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十条内容摘要:

;找平层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 抗裂层中耐碱玻纤网格布不得干铺。 32. 外墙外保温系统不宜采用粘贴饰面砖做饰面层。 当采用时,技 术方案应经有关部门专项审查通过后方可采用。 面砖粘贴应采用与系统材料配套的柔性粘结剂及勾缝剂。 面砖粘结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陶瓷墙地砖胶粘剂》 JC/T547 的技术要求, 严禁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贴面砖及勾缝。 饰面砖粘结层厚度不应小于 5mm。 33. 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应结合立面设计合理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竖向间距不宜大于 12m,横向间距不宜大于 6m。 必要时可设置抗裂分隔缝和托架,并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密封处理,确保面层不渗水。 34. 外墙抹灰砂浆中宜掺用聚丙烯纤维 或其它抗裂材料。 35. 外墙抹灰 应 采用中 粗砂,水泥 宜采用 级 , 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检验。 36. 抹灰前基层表面 应清理干净,并做界面处理。 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空鼓、裂纹。 37. 砌体与混凝土结构交接处(梁底、柱边)抹灰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宜 在抹灰层中间放置 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布防止不同材料间的粉刷开裂。 38. 凸出外墙的挑板、雨蓬 在嵌入墙体位置应增设混凝土翻边挡水,高度不小于 150mm。 图 38 12 39. 外墙粉刷停息点应留置在楼层混凝土梁或圈梁的中部,各粉刷层的停息点 应 相互错开。 40. 外墙粉刷应设置分隔缝, 在分格嵌条时,要四周交接严密,横平竖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分隔缝 嵌 缝 应密实、光滑,无砂眼。 41. 当采用饰面砖装饰时,宜选用釉面砖, 应采用专用 粘结剂 和勾缝剂。 砖粘贴应采用满粘法施工,面砖拼缝的宽度不应小于 5 ㎜,不得采用密缝。 缝深不宜大于 3 ㎜,也可采用平缝。 墙面阴阳角处宜采用定型角砖。 42. 面砖的勾缝应在面砖固定至少 24 小时,面砖已经稳定并具一定强度后进行。 面砖勾缝应连续、平直、光滑、无裂缝、无空鼓;宜按先水平后垂直的顺序进行。 面砖粘贴后应及时将表面清理干净。 粉刷停息点 图 39 混凝土构件 13 序 号 缺陷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防治措施 使用功能常见缺陷 渗漏 门窗 43. 提供到工程现场的门窗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并满足设计要求。 严禁在施工现场制作门窗。 门窗安装前应进行 相关性能的见证检测(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 传热系数、玻璃 遮阳系数、可见光透视比、中空玻璃露点)。 44. 窗框安装前应根据饰面材料预留间隙对窗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后固定外框。 洞口与窗框预留间隙应按表 留置。 洞口与窗框 预留 间隙表 表 墙体饰面材 料 洞口与窗框间隙( mm) 涂料 或马赛克 15~ 20 釉面砖 20~ 25 大理石或花岗岩板 40~ 50 45. 当外墙采用保温板材保温时, 门窗洞口四角处 保温板 不得切割,应采用整块板切割成“ L”形,接缝应至少距离角部 200mm。 见图 40。 洞口周边 300mm 范围内保温板应采用满粘。 门窗洞口 保温板 排版图≥ 200≥200保温板图 45 14 46. 门窗 窗框 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 应 小于,固定点间距 : 转角处 不大于 180mm,框边处不大于 500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47. 当采用发泡剂填充时, 洞口 应 清理干净并干燥后施打 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48. 施打密封胶应在基层干净干燥 后 实施, 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外墙铝合金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应双面打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49. 门、窗洞口外饰面的上天盘,应按不同外装饰材料分设外低、内高的滴水线 或 滴水槽。 外窗台与窗下槛处要粉出圆档 ,窗台板应做出由内向外的排水坡度。 15 序 号 缺陷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防治措施 使用功能常见缺陷 渗漏 屋面 50. 小高层及 高层屋面应按二道防水设防,其中一道应为卷材防水,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其厚度不应小于 ,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厚度不应小于 3mm。 51. 屋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 3%,建筑找坡不应小于 2%。 天沟、沿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 1%。 52. 铺设屋面防水卷材的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大于6m,缝宽为 20mm。 找平层当采用水泥砂桨时,应用 1: 水泥砂桨,当采用细石砼时,其强度不应低于 C25。 53. 保温层厚度应经热工计算确定,保温材料不宜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亲水型保 温材料,其他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应设置排气系统。 排气道应纵横贯通,其间距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 6m,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 54. 刚性保护层应采用配筋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小于 c2厚度不小于 50mm,分格逢间距不应大于 6m,缝宽不应大于 30mm,且不小于 12mm。 刚性保护层与山墙,如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应 留缝做柔性密封处理,并铺设高度、宽度均不小于 250mm卷材泛水附加层。 55. 屋面女儿墙、压顶等纵向构件,应沿纵向每 3 米设置钢筋混凝土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