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内容摘要:

有关规定。 (3)路面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 JTG F30— 2020)中表 的规定 (采用抗冰冻指标 )。 (4)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 在夏季高温下施工时,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 于 3h,小于 3h 时应采取缓凝或保塑措施;低温和负温施工时的终凝时间不得大于 10h,大于 10h 时,应采取必要的促凝或早强措施。 (5)水泥混凝土路面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计算和配比计算及配合比调整等均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 2020)中第 节及第。 (6)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按设计强度提高 10%~ 15%。 (7)承包人应按上述混合料的设计通过混凝土的试拌,检验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8)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和混合料配合比,承包人 应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自检。 (9)已批准了的混凝土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和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不得改变。 如需改变时,承包人应重新做试拌试验报批。 水泥混凝土 面层施工 (1)可采用 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和小型机具 的 施工方式。 特别注意干热天气施工采取防干裂加强养生措施。 雨季施工搞好临时排水措施。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严格按照 (JTG F30— 2020)的要求施工,表面应平整、耐磨、抗滑, 其路面铺筑质量要求应满足 (JTG F30— 2020)第 11 章中规定。 (3) 路面铺筑前,应按设 计图纸准确放样钢筋网设置位置、路面板块、地梁和接缝位置等。 (4) 混凝土施工必须振捣密实,不得出现漏振或振捣不实现象。 (5) 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低于 5oC,夏季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得高于30oC。 当气温高于 300C 时,应采取预冷降温,加速散热。 当气温低于 5oC 时,应增长拌和时间,采取保温措施。 (6) 一级公路路面竣工时的表面抗滑构造深度允许值为 ~。 二、三、四级公路路面竣工时的表面抗滑构造深度允许值为 ~。 构造深度应均匀,不损坏构造边棱,耐磨抗冻,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7) 路面采用硬刻槽, 硬刻槽的形状采用上宽 6mm 下窄 3mm 的梯形槽,槽深 3~ 5mm,槽间距 15~ 25mm。 硬刻槽机重量宜重不宜轻,一次刻槽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500mm,硬刻槽是不应掉边角,亦不得中途抬起或改变方向,并保证硬刻槽到面板边缘。 路面抗压强度达到 40%后可开始硬刻槽,并宜在两周内完成。 硬刻槽后应 随即将路面冲洗干净,并恢复路面的养生。 上述规定不足部分,严格按 (JTG F30— 2020)相关规定执行。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1)水泥稳定 碎石 施工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20) 第 3 章有关规定。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不小于 , 7d 抗压强度不小于 5MPa。 (3)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 碎石 ,但应选用初凝时间 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 6h 以上)的水泥。 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 宜采用标号 或 的水泥。 (4)集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 30%,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应在表 1 的级配范围内 (指方孔筛 )。 有机物含量超过2%、硫酸盐含量超过 %的集料不宜使用。 表 1 集料的级配范围 层位 通过下列筛孔 (mm)的质量百分率 (%) 19 水泥稳定 碎石层 100 90~ 100 72~ 89 47~ 67 29~ 49 17~ 35 8~ 22 0~ 7 (5) 水泥稳定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或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当采用其他拌和方法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