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内容摘要:
先铺底板下层钢筋,如设计无要求,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 4)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绑扎时采用八字扣或交错变换方向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 5) 底板如有基础梁,可预先分段绑扎骨架,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 6)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 (间距以人踩不变形为 准,一般为 1m 左右 1 个为宜 )。 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 7) 基础底板和基础梁钢筋接头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进行抽样检测。 ( 8) 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垫块的码放,间距 1m 为宜,厚度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 ( 9) 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和甩出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用钢管或钢筋将钢筋上部固定,保证甩筋位置准确,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墙钢筋绑扎 ( 1) 将预埋的插筋清理干净,按 1:6 调整其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先绑 2~ 4 根竖筋,并画 好横筋分挡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 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里,所以先绑竖筋后绑横筋,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 2) 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竖筋搭接范围内,水平筋不少于三道。 横竖筋搭接长度和搭接位置,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 3) 双排钢筋之间应绑间距支撑和拉筋,以固定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 支撑或拉筋可用 φ 6 和 φ 8 钢筋制作,间距 600mm 左右,用以保证双排钢筋之间的距离。 ( 4) 在墙筋的外侧应绑扎或安装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 5) 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 正确,在洞口竖筋上画出标高线。 门窗洞口要按设计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 6) 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 7) 配合其他工程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口等,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顶板钢筋绑扎 ( 1) 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墨斗弹出主筋,分布筋间距。 ( 2) 按设计要求,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绑扎板底钢筋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 3) 板底钢 筋绑扎完毕后,及时进行水电管路的敷设和各种埋件的预埋工作。 ( 4) 水电预埋工作完成后,及时进行钢筋盖铁的绑扎工作。 绑扎时要挂线绑扎,保证盖铁两端成行成线。 盖铁与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 ( 5) 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进行钢筋保护层垫块和盖铁马凳的安装工作。 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如设计无要求时为 15mm。 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 模板安装工艺 底板模板安装 ( 1) 底板模板安装按位置线就位,外侧用脚手管做支撑,支撑在基坑侧壁上,支撑点处垫短块木板。 ( 2) 由于箱型基础底板与墙体分开施工,且一般具有防水要求,所以墙体施工缝一般留在距 底板顶部 30cm处,这样,墙体模板必须和底板模板同时安装一部分。 这部分模板一般高度为 600mm 即可。 采用吊模施工,内侧模板底部用钢筋马凳支撑,内外侧模板用穿墙螺栓加以连接,再用斜撑与基坑侧壁撑牢。 如底板中有基础梁,则全部采用吊模施工,梁与梁之间用钢管加以锁定。 墙体模板安装 ( 1) 单块墙模板就位组拼安装施工要点: ① 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井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等。 ② 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 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或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钢卡 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肋上,调整两侧模的平直。 ③ 用同样方法安装其他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内钢楞外侧安装外钢楞,并将其用方钢卡或蝶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和内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叫司插入,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 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度合格后,与墙、柱、楼板模板连接。 ④ 钩头螺栓、穿墙螺栓、对接螺栓等连接件都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 ( 2) 预拼装墙模板施工要点: ① 检查墙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面墙线及墙模板编号,符合图纸后,安装门窗口等模板及预埋件或木砖。 ② 将一侧预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 ,安装斜撑或使工具型斜撑调整至模板与地面呈 75176。 ,使其稳定坐落于基准面上。 ③ 安装穿墙或对拉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 要使螺栓杆端向上,套管套于螺杆上,清扫模内杂物。 ④ 以同样方法就位另一侧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扦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调整两块模板的位置和垂直,与此同时调整斜撑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撑,紧固全部穿塘螺栓的螺母。 ⑤ 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柱模板安装 ( 1)组拼柱模的安装: 将柱子的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用 U 形卡正 反交替连接;使拄模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用定型柱箍固定,锲块到位,销铁插牢;对摸板的釉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线、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扦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检查柱模板的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柱子水平拉杆的固定。 ( 2)整体吊装柱摸的安装: 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对角线偏差,连接件、卡件、拄箍的数量及紧固程度。 检查柱筋是否妨碍柱模套装,用铅丝将往顶筋预先内向绑拢,以利柱模从顶部套入;当整体柱摸安装于基准面上时,用四根斜撑 与柱顶四角连接,另一端锚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线、柱边线、柱模桶体扭向及垂直度后,固定支撑;当拄高超过 6m 时,不宜采用单根支撑,宜采用多根支撑连戚构架。 楼板模板安装 ( 1) 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从边跨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 (木 )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 80~120cm,钢 (木 )楞间距为 60~ 120cm,并根据板厚计算确定。 需要装双层钢 (木 )楞时,上层钢 (木 )楞间距一般为 40~ 60cm。 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其体要求时 .起 拱度宜为 l‰ ~ 3‰。 ( 2) 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 (木 )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 (木 )楞找平。 ( 3) 铺设竹胶板、板缝下必须设钢 (木 )楞,以防止板端部变形。 ( 4) 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准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三) 模板拆除施工工艺 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 1) 侧模拆除:在混凝177。 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一般情况下,柱模及梁侧模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 ,梁板底模板按《混 凝土结 构工程 施工质 量验收规 范》(GB502042020)的有关条款执行。 ( 2) 冬期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 的有关规定。 作业班组必须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书”并附同条件混凝土强度报告报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可拆模,同时要有拆模记录。 ( 3) 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拿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 4) 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 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 5) 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 楼板模板拆除 ( 1)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扦和剪刀撑,以便作业。 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 ( 2) 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扦后,先拆钩头螺栓,以使钢框竹编平模与钢楞脱开。 然后拆下 U 形卡和 L 形插销,再用钢钎轻轻撬动钢框竹编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 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 每块竹编模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 .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扦再下调相等高度,在原有钢楞上适 量搭设脚手板 .以托住拆下的模板。 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柱模板拆除 分散拆除柱模时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 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木垫的锤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 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板边肋 .不可用撬棍从柱角撬离。 拆除的模板及配件用绳子绑扎放到地下。 分片拆除柱模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连接角模,使之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以防止整片柱模整片倾倒伤人。 墙模板拆除 ( 1) 分散拆除墙模的施工要点与柱模板分散拆除相同。 只是在拆各层单块模板时,先拆墙两端接缝窄条模板,然后再向墙 中心方向逐块拆除。 ( 2) 整拆墙体组拼大模板,在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杠使地脚离地时,以模板脱离墙体后与地面呈 75176。 左右为宜。 无工具型斜支腿时,拆掉斜撑后,拆除穿墙螺栓时,要留下最上排和中排的部分螺栓,松开但不退掉螺母和扣件,在模板撬离时,以防倾倒。 (四) 混凝土施工工艺 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 ( 1) 箱型基础底板一般较厚,混凝土工程量一般也较大,因此,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考虑混凝土散热的问题,防止出现温度裂缝。 ( 2) 一般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设计同意,可考虑设置后浇带。 ( 3) 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一般不得留置施工缝,所以各种 混凝土材料和设备机具必须保证供应。 ( 4) 墙体施工缝处宜留置企口缝,或按设计要求留置。 ( 5) 墙柱甩出钢筋必须用塑料套管加以保护,避免混凝土污染钢筋。 墙体混凝土施工 ( 1) 混凝土现场搅拌: ①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 左右,由施工现场专业工长填写申报“混凝土浇灌申请书”,由建设 (监理 )单位和技术负责人或质量检查人员批准,每一台班都应填写。 ② 试验员依据“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填写有关资料。 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每盘的材料用量,写配合比板,经施工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挂在搅拌机旁醒目处。 定磅秤或电子秤及水继电器。 ③ 材料用量、投放: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的计量误差为177。 2%,粗、细骨料的计量误差为177。 3%。 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外加剂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 ④ 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强制式搅拌机:不掺外加剂时,不少于 90s;掺外加剂时,不少于 120s。 自落式搅拌机: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 30s。 ⑤ 用于承重结构及抗渗防水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的,开盘鉴定是指第一次使用的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厂前由混凝土供应单位自 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现场搅拌的混凝土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 (监理 )单位、搅拌机组、混凝177。 试配单位进行开盘鉴定工作。 共同认定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组成材料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 如果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和易性良好为止。 ( 2) 混 凝 土 运 输 混凝土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延续时间尽量缩短,根据气温控制在 l~ 2h 之内。 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 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能使用。 ( 3) 混凝土浇筑、振捣: ① 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搓处先均匀浇筑 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砂浆。 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 利用混凝土杆检查浇筑高度,一般控制在 40cm 左右;分层浇筑、振捣。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 墙体连续进行浇筑,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 2h。 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 1/3 区段。 当采用平模时留在内纵横墙的交界处,应留垂直缝。 接搓处应撮捣密实。 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② 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 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 30cm 以上,宜从两侧词时振捣,防止洞日变形。 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保证振捣密实。 ③ 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倍,一般应小于 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步行街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
名、职称: 学 科、专 业 名 称:英语语言文学 研 究 方 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二 00八年四月 (地脚留出 25 毫米空白边缘) A Study of Lin Yutang’s Translations Under David Katan’s Theory of Cultural Frames ( Times New Roman 小二加粗) A Thesis Submitted in
武汉市公交专项规划文本
S106 永安堂客运站 5000 世 行项目 武昌 S107 武昌火车站 10390 需改造 S18 青菱客运站 10000 世行项目 S19 关山客运站 10000 世行项目 S110 武汉站 35000 2020 年 合计 112390 19 市内公交换乘枢纽 一般在城市商务中心、大型居住区、骨干轨道与辅助轨道交通线路交汇点以及较大轨道交通站点、区级交通广场、次级过江交通换乘点
正版格博cad内部培训教程
始,以坐标为基础进行放缩的,通过改变 X 和 Y 方向的 坐标实现手工放缩的上、下、左、右的移动。 在放缩中水平线为 X 轴(即布纹方向) , 垂直方向为 Y 轴。 坐标如下图示: 上 Y 纬 Y 向 经向 轴 X 轴 左 右 X X 下 Y 传统手工放缩(移动样版) 电脑放缩(输入数值) 212 样片放缩范例 图例为一个方形样板,进行五个尺码的放缩( 8, 10, 12, 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