传规划和工作安排; 2)既及时刊播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发布的通稿 ,也自行设计制作刊播公益广告。 要求提供市文明委或文明办关于公益广告宣传的文件,提供按中央文明办确定的十个主题和专题自行设计制作的 20 幅平面作品。 材料审核 1) 市文明办 2) 市文明办、市 新闻传媒集团 — 14— 测评 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工作任务〕 工作要求 测评方法 责任 部门 委 重 点 工 作 Ⅲ —22 落实刊播情况 1)报纸、广播、电视、期刊、互联网等媒体刊播公益广告情况; 2)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刊播公益广告情况。 提供市属媒体刊播统计表,还要抽查个别月份的样报图片和电视截屏。 不光要在网上查刊播照片,还要实地查看公益广告展示氛围。 报纸、广播、电视、期刊、互联网等媒体刊播公益广告; 机场、车站、码头、影剧院、商场、宾馆、商业街区、城市社区、广场、公园、风景区等公共场所的广告设施或其他适当位置,公交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广告刊播介质或其他适当位置,适当地段的建设工地围挡、景观灯杆等构筑物 ,要大力度、经常性刊播公益广告。 此类场所公益广告的设置发布要整齐、安全,与环境相协调,美化周边环境。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1)市委宣传部 、 市新闻传媒集团 、 市政府办 (牡丹江政府网 )、市 文明办(牡丹江 文明网 ) 2) 市文明办、 市城管局、 市建设局 、市 园林处 、 市工商局、市旅游局、 市文广新局、市商务局、市财 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体育局、 牡丹江火车站、牡丹江机场分公司、 各城 区、开发区 等 Ⅲ —23 制度机制保障 1)建立健全文明委统筹指导,工商、新闻出版广电、工信、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建立完善定期报告工作制度,汇总情况,进行通报; 3)研究制定公益广告的相关优惠政策,增加对公益广告的投入。 主要考查推进公益广告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要提供建立公益广告宣传报送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的文件。 材料审核 1)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 、 市城管局 、市工商局 、市文广新局、 市 工信委 、 市建设局 、市交通运输局等 2) 市文明办 3) 市文明办 、 市财政局、 市城管局、各城区 、 开发区 — 15— 测评 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工作任务〕 工作要求 测评方法 责任 部门 Ⅰ — 1 中 央 文 明 委 重 点 工 作 Ⅱ 8 以城带乡,共建美丽乡村 Ⅲ 24 帮扶共建 1)落实城市支援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投入逐年增加; 2)推动农民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文化大院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 3)组织城市的文明单位与村镇结成对子,长期帮建; 4)各相关职能部门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列入经常化的工作。 考查城市在帮扶资金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结对共建、“三下乡”等方面情况,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1) 3) 4)材料审核 2)实地考察 1) 市农委 、 市财政局、各县(市)区 2) 市文广新局 、 市农委、 各县(市)区 3) 市文明办 、各县(市)区 、各级文明单位 4)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科技局、市科协、 市卫计委 、各县(市)区 Ⅲ 25 环境整治 1)有效支持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旧村改造; 2)推进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实现农村垃圾“户投、村收、镇运、区(县)统一处理”; 3)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帮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要求提供支援农村改路、改水 、改厕、旧村改造的具体措施和投入资金情况,说明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情况及比例、帮助农村治理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1) 市农委、 市建设局 、 市交通运输局、市水 务 局、市卫计委 、各县(市)区 2)市农委 、 市建设 局、 各县(市)区 3) 市环保局 、 市农委、 各县(市)区等 Ⅲ 26 民风建设 1)支持农村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利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进行道德评议; 2)支持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乡)、文明集市创建活动, 成效明显。 要求提供城市支持农村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进行道德评议和支持农村开展文明村、文明镇创建的情况。 1)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2)材料审核 1) 市妇联、 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各县(市)区 2) 市文明办 、市工商局 、各县(市)区 — 16— 测评 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工作任务〕 工作要求 测评方法 责任 部门 Ⅰ — 1 中 央 文 明 委 重 点 工 作 Ⅱ 9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Ⅲ 27 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活动 1)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并形成制度; 2)组织“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3)开展节日习俗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推广和传承等工作。 主要了解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期间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的情况。 要求提供贯彻福州会议精神的情况,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闻报道截图,开展主题活动的意见或实施方案,以及开展节日习俗和非遗挖掘整理推广传承的举措。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1) 市委宣传部、 市新闻传媒集团 2) 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 团市委 、市妇联、 各城 区、 开发区 3)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 、各城 区、 开发区 Ⅱ 10 网络文明传播 Ⅲ 28 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建设 1)建有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 ,积极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网上精神文明建设宣传; 2)有专人负责网站日常工作,有必需的工作经费; 3)有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组织原创评论; 4)利用地方优势资源,打造品牌栏目,提升文明网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 5)参加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工作季度考评,考评成绩作为测评的基本依据。 由中国文明网根据日常工作考核情况给出分数。 材料审核 1) 3) 4) 5) 市文明办 2) 市文明办、 市财政局 — 17— 测评 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工作任务〕 工作要求 测评方法 责任 部门 Ⅰ — 1 中 央 文 明 委 重 点 工 作 Ⅱ 10 网络文明传播 Ⅲ 29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 1)在全国文明单位和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中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并在“全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注册; 2)有完善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机制,经常开展具有地方特色、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网上传播活动; 3)参加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季度考评,考评成绩作为测评的基本依据。 由中国文明网根据日常工作考核情况给出分数。 材料审核 市文明办 、 各城 区、 开发区 Ⅲ 30 新技术应用 1)有经过认证的文明办(文明网)微信、微博,并加入“文明中国”微信、微博集群; 2)在中国文明网客户端 平台开设账号; 3)利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技术应用平台开展网上传播活动。 由中国文明网根据日常工作考核情况给出分数。 材料审核 市文明办 — 18— 测评 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工作任务〕 工作要求 测评方法 责任 部门 Ⅰ 2 廉 洁 高 效 的 政 务 环 境 Ⅱ 11 干部学习教育 Ⅲ 31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主要了解市委、市纪委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落实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情况。 考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廉洁自律情况。 新版体系明确,申报前12 个月内,市委、市政府领导 1人违纪违法,扣“政务环境”项目总分的 33%; 2 人违纪违法,扣 66%; 3 人以上违纪违法,“政务环境”项目测评为 0 分。 材料审核 市纪委 Ⅱ 12 政务行为规范 Ⅲ 32 政务公开 1)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编制政务公开的目录; 2)利用政府网站有效开展公共服务,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3)有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有有效的回复处理机制。 重点了解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情况,实地察看市信访大厅建立群众来访的处理、回复机制是否真正得到落实。 1) 2)材料审核 3)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1) 市政府办 、市行政服务中心 2) 市政府办 3) 市信访局 — 19— 测评 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工作任务〕 工作要求 测评方法 责任 部门 Ⅰ 3 民 主 公 正 的 法 治 环 境 Ⅱ 13 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援助 Ⅲ 33 法制宣传教育 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普及率 ≥ 80%。 考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四中全会精神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的情况。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市委宣传部、 市司法局 、 市民政局、 各城区、 开发区 Ⅲ 34 法律援助与服务 有机构承担法律援助工作,并有经费保障。 要求提供法律援助工作情况及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实地考察〕 ① 12348 法律服务专线或其他法律服务热线畅通 ,工作人员服务热情。 在正常工作时间里,分上、下午拨打“ 12348”或其他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各 1 次,验证半小时之内的热线接通与服务情况。 2 次均符合上述标准为符合。 ②街道、社区居委会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固定工作场所,有调解记录。 随机抽查街道、一般社区各1 处。 2 处均符合上述标准为符合。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 、 各城区、开发区 Ⅱ 14 公民权益维护 Ⅲ 35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相关部门建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协调机制,并制定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2)无重大侵害劳动者合法 权益的违法案件发生。 重点考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和进城务工人员 4类重点人群的权益保障情况,要求提供维护未成年人、妇女和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机构名称、地址、电话。 材料审核 市人社局 、 市民政局、 市总工会 、市妇联 — 20— 测评 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工作任务〕 工作要求 测评方法 责任 部门 Ⅰ 3 民 主 公 正 的 法 治 环 境 Ⅱ 14 公民权益维护 Ⅲ 36 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权益保护 1)有负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部门; 2)做好孤残儿童、弃婴救助工作及其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有机构承担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并有经费保证,做好孤儿福利保障工作,制定落 实孤儿供养标准; 3)有机构承担妇女权益保障工作,保障妇女基本权益。 1)提供负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部门名称,说明开展维权活动的情况; 2)说明孤残儿童、弃婴救助工作及其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提供承担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机构名称及经费投入情况,说明开展孤儿福利保障工作及制定落实孤儿供养标准的情况; 〔实地考察〕 建立孤残儿童、弃婴以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有生活、教育必备设施,养护工作落实,卫生状况良好。 随机抽查孤残儿童、弃婴救助机构 1 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1 处。 2 处均符合上述标 准为符合。 3)提供承担妇女权益保护工作的机构名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