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跑道容量评估方法研究综述内容摘要:

可同时使用的跑道的数量 ,长度 和几何构型影响着同时运行的飞机架 次 ,也就影响着跑道容量 . 素 主要包括气象状况 (如能见度 ,降 水量 ,风向和风速等 )和噪声限制 . 3跑道容量评估的方法和计 算模型 常用的跑道容量评估方法有实证 研究法 ,排队论模型 ,分析模型和计算 机模拟 (又称仿真模型 ). 实证研究法对跑道容量的评估 是基于对现有机场的大量的飞行量调 查 ,并以此绘制统计图表 .实证调研也 是保证分析模型和仿真模型有效性的 重要组成部分 . 排队论模型认为飞机的实际到达 时间和航班时刻安排到达时间之间 存在差异 ,并且差异时间是随机 的 . 1948 年提 出飞机的到达 (起飞 )队列符合泊松分 布 ,按照 ”先到先服务策略 ”,推导出 平均到达延误的计算公式为 : w一南 … 1 式中 P 一一 ,一 ,为飞机 /xD 到达率 ,为服务率 ,b为服务时间 . 上述排队论模型的计算公式只能 用于跑道只有到达或起飞的情形 ,经 一 定的演变后也只能在两次着陆时间 间隔允许的情况下插入一次或少量多 次起飞 .另外 ,实际机场运行中也很难 连续出现排队论模型中要求的稳态排 队情形 ,所以 20 世纪 90 年代后排 队论 模型就很少使用了 a 本栏目协办单位 …… 一~一 ■……:J■■■__________ 一 烟台市芝罘区环山路 196 号 (264o01) 总经理 :李瑜 电话 :0535— 6295970 28I 嘉胃辜蚕期 本栏目协办单位 臣蚕弼 amp。 窭韪跪两习置玉 l£纲靖蛋 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 80 号 (510611) 院长 :王现方 电 话 :020— 25966050 分析模型是一种到达间隔模型 , 是考虑了进近段长度 ,飞机机型和管 制策略等因素后可以对到达容量 ,起 飞容量和混合容量进行分析的模型 , 它也是后面发展起来的仿真模型的 核心 .AlfredBlumstein(1959)首先 提出了跑道最大容量的概念和 IFR 规则下只用于着陆时的最大容量 . (1969)考虑设备和人的误 差 ,完善了单跑道的到达 ,起飞和混合 容量的评估方法 .Blumstein和 Harris 在分析模型中所作的大 部分假设和简 化都被后面的模型继承了 . 分析模型用于容量的初始评估阶 段 ,特点是简单快捷 ,常见的分析模型 有时间一空间分析模型等 ,其计算方 法基本上是在考虑机队混杂比 ,空管 有关间隔规定和飞行规则等因素的影 响下 ,通过计算被服务飞机的加权平 均服务时间 ,再用给定的时间段值与 其相除 ,如 1小时 ,即可得到在该时间 段内跑道容量 (最大容量 ): capacity=丽 1 式 (2)中 △为机型 i在前 ,机型 j 在后的时间间隔 ,p为机型 i在前 ,机 型 J在后的机率 . 假设飞 机的运行状态稳定 ,速度 为预定速度 ,飞机之间恰好按规定的 间隔运行 ,飞机按尾流分为 n类 ,i表示 第 i类飞机为前机 ,j表示第 j类飞机为 后机 .由于飞机的到达是随机的 ,可 能出现两种情形 :追赶型 ,即前机的 速度小于后机的速度 (D≤D,)。 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